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课程思政的概念与发展
 
更新日期:2022-09-06   来源:   浏览次数:292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一)课程思政概念的提出教育的本质是立德树人。为了更好实现教育的根本任务,2004年,上海首先开启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即德育课程改革的探索之路。20

 
 (一)课程思政概念的提出
教育的本质是“立德树人”。为了更好实现教育的根本任务,2004年,上海首先开启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即德育课程改革的探索之路。
2005年上海市先后出台《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和《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俗称“两纲教育”。“两纲教育“的核心理念总结为“学科德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有机融入各学段教育的各学科教育。
2014年起,上海在高校探索实施“课程思政”,加快推进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改革,出台《上海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建设专项计划》,全面推广“课程思政”建设,推出了《大国方略》等一批“中国系列”课程,区分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系列”选修课程、综合素养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三类课程,根据其属性分类开展建设。
2017年年底,国家教育部党组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教党[2017]62号)提出:“大力推动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在我国官方文件中第一次出现了“课程思政”。
(二)课程思政的内涵
课程思政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源于教育“立德树人”的本质,为了秉承“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初衷,在德育课程开设的同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指向的思想政治元素融入高校专业课程,实现“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彻底打破德育课程与专业课程两张皮的尴尬局面。
思政课程即传统的德育课程,思政是形容词,突出该课程的内容,其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化引导,是以德育为唯一目的的课程。典型的思政课程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政治经济学》、《形势与政策》等。
课程思政中思政则是动词,即对专业课程实施思政融入的改造,在专业课程中深挖专业精神与思政的结合点,将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有机统一,实现在专业教育中无声育人,培养有灵魂、有思想、有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专业人士。
通过课程思政建设,将思政有机、无形的融于学生成长的全过程、全课程,实现德育课程(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课程思政的概念与发展

下一篇: 课程思政的概念与发展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3

(c)2008-2013 学术规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