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中国的流动博物馆
 
更新日期:2022-11-15   来源:   浏览次数:82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在后现代文化理论影响下,20世纪后期的英国博物馆经历了某种身份危机,新博物馆学行动应运而生。这种理论的方法启发了胡珀格林希尔,提出博物馆已经进

 
 在后现代文化理论影响下,20世纪后期的英国博物馆经历了某种身份危机,“新博物馆学”行动应运而生。这种理论的方法启发了胡珀·格林希尔,提出博物馆已经进化成了一种新的“后博物馆”。后博物馆被称为参与式教学法的典范,它超越了传统的学习的形式,以一种教育和娱乐的体验,通过丰富的社会叙事,将知识转化为新手或非传统的资助人,这些社会叙事在日常生活的实践中奠定了专业知识的基础。取代了原先将知识传递给本质上的大众受众,后博物馆选择倾听并敏感地回应,鼓励不同群体成为博物馆话语的积极参与者。为了吸引更多千禧一代走进博物馆,后博物馆理论在现代中国社会有了更新得更具体的发展形态。所以,本段主要依据后博物馆理论模型进行研究,探索当下具有中国特色的“流动博物馆”现象。

(一)博物馆夜游的探索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的博物馆正在向着更有社会价值的形态转变,即更具有流动性。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有5535家博物馆,博物馆参观人数达到12.27亿人次,比五年前上涨了57%。中新网报道指出,“逛博物馆”已经成为中国人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2020年,博物馆利用互联网,迅速和年轻人建立了连接,诸如直播、云展、云讲座、文博在线小活动、文物动起来短视频等,使博物馆在年轻群体中掀起一阵文博热潮。2021年,中国的博物馆则进入了“线上+线下”地同步发展的新时期。除了展览外,博物馆纷纷推出演出、讲座、夜场、鉴宝及各类互动活动。探索博物馆夜游是中国博物馆流动性的重要体现之一,也是连接年轻人的重要方式。如今,新一代的博物馆游客在一个与二十年前大相径庭的社会中成长起来,与“艺术之夜”和“深夜”等活动的出现完美契合。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互联网的发展,为博物馆融入夜间经济创造了新机遇。据同程旅行2020年发布的《中国博物馆主题游报告2020》显示,付费博物馆夜游客流量增长27.6倍,“95后”、“00后”等千禧一代消费者成了其中的主力军。事实上,博物馆夜游在中国是个新鲜产物。2019年,故宫博物院的“紫禁城上元之夜”灯会是这所古老的博物院建院以来首次对公众开放夜场。游客行走在古代中国人的盛大传统节日场景,可以边走边欣赏《千里江山图》等国宝级绘画作品。博物馆延长开放时间到晚上,让公众在沉浸式的体验中享受文化和艺术的盛宴,这极大地丰富了博物馆的传统职能。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中国的流动博物馆

下一篇: 中国的流动博物馆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3

(c)2008-2013 学术规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