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哲学 » 正文
传统“仁爱”文化与当代和谐社会的构建
 
更新日期:2022-06-27   来源:   浏览次数:252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一个文明美丽的社会应该是充满了爱,而非是冷漠无情甚至相互仇杀。社会发展的进步应是要走向温情脉脉的和谐社会,倡导公德建设,提倡人在公共空间中和

 
 一个文明美丽的社会应该是充满了爱,而非是冷漠无情甚至相互仇杀。社会发展的进步应是要走向温情脉脉的和谐社会,倡导公德建设,提倡人在公共空间中和谐友善的相处,正是为了走向这种社会而努力。
然而在现实公德建设过程中,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却不是一帆风顺的。改革开放40余年以来,经济体制的改革促使原有的道德体系被消解,将传统道德的“义利观”所颠覆,将“私”变得合法化、逻辑化,从而导致了人的私欲的膨胀,使金钱成为衡量对错的唯一标准。具体表现为见利忘义、物欲横流、道德失范、公德滑坡。原有生活逻辑改变,使人们变成原子化的自由人,原有的社会秩序打乱了,社会在一定时期内陷入失序状态,表现在公德领域就暴露出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三方面的不足。人与自我层面,欲之满溢,唯利是图;人与人关系层面,道德冷漠现象依然严重,违反公共规则,唯利是图现象痼疾难除 。人与自然层面,违反生态法规,破坏环境现象屡禁不止等等。市场化程度越高,人们的自利自保之心越强,能够给予他人的真情与帮助也就越少,人与人之间缺乏互相关心帮助的脉脉温情,彼此之间潜在的相互竞争的状态,使彼此冷漠和疏远,缺乏最纯真的真情和温暖。在“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永恒的友谊”信条驱使之下,违反社会公德,谋取个人利益现象愈发严重,生活的追求目标愈发功利化,更多地占有社会资源成了人的唯一追求和动机,违反公德现象屡禁不止。所以说,以竞争关系为主导的市场经济形式在不断遏制“道德人”的形成的同时,人与人之间的爱与情感也在不断消散,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越发对立,甚至于人的内心也被“私”与“利”所裹挟,在这种情况下谈公德建设,只能使公德建设停留在人的表面,而非直达人的内心,谈和谐社会的,更是远远不及。
毫无疑问,市场化导致了人情冷漠、唯利是图、争名夺利,公德问题频发。诚然,去市场化是绝对不现实的,但借鉴中国传统儒家道德的“仁爱”文化将其作为公德建设的动力机制,缓解市场化所带来的“物役性”矛盾,进而促进公德建设的发展是得以肯定的。“现代公民道德价值观体系的建构有赖于工业社会、知识社会的现代素质,同时绝对少不得积淀于流淌于中国人心理结构和文化血脉中的儒家传统。”
首先,人与自身方面,在多年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种外国意识形态的侵蚀下,人的思想早已不是简单单纯,甚至于自身方面,灵与肉方面产生巨大的矛盾,逐渐变得唯利是图、冷漠自私,这种人的存在,是不能促进公德建设得发展,也无法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要想其积极向上,走向正途,必须要以“仁爱”为其引导。孟子曾言:“仁也者,人也。”(《孟子·尽心上》)朱熹解释道:“仁者,人之所以为人之理也。然仁,理也;人,物也。以仁之理,合于人之身而言之,乃所谓道者也。”也就是说,“仁”就是人之所以被称为人的道理,或人之为人的道理就在于人本应具有仁德,孔子将“仁”视为人生的最高境界和美好品德“好仁者,无以尚之”(《论语·里仁》),“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由此可见,引“仁”入人必能提高人的素质,再造人的品德。孟子说:“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离娄上》)孟子强调通过修身,通过克己而实现最高的精神境界和觉悟,以将人的欲望从心底中除去。修身克己,然后才能够谈得上齐家治国、平天下。再者,《论语·雍也》中也谈到:“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即是说仁者清心寡欲,心平气和,身体健康,会活得长寿。《大学》也说:“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由此可见,一个具有仁德的人心中无愧怍,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所以心灵广大宽平,因而体常舒泰,身心和谐,也自然不会给社会造成麻烦,在社会实践之中也自然会恪守公德,端正行事。
其次,人与人方面,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关系的和谐,才能最终促进社会的整体和谐,市场化所带来的人与人之间人情冷漠、唯利是图,可以通过培养人之仁心,阐发人的“仁爱”之情来解决。“仁爱”作为一种始发于“孝”之上的非功利性的道德情感,在公德建设中强调它,有利于大众在社会实践中,注意将这种亲之间真实无妄的情感,这种态度,通过能近取譬,逐级扩散的途径,延展到社会交往之中,将对长与小之间的敬重,变成与陌生人与社会大众的敬重与理解,将对长与小之间的温情,变成与陌生人与社会大众的共情,正所谓“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通过这种理解他人、谅解他人的途径,以情化难,缓解人与人之间因为市场化而产生的冷漠与逐利之短,进而达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到社会的总体和谐。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传统“仁爱”文化与当代和谐社会的构建

下一篇: 传统“仁爱”文化与当代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3

(c)2008-2013 学术规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