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科创项目”主要包括“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简称“大创计划”)与“大学生学科专业技能竞赛项目”(简称“学科竞赛”),二者因其可操作性强、实践性强,过程性训练强等特征,成为高校培养专业化、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重要载体与平台。
作为教育部“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点建设项目,自2012年启动以来,“大创计划”立项数量快速增长,参与师生人数显著增加,育人效果良好。大创计划鼓励学生根据兴趣组建团队,具有广泛参与、自主命题、自主设计与制作作品参评,学生参与度高,覆盖面广。“大创计划分为创新训练、创业训练、创业实践项目三大类型,三者之间是依次递进的关系,创新训练项目是基础,创业训练是中间桥梁,创业实践是塔尖目标,”类别设置合理,梯度衔接合理。“学科竞赛”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就逐渐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实践教学手段。在政府、高校、企业三者之间的合力推动之下,经过近40年的发展,“学科竞赛”从无到有,从快速发展到内涵式发展,越来越成为高校实践育人的重要途径、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载体、企事业单位用人的重要依据。“学科竞赛”通常基于学科专业的前沿问题或企事业单位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设置竞赛题目,主题明确,导向突出,适配度高。在激励机制的刺激下,为了获取优异的成绩,指导教师经常会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指导学生,以提高参赛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顺利完成比赛。“大创计划”与“学科竞赛”作为“科创项目”的重要载体,在实践教学的操练场上具有相同的育人目标:
第一,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展现新时代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大学生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生力军,“科创项目”应在主题设置、实践导向、调研过程中坚持“思创融合”:坚持“思政课程”与“科创项目”同向同行,鼓励和引导大学生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激发大学生高度的责任心和强烈的使命感,培养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将个人的健康成长与国家的未来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引导师范生坚定积极从教、终身从教的崇高信念;引导工科生深入到重大项目、重要领域等大国工程中建功立业。
第二,提升专业认知度与认可度。我国的高等教育是建立在苏联模式上“专业性教育”。 “‘专业教育’的核心指向在于个体的成长。”“高等教育是一种专业化训练……中国社会发展的现代化进程仍需专业教育继续推进。”在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的背景下,高校应坚持“专创融合”的理念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专业教育”与“科创项目”的同频共振,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促进大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激发专业学习动力与兴趣,制定个人学习计划;在实践训练中帮助学生养成批判性与创造性思维,帮助学生形成个性化的专业发展路径与核心竞争力。
第三,培养科学精神。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面对世界科技强国的竞争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需要高素质的创新大军支撑起科技创新的巨大需求,需要进一步弘扬科学精神与科学家精神。高校在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过程中,依托“科创项目”,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在国家战略布局的重点和重大研究领域,鼓励大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早进基地,在实践教学环节中传递科学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加强理性质疑、勇于创新、求真务实;在科学共同体崇尚创新的氛围中激发大学生的求知欲和想象力,激发大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大学生做创新发展的探索者、践行科学家精神的引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