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这个问题的内在本质,思想、文化、政治、道德等的教育的根本关键是抓好人,落实诸多教育其核心在于抓做人。通过抓人激发人们自身参与社会活动的一种主体性和能动性,引导社会人们培养形成一种符合人和符合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整体规律和要求的思想政治素质品德,进而客观上有效推动我国和人类社会全面和谐发展。学界对在校大学生进行思想理论政治文化教育研究方向诸多,笔者通过对国内相关学术文献的深入梳理研究发现,关于在校大学生进行思想理论政治文化教育的思想价值观和取向仍然呈现较为多元化。
(一)教师主体的“灌输—接受”行为取向
“灌输—接受”途径是我们传统教师教学活动中实现教学目标最常用的途径,也是教师中心理论最有力的证明,是价值目标实现的两个轴心。“灌输”最早由列宁系统地论述,随着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更新和进步,人们受各种思潮的影响,导致人们对“灌输”途径导致片面甚至排斥心理,我们这里指的不只是单方面强制要求输送到主体思想意识中,而是建立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双向互动理念上,针对性地进行灌输教育。其代表无产阶级的利益从而武装人民群众的头脑,并运用理论实践相结合的原理进行教育,不断组织理论学习和有针对性地宣传鼓动。“接受”作为一个动词被理解为一种关系运动的途径,接受途径是指单方面的理论宣传和灌输,在人民群众心中不能起到实际的效果,仍需通过主体内心对其理论的认同、接纳、整合、内化并最终由已经形成的行为动机外化为行为表现。两者相互依赖并缺一不可,主要把握好合理灌输和促使接受,才可以更好地达到价值实现的效果。
(二)学生主体的“泛历史化”行为取向
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建构过程中,秉持着“兴趣”导向,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将教育内容追求更加趣味性。同时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一种观点认为,应该将历史融入课堂,这似乎已经成为大家广泛接受的观点,有人喜欢课堂上穿插一些史实以活跃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人喜欢将历史上的真实情境融入课堂,也有人提倡按照历史的线索进行教学。多了解历史是必要的,但读历史的目的是什么?历史与课堂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不清楚这些问题的答案就无法真正将历史融入课堂。
一个人完全可以做到在教学过程中看不到任何历史的踪迹,但却在本质上重现了历史,课堂在按照历史发展的逻辑展开!这就涉及前面提到的一个根本问题:“我们为什么要读历史?”因此,以趣味为导向泛历史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其功能的聚焦性需要进一步强化,特别是把握好“趣味性”和“教育性”之间的关系。
现代社会多元思维碰撞愈加激烈,不同主体间的交流会相互产生影响,特别是在大学生群体之间。大众的行为选择受到自我认知和群体行为导向,即追求新时代、新讯息下的时尚活动,也就是我们所贯称的“品牌”。在当下这个大学生群体中,品牌思维潜在影响着高校学生的日常行为举止,特别是品牌所带动形成聚合效应、光环效应、带动效应等,吸引学生广泛参与。一项普通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被塑造为思想政治教育品牌活动后,其育人效果也会明显提升。
思想政治教育以立人为初衷,重视人行为的引领。在目标落实过程中重视实践,落实目标,形式不拘一格。因而,在思想理论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求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融入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场景,做到教育贴近生活、贴近社会实际,使学校思想理论政治文化教育能够适应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需要,将教育活动作为长期探究工作,以研究课题的态度对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别是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以课堂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为主师生互动共同完成的有限再创造过程。学生在有限再创造过程中不仅体会到发现的乐趣,而且通过这个过程可以逐步形成联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