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紧跟时代精神,乡村之眼草根影像中的生态文明观
 
更新日期:2022-08-29   来源:   浏览次数:102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乡村之眼是北京山水自然保护中心2007年推出的一项公益影像行动计划,其前身是云南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郭净执行策划的将摄影机交给村民的社区影视教育项目

 
 “乡村之眼”是北京山水自然保护中心2007年推出的一项公益影像行动计划,其前身是云南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郭净执行策划的“将摄影机交给村民”的社区影视教育项目。郭净后又推动乡村之眼的创立与发展,众多诸如云南大学在职教师陈学礼、云南省生物多样性和传统知识研究会项目负责人吕宾等关注生态环保及文化保护的专家、学者加入。该计划通过为西部农牧民族培训纪录片拍摄技能、组织拍摄实践及流动放映等一系列举措,使草根拍摄者从本文化的视角看待周遭的生态和文化变迁,并试图找到推动乡村发展的地方性内生力量。
十多年来,乡村之眼已经在云南、青海、四川、广西等省(自治区)的乡村社区开展了纪录影像培训,多个在地项目都致力于关注生态、社会可持续发展,比如青海的年宝玉则生态环境保护协会、四川柯河的玛荣峒格生态旅游专业合作社、云南的卡瓦格博文化社等等。通过这些在地项目,乡村之眼已见证了300多名草根拍摄者的成长。
其中,青海果洛乡牧民、年宝玉则小组成员兰则在2010年拍摄的《牛粪》和四川硗碛藏族乡藏族女牧民能卡曼在2019年拍摄的《卡尔贡噶》,尤其能体现出“生态保护”观念是如何通过现代化的教学与技术的涵化,在藏族农牧民心中具象化的。
2010年,“乡村之眼”在年保玉则开展了第一次培训,兰则是第一次培训班的成员,在那次培训班里,他完成了纪录片作品《牛粪》,该片是乡村之眼学员作品中传播率和影响力最大的一部作品。
“牛粪有那么多好处,什么都可以做。”在兰则的《牛粪》中,他的自述基本上是整个片子的全部内容,片中几乎所有的画面都是在呈现一家藏族牧民如何利用牛粪来生活。场景中除了小孩偶尔乱入的歌声外,基本没有对话,藏民默默的用牛粪做各种各样的东西。没有故事,没有旁白,全是日常生活场景的堆砌。而上述台词却反复出现,就像是藏族牧民的自语,诉说着他们对牛粪的由衷热爱。
“如果没有牛粪,我们藏族人是无法在高原上生活的。”影片中,阿妈刚用牛粪做完肉冻房,简单用溪水冲手,便又进入厨房开始劳作。同时,嘴里喃喃自语,给小儿子说着、教着。在他们眼里,既普通而又被城市人嗤之以鼻的牛粪不是肮脏的排泄物,而是草原文化的真正根基,也是天然的“万能”再生资源:狗窝、篱笆、牛鞍……牧民生活中的诸多必需品,都可以用牛粪做成,只需简单的加热、塑型过程。甚至,在家人齐聚火塘闲聊的一幕,大伙儿也不忘牛粪这样他们所宝贝的物品:妇女们将牛粪灰洒在狗的周围,在他们的观念里,牛粪灰可以预防狗病,是一剂上佳良药。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紧跟时代精神,乡村之眼草根影像中的生态文明观

下一篇: 紧跟时代精神,乡村之眼草根影像中的生态文明观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3

(c)2008-2013 学术规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