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农业科学 » 正文
基于可变模糊集合理论的农业生态环境评估系统研究
 
更新日期:2024-06-13   来源:节水灌溉   浏览次数:330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摘要:为缓解水资源短缺,发挥区域耕地资源优势,国家在东北四省区推行了节水增粮行动。但开展以地下水为主要水源的大范围的膜下滴灌将对区域的土壤、

 
摘要:为缓解水资源短缺,发挥区域耕地资源优势,国家在东北四省区推行了“节水增粮行动”。但开展以地下水为主要水源的大范围的膜下滴灌将对区域的土壤、社会、生态和水环境产生何种影响,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结合国家的“节水增粮行动”,应用可变模糊集合理论,以辽宁省建平县昌隆示范区为例,对水、土壤、社会和生态环境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由于膜下滴灌会降低农药和化肥使用量,降低对土壤和水环境的污染,较原来管灌对农业生态环境影响降低1级,但需要覆膜,地膜回收率最高可达到90%左右,从长期看,随着地膜使用量的增加,残留量也将随之增加,具体影响仍需长期定位观测。
1前言
为充分发挥东北四省区水土资源优势,2012年起国家在东北四省区开展了“节水增粮行动”,拟用5年时间,花费380亿元,发展3800万亩的节水灌溉面积,增加粮食产量。辽宁省共有38个县600万亩耕地实施该项目。建平县位于辽宁省的朝阳市西南部,是辽宁省的粮食重点县,耕地面积235万亩,节水增粮面积共计65.5万亩。建平县耕地资源丰富,日照时间长,属于我国的黄金玉米种植区。但建平县水资源相对短缺,多年平均降水量487mm,属于辽宁省的贫水区,高效节水灌溉将是缓解地区水资源短缺,发挥资源优势的重要手段。但大范围开展以地下水为主要水源的膜下滴灌将对区域的土壤、社会、生态和水环境产生何种影响,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紧密结合“节水增粮行动”,选取建平县的昌隆示范区作为研究对象,对高效节水技术大面积推广对农业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综合评估,旨在为科学利用水土资源优势增加粮食产量提供科学依据。
由于农业生态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1-3],其评价指标体系应覆盖农业生态环境的主要方面,且能够有效反应农业生态环境质量,因此,本研究依据指标选取的完备性、主导性、相对独立性和可操作性等原则,结合数据的可获取性,建立多层多指标评价体系,对昌隆示范区的农业生态环境进行综合评价。农业生态环境是一个由众多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因而农业生态环境的评价具有指标多、概念模糊的特点,针对这些特点,本研究的研究将大连理工大学陈守煜教授创立的可变模糊集合[4-5]应用于农业生态环境的评价中。
作者:张丹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基于可变模糊集合理论的农业生态环境评估系统研究

下一篇: 基于可变模糊集合理论的农业生态环境评估系统研究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3

(c)2008-2013 学术规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