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类招生基本分类
①基于学科招生,这是广大高等院校最常见、也最受青睐的招生方式,即根据院系、按照学生所填写内容自愿分配生源,具体包括新闻传播类、公共管理类、化工类等。
②基于实验班招生,即主要是根据高等院校自主设置的实验班定向招收学生前期学习基础课程,引导其明确专业方向,后续进行专业化培养。
③基于通识教育招生,三是基于通识教育的招生模式,即学校根据学生的填报志愿,在不分专业的情况下为学生进行通识教育,并于第二学年分专业培养人才。
2大类招生模式下专业认同度不高的问题所在
①自我发展和大类招生培养定位理解模糊
一是学生入学后不能积极主动去了解大类招生人才模式,对该模式的理解比较模糊在专业分流时由于之前没有深入地思考自我的人生发展规划和未来职业发展,导致专业偏好的自我定位不准确,从而导致学生在分流时做出错误的专业选择。二是按大类招生培养模式基于通专结合的人才培养设计理念,但很多高校在改革探索时是按大类招生还是按专业招生始终处于摇摆状态,这导致高校教师等相关主体参与改革不够,相关院校或专业在学生入学教育时不能准确系统地将大类招生的本质介绍清楚,这则进一步加剧了学生对大类招生的模糊理解,从而也造成学生专业选择错位。
②改革有“跟风”之嫌
大类招生会打破这种专业体制,必然触及很多专业及其教师的利益,这些就会影响到高校实施按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改革的决心,影响到改革进程的推进。改革在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红利和好处因此就不会那么显而易见,改革有流于形式和表面的趋势。特别是在一些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的大学,这种状况可能就更为明显。而这就造成国内高校特别是地方应用型大学在按大类招生和按专业招生之间的摇摆,教师和学生对按大类招生的认同始终没有建立。
③学生分流存在盲目性
学校专业结构优化空间较小,且各专业之间存在实力和所谓“冷热门”的差异,学校为了均衡学科发展,会严格限制各专业的人数,导致部分学生无法进入理想专业。
二是学生在专业选择上的主观能动性不够,功利性过强,决策信息来源受外因素影响较大,缺乏自己的主见,选择的利弊权衡不够全面。 学生在进行基础课程学习之后,对于很多细分专业的具体内容以及发展前景仍然存在知识盲区,且难以解决诸如兴趣与发展前景等之间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