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楹联文化推广工作的思考
 
更新日期:2022-06-21   来源:   浏览次数:70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1习俗性推广当今多元化社会环境中一种文化形式能否被大众接受,取决于它本身的实用性和功能性是否满足人们的日常习惯需求。楹联是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1 习俗性推广
当今多元化社会环境中一种文化形式能否被大众接受,取决于它本身的实用性和功能性是否满足人们的日常习惯需求。楹联是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是教化育人的载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手段,推广工作要围绕当地的社会政治、民俗民风、地方文化特色等方面去开展。在推广过程中,图书馆首先应该确立活动主题,如历史主题、文化主题、民俗主题等,对“故事情节”进行梳理和策划,大力挖掘传统文化传播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性,重视群众需求度和社会接受度,注重本地区的乡规民约与风土人情,推广工作要依托中国传统节日和习俗节日的文化内涵,加强对地方民俗文化、古籍文化的传承利用,使参与者在节日文化的氛围中,充分发挥图书馆楹联文化基地的特色与优势,讲好“楹联故事”。
2 政治性把控
图书馆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共文化服务的窗口单位,不仅具备文献收藏、信息传递加工与教育等属性,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传递载体,在本质上与政治有着紧密的关系。2015年,中宣部以传统楹联和古体诗词文字形式,开展“把楹联写在党旗上”、“诗词飞扬党旗飘”活动,这一提法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传统楹联文化的高度重视,也是对楹联诗赋爱好者巨大的精神鼓励,更体现了楹联文化也应具备其时代的政治性。
笔者认为图书馆应该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从意识形态高度充分认识政治工作的重要性,从事楹联文化推广的馆员都应具备较强的政治素养,了解国家重大方针政策,把握正确的意识形态,掌握文化走向,与中华传统文化的脉络紧密相连,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传播社会主流价值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3文学性提升
楹联除了自身结构上缺失不适宜叙事之外,在抒情汇景方面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近年来,楹联批评和鉴赏是相对薄弱的环节,但目前创作楹联的水平整体提高,这与网络写联软件盛行、创造者文学水平良莠不齐有一定关系,也与社会宣传楹联文化和推广楹联活动密不可分。但笔者分析的薄弱环节,应该是推广过程中忽略了楹联本身最具独特的文学属性特质,白话大行其道,千篇一律,枯燥的概念稳居主流,淹没了本应精雕细琢的文字之美。图书馆在楹联文化推广过程中,必须考虑其文学属性,推广工作必须在文学性上下大力气,提升图书馆管理者文学素养的同时,在收集、鉴赏、发布和编撰与楹联文学资料相关的工作上把好内容审核关,培养后备力量,提升传统楹联文化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地位。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楹联文化推广工作的思考

下一篇: 楹联文化推广工作的思考

 
相关论文导航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3

(c)2008-2013 学术规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