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审美教育的由来及发展
 
更新日期:2022-07-28   来源:   浏览次数:80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审美教育可以追溯到原始公社制氏族社会晚期社会分工的产生,而且是当时最主要的教育方式。这项工作由最有经验的人承担,除了劳动技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审美教育可以追溯到原始公社制氏族社会晚期社会分工的产生,而且是当时最主要的教育方式。这项工作由最有经验的人承担,除了劳动技能和生活经验的传授外,还将仪式习俗、神话传说等告知儿童。
在中国古代的西周时期,“制礼作乐”的文化建设意味着中国古代审美教育的进入比较自觉的历史时期。春秋时代的孔子讲求“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其中也涉及到审美教育。此外,孔子还强调“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时古代审美教育已经普及开来,并随着儒家文化主导地位的确定而流传不断。
李泽厚先生的《美的历程》中向我们展示了从远古的图腾、楚汉的浪漫、魏晋时期的人性觉醒、盛唐的诗歌巅峰、宋元气韵生动的山水画作到明清的市民文学,其中蕴含着中华民族文明的演进历程,淋漓尽致地体现着审美的光芒,同时也揭示了我国哲学思想与审美理念并行不悖。
在西方,古希腊、古雅典人的体操教育和缪斯教育同样也含有审美教育的成分。柏拉图主张的课程就是以审美教育为主的。西方的“七艺”:文法、修辞学、辩证法、音乐、算术、几何学、天文学,可以看出审美教育在其中占有不小的比重。
而最早明确提出审美教育的人是德国的席勒。他的著作《审美教育书简》中第一次正式提出了“审美教育”的概念。他希望通过审美教育来建造一个让人类“自由、平等、博爱”的国度,让自然的人成为自由的人。然而这只是理想状态中的乌托邦,带有时代和阶级的痕迹。
到了近现代,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进行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改造,审美教育成为一种促进人们自由全面发展的必要手段。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审美教育一直交织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当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背景下被赋予不同的地位和使命,伴随着人的发展。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审美教育的由来及发展

下一篇: 审美教育的由来及发展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3

(c)2008-2013 学术规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