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关于实验技术教师工作的几点思考
 
更新日期:2024-01-05   来源:实验技术与管理   浏览次数:262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今世界是一个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和广泛普及的时代。高等院校作为国家人才培养重要基地,为了让学生适应当今的形势,应在实验教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今世界是一个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和广泛普及的时代。高等院校作为国家人才培养重要基地,为了让学生适应当今的形势,应在实验教学方面应不断改进与完善[1-2]。实验教学作为高等院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课堂所学理论知识的直观认识和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基本方式。完善的实验室建设是开展实验教学的前提条件,良好的实验室管理是实验教学顺利进行的基本保障。而实验技术教师正是实验教学、实验室建设与实验室管理的实施者。作为一名实验技术教师,在踏上实验教学道路的起始点,任重而道远,我们应该针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深入思考,探索今后实验教学的发展方向,提高自身教育教学能力。
1 实验教学工作
1.1 实验技术教师需具备扎实专业基础知识,熟练实验技术业务。
实验教学作为高等院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理论知识的直观认识。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是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力的基本形式,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本手段。因此,实验技术岗教师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实验课的效果有很大关系,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实验技术业务熟练的教师能够更善于指导学生,能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能够发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提出的新思想、新创意[3]。
我校针对实验技术教师开展教学准备工作,提出几点要求。首先,实验技术教师要具备所授实验教学课程理论知识,实验技术教师要走进学生理论课堂,参与该课程理论知识学习,这样不仅能够丰富实验技术教师的理论知识,还加强了理论任课教师与实验技术教师之间交流,提高两种课程形式在教学方式与教学目标等方面的统一性。其次,实验技术教师要经过严格试讲,才能承担实验教学任务。试讲主要内容包括介绍课程大纲,课程重点、介绍难点,选讲课程其中一部分内容,试讲20分钟。试讲专家组由专业责任教授、教学单位教学负责人、课程责任教授、学院督导组成员、申请人所在基层单位教师至少三名教师组成。责任教授(或教学所长)担任组长。
可见,经过严格考核制度上岗的实验技术教师具有过硬的教学基本素养。
1.2 实验技术教师应具备编写优秀实验指导教材的能力。
良好的业务素质是实验技术教师的基本职业素养,而能够编写适应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实验指导教材是新形势下,实验教师必备的又一基本技能。实验室教师要根据教学计划和实验教学大纲的要求,承担教学任务。要完善实验指导书、实验教材、实验教学大纲等教学资料,确保实验教学任务的完成。要想编写一本优秀的实验教材,需要实验教师对实验依托的理论知识熟练掌握,明确实验教学目标、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目标等方面内容。这不仅需要实验教师有扎实的基本功,更要有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为指导学生实验提供基本教学工具—实验指导教材。
我校担任“自动控制理论”实验教学的教师,根据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目标,编写了《自动控制理论创新实验案例教程》。该实验指导教材应用于本专业学生自动控制理论实验课程的学习,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获得参与学生的高度评价。
实验指导教材的编写过程也是对实验技术教师专业基础知识和实验技术素养的一种检验方式,优秀的实验教材是教师良好教学素养的重要体现之一。适合学生学习的实验指导教材是对实验技术教师教学能力的肯定。
1.3 科学评估实验技术教师的教学质量,是对实验技术教师教学素养的重要体现。
实验教学是实验技术岗教师最基本的职责,实验教学的效果与质量是衡量一位实验技术教师的最根本指标。学生是实验教学的直接参与者,对于评价实验技术教师的教学是最有发言权的群体。我校采用学生不记名评分制,对每一位实验技术教师进行教学形式、教学态度、教学能力及教学效果等方面的综合评价。评价采用百分制,共分五个等级。90分及以上为优秀,80分及以上为中等,70分及以上为良好,60分及以上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教学评价结果为合格者需要提出实验教学改进方案,并参与优秀实验技术教师的实验课程。教学评价结果为不合格者,需要取消该实验技术教师的所承担实验课程的教学资格,需要重新进行申请和试讲,才能继续承担教学任务。
实验技术教师不仅需要具有良好教学能力,同时还要做好实验室建设工作,实验室建设是实验教学得以开展的前提条件和物质基础。因此,参与实验室建设是实验技术教师工作的重要内容。
2 实验室建设
2.1 实验室文化建设
实验室不是独立的教育教学机构,与理论课程教学密切相关。良好的实验室文化是实验室能效发挥的指导核心。通常我们将实验室管理人员、实验技术教师、参与实验教学的学生在实验教学、实验室建设和实验室管理过程中不断创新和表现出的精神资源的总和称为实验室文化[4]。先进的实验室文化是实验室建设的核心指导思想,在增强实验教学效果,引导实验室建设方向,凝聚实验技术教师、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激励实验技术教师工作责任感和学生使命感等方面具有显著促进作用。高校实验室文化建设涵盖多个方面,包括实验室文化环境载体、理念和思想载体、行为方式载体等的建设,良好的实验室软件环境,先进科学、积极向上的实验室文化,对实验室现代化建设具有明显的推进作用。
实验技术教师是实验教学的实施者,学生是实验教学的直接参与者,实验教师不仅是学生进行实验的指导者,更是学生不断创新精神资源的激发者。因此,实验技术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的精神资源是实验室文化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技术教师精神文明学习和自身文化素养的提高是加强实验室文化建设的基础[5]。
2.2 实验室仪器设备建设
实验室是学校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室硬件建设是保证实验教学得以开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实验室建设作为学校的基础建设,在学校的固定资产中占有较大比例,因此,实验室建设的目标理应为实验室发挥效应比拟甚至超过资产所占相应比例[6]。
实验室硬件建设主要包括实验仪器设备的购置、运行与维护等方面。首先,根据实验教学体系,将实验设备购买和自制相结合,配置符合教学要求的仪器设备,充分发挥仪器设备的使用效能。其次,实验技术教师要实时关注科研和市场前沿领域,合理更新实验室教学方式、内容和仪器设备,以适应科技和工程实践变化和发展。然后,实验技术教师应关注自制仪器设备的研究和开发,研发与实验室教学无缝衔接和配合、使用效益好的仪器设备。最后,对实验教学仪器的运行和维护进行良好管理,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升设备的完好率,满足实验教学需求[7]。
我校实验室建设根据学校发展规划,结合学院专业设置和学科建设以及实验室建设工作的实际需要合理定位,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实验室建设必须有重点、有步骤、分阶段、分年度进行。实验室按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进行实验室的规划与建设工作。我校实验室建设注重实验室资源的整合,有较大的投资效益,从而推动实验教学改革和实验室综合管理水平的提升。实验室建设类型主要分为3种:基本保障型、条件改善型和整体新建型。一方面保障基础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具备相应的建设场地和必要的配套条件,在此基础上实现对现有实验教学的改进与完善,另一方面,避免实验室重复建设的情况,合理配置实验室资源。
实验技术教师是实验教学的执行者,同时也是实验室建设的主力军。实验室建设情况好快是关系到实验教学能否顺利进行及实验教学质量评估的重要方面。实验室建设的过程是实验教学前期准备的基础。因此,实验技术教师应将实验室建设作为自己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实验室建设的规划、建设等一系列工作。
作者姓名:吴美杰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关于实验技术教师工作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 关于实验技术教师工作的几点思考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3

(c)2008-2013 学术规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