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通信类人才培养存在的普遍问题
 
更新日期:2022-11-15   来源:   浏览次数:69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1.专业基础理论的深度和广度不足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时,存在把应用型人才看成是无需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只需具备动手能力的误区,把

 
 1. 专业基础理论的深度和广度不足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时,存在把应用型人才看成是无需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只需具备动手能力的误区,把理论和应用知识看成是相互孤立、互不相关体系,从而在通信类专业的课程计划中盲目大幅压缩专业理论课时,使培养计划中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严重不足,造成学生在专业基础理论、基础实验方面的知识储备严重不足,学生的专业技能学习是只能照葫芦画瓢,学会的只是机械的操作方法,无法理解技术的内涵。
众所周知理论创新是技术发展和突破的土壤,在信息通信技术快速更新换代的当下,理论知识的缺陷直接导致学生理解新技术、掌握新技术的困难,更不要说去进行技术创新了。有的地方高校甚至把培养应用型人才等同于培养仪器设备和线路模块的操作工或组装工,不懂得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实际上更重要的是应用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简单的重复机械操作训练,特别是在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许多简单操作的工作完全可以用机器替代。故当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观念亟待改变。
另外,调研发现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通信类毕业生考上硕士研究生的比例很低,上述培养误区所带来的学生专业理论水平的缺陷,无疑是造成毕业生无法通过考试的重要原因。

2专业综合应用能力不足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压缩专业理论课程的同时并没有强化专业应用类课程的建设,仅仅是多开几门应用技术类课程或提高原来设置的此类课程的课时量,且此类课程的教学上是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实际动手为辅,学生实践类课程流于形式,没有针对专业特点设置应用技术课程和实践课程,没有设置通信领域的新技术方面的课程,没有和企业实际岗位对接的相关课程。课程设置的缺陷和专业技能训练时间的不足导致学生专业应用综合能力欠缺,无法适应就业市场对专业技术人才的要求。
通过走访调查多所地方高校,发现通信类专业的学生在专业领域不清楚的一些常识性知识:对通信网络中的传输网、固定电话网、同步网、移动通信网、数据网的认识模糊,不清楚这些网络之间的关系和应用场景;对通信硬件模块如调制解调、功率放大、滤波、天线模块、光纤通信收发模块等原理和应用不了解;对传输设备组网应用不了解;对4G、5G核心技术的区别不了解。除此之外,绝大部分学生没有经历过通信基本硬件模块及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实物制作。
对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通信类专业的毕业设计题目选题调研中发现95%的毕业设计题目同通信技术没有直接关系,大部分题目涉及的是信息管理系统、温度湿度和烟雾监测、门禁系统、电机控制系统等设计。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地方应用型本科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也缺乏基本的通信技术应用能力。
3 教学管理和评价体系存在的缺陷
当前,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教学管理和评价体系僵化,以行政命令代替科学和专业的育人制度,人才培养的评价体系过于重视培养过程的细节和材料,缺乏对高校的“产品”--大学生的知识状况和能力水平的测评,忽视高校、专业、学生群体和师资条件间的巨大差异。造成地方院校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针对评价条款进行纸面材料及数据的准备和完善,着力点没有放到学风建设和科学育人体系建设的具体工作上,工作重心和评价目标背道而驰,广大教职工花费大量的时间忙于评价材料的收集、整理、补充和修改上,没有把精力放到教书育人的本职工作上,导致教育主管部门良好愿望没有转化为高质量人才的产出。
行政主导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空洞化、形式化,人才培养过程的纸面材料很全面也丰富,完全对应和符合教育主管部门的评价条款要求,但实际的人才培养目标无法落到实处,无法有效地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这些问题普遍存在于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教学管理和评价体系中,不适时纠正仍将继续造成地方高等教育资源的浪费。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通信类人才培养存在的普遍问题

下一篇: 通信类人才培养存在的普遍问题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3

(c)2008-2013 学术规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