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情感教育的含义
情感教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育者要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妥善处理好教学过程中情感与认知的关系,充分利用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通过情感交流推动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促使他们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和人格特征的教学方法。由此可知,情感教育是与认知教育相对的概念,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以人为本”,有意识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形成独立健全人格和个性良好发展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适用于各学科课程中,但从情感教育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作用来看,其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来说更加重要。
(二)情感教育的特征
不同的教育方法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只有根据课程要求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才能够达到更好地教学效果。情感教育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征:
1.主体性
情感是我们人类对客观事物的一种主观体验,体现了人与客观事物间的联系。国内第一个全面系统研究情感教育的学者朱小蔓认为,情绪、情感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一切行为中最复杂的感受。情感教育的主体性特征是指它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的发挥,帮助和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潜在优势,从而能够更好的实现自我价值和全面发展。然而,当前的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过程中,大多数老师采用的仍是传统的“满堂灌”的教育方式,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没有积极参与其中,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得不到体现,导致很多学生对这门课程提不起兴趣,甚至产生逆反心理,最终结果就是教学目标得不到实现,教学效果也不佳。道德与法治新课标的最大要求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改变以往的填鸭式、灌输式教学,强调教师是课堂的“引导”,学生才是“主角”,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2.感染性
情感教育的感染性体现在教师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肢体动作、面部表情等外在方式向学生传达自己的情感。由于老师和学生在一些共同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上,存在一致的需求,因而到在接受相关的情感信息后,会产生相似的主观感受,达到情感的共鸣。同时,还应注意,学生的情感体验分为积极的情感和消极的情感,这就要求道德与法治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而减少学生消极情感的体验。[4]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要重视课堂的情感氛围,特别是对正处于青少年发展阶段的初中生来说,课堂氛围尤为重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情感氛围,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也就跟着提高了。良好的情感氛围是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条件,尤其是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它不仅要求学生理性的掌握知识,而且需要感性的从内心接受知识。这时,良好的情感氛围就会使学生受到极大的感染,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和教育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