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学效能感是教师自主形成并发展的潜在动力,是其主观判断自身影响学生学习行为与学习成绩能力的主要条件,对增强教师教学有效性、强化工作动力、提高教师职业幸福感有深刻影响。
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效能感体现在教师充分利用技术的优势,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探索新型的教学方法,注重知识的共享,对于教学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根据学生学习的基础情况与接受度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对教学活动中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法运用、教学进程掌控、教学评价多元化等方面进行优化。
(一)信息化“教与学”对教学技能的提升
正处于大数据时代的教师,面对课程持续改革的背景,为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教与学”效能感,不可只关注教师层面,对于学生的学也要考虑在内。教师信息化教学的程度在一定程度上正相关影响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进而影响学生学习的深度与广度。在信息技术运用层面,老教师面对新技术的运用束手无策,而新教师尽管熟练运用新技术,但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方面不及老教师,教师对于信息化技术的熟练掌握并与课程整合,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效能感,优化教师教学行为,提高教师教学水平质量。教学设备日益信息化,教师需要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技术的使用频率与熟练度,利用技术的直观性激发学生学习动机,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培养创造性思维。现代化信息技术在教学中不仅仅是教师教学的技术工具,还是教师必须学习学生必须接受的重要教学内容,改变传统的一书一黑板的教学固定场景。现代多媒体技术与时代的发展,培养和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效能感有助于教师扩充知识量,利用新型的技术手段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强大的工具支持和丰富的学习资源。信息化教学效能感的提高,利用网络计算机的直观教学、海量学习资源、交互通讯、多维连接等技术特性,知识更新频繁,获取知识方式多样,检索方法多种,不同学科的教师可以与有经验的专家学者进行无阻碍的沟通和交流,加快知识之间的流通,优质的信息技术资源得以共享利用,从而有效指导教师教学行为的改变。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对于学校来说是一个教学条件上的提升,对于学生来说需要接受新技术的运用,利用新出现的技术手段与学习生活相结合,打破学生在新技术使用上的神秘感,无所束缚的用来作为获取新知识的手段。那么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效能感的提高会促进教师的主动参与性,充分利用技术的优势更好帮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有效利用。
(二)信息化自学对调控过程的指导
在教育领域中,教师的信息素养不但包括教师利用信息、信息技术的能力,还包括身处信息时代自身必须具备的学习能力,以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时代发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的能力、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果的能力等。人工智能时代信息技术广泛运用与教学,教师提高信息化教学效能感,提升对技术的敏感度,深刻理解技术与学科之间的融合点,利用技术优势促进学生的学习、广泛探索网络数字资源和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协作。信息化教学效能感高的教师注重知识的迁移与能力的提升,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创建真实的学习场景供学生学习,使学生身临其境体会学习的真谛,擅长整合和开发多模态电子教学资源,面对海量的教学资源,教师进行有目的的选择与使用,利用学生画像等技术手段和精准把握学生个性化特点,对学生进行精准教学与个性化教学,从而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三)信息化对教学管理的优化
教学管理中重点关注师生关系的处理,师生关系是学校中重要人际关系之一,反映了师生通过动态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各方面的联系,教师与学生加强沟通与学术上的交流,可以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得以在良好的学习情境下进行知识学习,相处愉快的氛围可以使学生得以放松,与教师友好交流,教师对于教学内容的输出会有不一样的状态。教师信息化教学效能感表现在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过程中是否忽视学生的情感表现和学习的熟练程度,信息化教学效能感高的教师会注重教学管理行为的发挥,时刻关注学生的变化与解决学生使用新技术的困难点,虽然技术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师教学的效率,但是在效率提高的前提下是教师与学生良好的配合和沟通,面对新技术应用于教学的情境,教师应及时对学生关于新技术在教学中的使用进行沟通与交流,学生对新技术一无所知,在学习中更是束手无策,那么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效能感就会起作用,教师注重对学生的关心和学习的进程,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而顺利开展教学活动。在人工智能时代,学生学习并非只有教室一个固定的学习空间,海量的数字学习资源可供学生来使用,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效能感面对这种学习现状推动教师丰富自身学习内容,拓宽视界,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与学生共同学习增长见识,改变自身的教育教学方法,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并且需要加强自身的信息素养,提高对技术的敏感度,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水平,推动学生全方面发展,更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