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课程思政的内涵及特征
课程思政的内涵。把握课程思政的内涵对于深入了解外语课程思政问题非常有必要。课程思政的内涵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课程思政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高德毅,宗爱东(2017)认为课程思政是将思政教育融入到高校其他专业课教学过程中,有效发挥专业课程育人功能的教育方法。课程思政不是单独的一门课程,是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课同向同形,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把落实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外语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第二,课程思政是一种能力。邱伟光(2017)从高校教师的角度解读课程思政内涵,认为课程思政是高校教师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课程思政的落实,关键在于外语教师,教师是否具备课程思政意识与能力,能否准确把握思政元素的科学性,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第三,课程思政是一种格局。陆道坤(2018)认为课程思政是高校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显性教育”与其他专业课的“隐性教育”共同构建的全课程、全员、全方位的育人格局。
综上所述,虽然对课程思政的内涵有不同的描述,但对课程思政达成了一定的共识,即
课程思政不是课程和思政两个概念的简单相加,而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各类专业课程中实现全课程、全员、全方位、全教学过程的课程观。概括来说,高校中的每门课程都具有传授知识与德育的双重属性,每一位教师都肩负着教书与育人的双重任务。
课程思政的特征。通过对课程思政内容的探索,不难发现课程思政呈现了三个明显的特征,即隐蔽性、协同性和融合性,这些特征能够进一步诠释课程思政的内涵。(1)隐蔽性。
与传统思想政治课程的显性教育相比较,课程思政蕴含了一种间接的、隐性的教育方法,要在各类课程中深入挖掘德育内容。在开展专业课程教学活动的同时,将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以一种隐蔽的方式嵌入其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思政教育。(2)协同性。协同是指在一个系统里,为了达到某一目的,不同元素相互合作,相互协调而产生的功能大于各个要素功能简单相加的整体功能,实现1+1>2的效应。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包含了诸多要素,要达到最佳的育人效果,各要素之间需要优势互补、相互协调。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思政课老师的单打独斗,而且需要全部教师全课程的参与,才能共同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思政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核心课程,是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而课程思政是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在专业教学全过程,是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理念的重要途径。两者为了共同的育人目标协调同形,从而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各类课程”>2的育人效果。(3)融合性。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相分离,各自负责自己的育人与教书的职责,课程思政则有效地促进了思政教育与专业课教学的结合,而且在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第一,从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其他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来看,两者的教学目标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课程思政使二者的教学目标得到了协同和融合。第二,从两者的教学过程来看,高校各类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是实现融合性课程思政的重要环节,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和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还要重视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从而实现知识讲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的融合统一。
2 外语教学课程思政
外语类课程的一大特点在于语言是教学的重要内容、途径和目标,而语言与意识形态紧密关联。高校大学生在学习外语的同时,会大量接触到不同于中国文化的外国文化,可能会受到外来价值观以及错误思潮的影响。因此,非常有必要实施外语课程思政教育。外语课程思政的关键在于“立德树人”。“立德”要求外语教师在语言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外语课程中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维度,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贯穿到外语教学目标设定、教材编写、教学活动设计以及教学评估等所有环节中。“树人”要求外语教师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和世界文明与思想文化,引导大学生在面对外来错误思潮入侵时能够坚定理想信念。
肖琼和黄国文(2020)认为,外语课程思政就是要“把价值观引领与语言知识的传授和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要有意识地在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始终重视价值观的引领,并把价值观引领摆在重要的位置”。文秋芳(2021)将外语课程思政的内涵解读为“以外语教师为主导,通过外语教学内容、课堂管理、评价制度、教师言行等方面,将立德树人的理念有机融入外语课堂教学各个环节,致力于为塑造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挥积极作用。”胡杰辉(2021)认为只有从教育政策、课程理论和外语学科三个视角系统地把握外语课程思政的内涵,才能更好地指导教学实际实践创新,推动课程思政与语言教学的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