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是爱德华·霍尔(Edward Twitchell Hall Jr.)在1959年出版《无声的语言》首次提出,跨文化交际是一门相对年轻的新兴学科,指在特定的交际情景中,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交际者使用同一种语言(母语或者目的语)进行的口语交际。跨文化交际中很容易产生不解或者误解,从而导致交际失败。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它是文化的产物。人们利用语言进行交际,不仅需要语法基础,更需要文化基础,这也正是跨文化交际教学的目的所在。把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是对本课程教师的基本要求。
“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教育质量的判断依据不是学生的分数高低,而是是否掌握适应行业需求的职业核心能力,这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朱晓博,2016:207)当前高职英语专业的《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实践中确实存在不少的问题,从中也能折射出部分学生职业能力薄弱的根源所在。
(一)教材的案例内容滞后
现行的跨文化交际教学的教材中罗列的案例无一不具备知识性,但是有的案例过于陈旧,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再来讨论某些案例已经过时了,旧案例在新时代已经失去了时效性,一些曾经有趣又典型的跨文化交际的现象在当今的时代已经不再失去效度,比如中国人曾经喜欢见面就问“How old are you?”,但是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去”以及“西方文化走进来”,中西文化的融合已经让中国人就“年龄”这个隐私问题非常清楚西方人的态度。如果在教学中大量使用此类案例,势必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大大降低教学效果,学生在跨文化交际的现实情形中也无法做到学以致用,无法有效解决实际问题。
(二)学生学习内驱力不足
相对于英语专业本科生,高职高专学生的英语基础薄弱,同时期学习多门英语专业课程还是比较吃力,而且,在双证书制度(学习者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驱动下,学生重应试轻文化学习,学习英语的最大动力就是通过相应英语等级考试。由于跨文化交际课程不能直接且快速地体现在考试的分值上,学生不愿意在所谓与考试无关的内容或活动上花很多时间,直接导致学生学习跨文化知识的兴趣不大,参与积极性不高。这种学习内驱力不足的现象引发的后果就是学生的综合素质无法得到有效提高,职业核心能力无法得到提升。
(三)教师的教学方法陈旧
语言是客观情境的反映。学习语言只有在一定的情境中才能完成发现正确的理解和表达,因此让学生意识到文化的差异,习得恰当的交际方式,最佳的方法莫过于创设情境。然而,营造逼真的跨文化交际语境,对于教师而言,首先无疑是个巨大的挑战。其次,在现实中,教师更倾向从语言层面进行案例分析(譬如,指出语言错误),而不是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譬如,指出语用失误)。也就是说,教师给学生输入的是“说教式”的文化文本知识,而不是学生跨文化交际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教师的思维方式潜移默化也影响了学生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
(四)语言环境单一
从客观角度分析,在国内,由于语言环境相对较为单一,学生与外国人直接接触和交流的机会不多,虽然课堂上对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的文化背景有所涉猎,但是学生不可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掌握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交际能力是语言的构成规则和语言的使用规则在一定情景中的具体运用,作为交际工具的语言不能成为脱离交际活动实践的绝对自足的封闭系统,因此学生必须进行实践训练,但是,由于客观局限,学生要在实践中正确地运用跨文化交际的方式,还是比较困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