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新媒体环境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机遇、挑战与对策
 
更新日期:2023-10-07   来源:中国特殊教育   浏览次数:570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新媒体环境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机遇、挑战与对策*摘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经历了译介、转述、民族化、普及化等历史过程,目前正经

 

新媒体环境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机遇、挑战与对策*


摘  要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经历了译介、转述、民族化、普及化等历史过程,目前正经历着信息电子化的第五次形式转换。以电子信息技术为支撑系统的新媒体,呈现为数字电视、电影、杂志、报纸、广播、网络、手机短信、移动电视、触摸媒体、桌面视窗等多种形态,日益深入到现代人的生活环境的每一个角落。相对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新媒体对信息的传播具有覆盖面广、速度快、容量大、立体感强、感官效果好等特点和优势,能够大大加快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速率和实效,但同时也使之面临诸多挑战。如果不能合理利用和妥善管理新媒体,必将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电子化阶段遭遇巨大冲击。文章从在新媒体环境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的话语权和主导权,占领社会信息传播的主阵地、正确认识和处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性与民族性、文本性与实践性、学术性与政治性的关系问题,加强对深阅读内容的开发,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实效性来解决问题。

关键词  新媒体环境;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机遇;挑战;对策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经历了译介、转述、民族化、普及化等历史过程,目前正经历着信息电子化的第五次形式转换。以电子信息技术为支撑系统的新媒体,呈现为数字电视、数字电影、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网络、手机短信、移动电视、触摸媒体、桌面视窗等多种形态,日益深入到现代人的生活环境的每一个角落。相对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新媒体对信息的传播具有覆盖面广、速度快、容量大、立体感强、感官效果好等特点和优势,能够大大加快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速率和实效,但同时也使之面临诸多挑战。如果不能合理利用和妥善管理新媒体,必将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电子化阶段遭遇巨大冲击。文章从在新媒体环境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的话语权和主导权,占领社会信息传播的主阵地、正确认识和处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性与民族性、文本性与实践性、学术性与政治性的关系问题,加强对深阅读内容的开发,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实效性来解决问题。

一、新媒体环境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面临的机遇

在当代新媒体的环境中,我们可以充分地利用这一当下的现代化载体平台,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空间范围,丰富传播的方式和方法,增强传播的自主性与互动性,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效率。

(一)新媒体形式多样,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使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够迅速传播到大众人群中

我国新媒体在意识形态宣传方面的信息电子化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一是各大报纸、电视台等传统媒体设立网站。譬如人民网下设的“马克思主义学习网”(http://theory.people.com.cn/GB/179412/),中国社科院建立的“马克思主义研究网”(http://myy.cass.cn)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论坛”(http://www.marxism.org.cn),萃智(北京)工业技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研究中心建立的“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网”(http://www.marxismcxll.com/)等等。二是报纸、杂志和书籍等拓展电子出版业务。由于电子图书没有印刷、油墨和运输等费用,与纸质图书成本相比,其成本减少了20%。据统计,截至2008年年底,中国580家图书出版社中已有90%开展了电子图书出版业务,不少报纸、杂志也实现了数字化,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重要的宣传媒介。2011年,由新闻出版总署主管、人民出版社承建的网站“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资源数据库”(http://www.ccpph.com.cn),经过3年的施工建设,第一次把包括党在各个时期出版的马列著作,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著作,中央文件文献以及相关著作等1万多册浩瀚书卷,系统规范地放到互联网上传播,并自主开发出一系列新型适用、方便友好的特色服务功能,如经典诵读、经典视频导读、自助听读、语义查询、引文对比、概念关联,理论学习自测、多功能动画书等。这些功能创新丰富了经典文献出版和阅读的形式,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融合式阅读和知识点阅读,填补了目前主流网络媒体的一个空白。数据库上线后,首先在部分中央机关、高校和基层党组织进行了推广使用,得到了充分认可。三是制作发行大量影音视频出版物。如政论片《旗帜》、电视文献记录片《思想的历程》、包括电视政论片、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及图书三种作品的《复兴之路》、电影《建国大业》、《建党伟业》等,都能够有效地传播给“大众”,并用精良影片制作和的富于感染力的视听效果获得受众的普遍认可。##end##

(二)新媒体受众面广,可以实现交流互动,有效影响受众,特别是青年群体更乐于接受

传统的传播和普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方式是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图书报刊的出版发行、电影电视节目的播放来实现的,其传输具有单向性、信息量小、速度慢、时效性较差、缺乏交互性等缺点。而新媒体传播尤其是网络媒介具有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信息量大、速度快、时效性强、互动性强等优点。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无论是召开座谈会、宣讲会、学习讨论会,还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都越来越离不开新媒体优势功能的发挥。此外,随着中国网民数量的剧增,利用新媒体技术可以大大拓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受众范围。2013年1月1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已达到5.6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2.1%,手机网络各项指标增长速度全面超越传统网络。全年共计新增网民5090万人。由于网民上网的成本费用大大降低,网络信息的海量性和传播的开放性、交互性,增加了接受者的参与度和互动性,使网络成为自主学习、民意表达、参与公共政策制定和监督政府公共事务的重要渠道。新媒体构成了一个强势舆论场,能够不断地激发人民群众的参与性,成为人们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重要平台。

(三)新媒体直面现实问题,语言通俗易懂,使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更加贴近人民群众实际,能够克服教条化的倾向

由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科学而深刻的思想体系,使得不少群众对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望而生畏。这就要求广大理论工作者要深入实践,了解群众的思想状况,结合群众的实际利益,让群众听得懂,群众就会感兴趣,激起群众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热情,从而提高广大群众的思想觉悟。新媒体能够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转换成时政评论、经典品读、影视作品、网络小说等多种多样的形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活泼的文字、丰富多彩的多媒体文件来讲述马克思主义的历史、阐释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解答人民群众的疑惑,回答群众关切现实问题,使群众对马克思主义获得最直观、最丰富、最切实的认识。

二、新媒体环境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挑战

新媒体使大众成为信息的富有者,这是社会进步文明的表现,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当然具有深刻的积极意义。但新媒体在拓宽马克思主义传播渠道的同时,也为虚假信息、浅俗内容和反面案例的传播开了后门,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诸多挑战。

(一)新媒体环境中信息鱼龙混杂、真假难辨,容易造成受众思想上的混乱

传播学理论告诉我们,媒介越是发达,越是普及,传播的组织性就越弱。这种非组织性信息传播无人把关,不受制约,内容杂芜,自由度很高,由此而形成的信息浪潮往往是鱼龙混杂、真假难辨的。在互联网这个大平台上,由于网络的覆盖面广、影响巨大,汇集着各种各样的宗教理论、意识形态、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网络阵地也就成为各种势力和群体争夺话语权的重要阵地。同时,由于互联网的特性,政府监管难度很大,目前还没有形成成熟的网络文化监管体系。各种落后的、消极的、虚假的、低俗的、荒诞的不良信息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夹杂其中。这种众声喧哗,嘈杂喧嚣,充斥噪声杂音的信息环境,很容易干扰主流渠道的信息,消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造成受众思想上的混乱,使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面临新的更为复杂的信息环境,给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新媒体环境经济效利益驱使严重,阅读内容的深度开发不足,导致理论传播浅白化、流俗化

近年来,尽管数字出版产值增长迅速,但这一增长主要由消费化的短阅读、浅阅读产品构成,代表主流阅读的深阅读产品在数字出版产值所占比重一直较低,且年均增幅很小。《2011—2012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显示,2011年互联网广告、网络游戏和手机出版三个领域的收入之和在数字出版总收入中占比近95%,是拉动数字出版产业收入的主力军。虽然数字报纸、电子图书和互联网期刊也保持了高速增长,平均增幅为25%,三者总收入为28.34亿元,但在数字出版总收入中所占比例仅为2.06%。[①]这就意味着,在当前数字出版业中,娱乐化产品占据相当比重,而代表主流阅读的深阅读产品却处于业界的边缘地带。众所周知,传播知识、引导国民阅读、提升国民素质的重任,光靠浅阅读、碎片化阅读是不能完成的。因此,现有数字出版应加强深阅读的内容研发与推广力度,加大传统出版单位的数字化步伐,使传统的主流文化,尤其是让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和智慧在数字出版传播方面发挥出其应有的价值来。

(三)新媒体环境中反面案例的负面影响往往大于警示和教育作用

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一直十分重视利用正反两面典型事例或人物的对比来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毛泽东在决定扩大发行《参考消息》时曾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他说:“为什么要种牛痘?就是人为地把一种病毒放到人体里面去,实行‘细菌战’,跟你作斗争,使你的身体里头产生一种免疫力。发行《参考消息》以及出版其他反面教材,就是‘种牛痘’,增加干部和群众在政治上的免疫力。”[②]新的历史时期,我党在批判“法轮功”的斗争中,也广泛运用了大众传播手段,深刻地揭露了“法轮功”邪教组织反人类、反社会、反科学的本质,使人民群众增强辨别和选择的能力。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同时并存的环境中,受众更多地是在休闲生活领域自主选择使用新媒体,在受众的探新、猎奇、求异心理作用下,新媒体所传播的反面案例往往起到的是哗众取宠的效果,不少网站为了提高点击率,对负面事件和人物进行夸大、歪曲甚至虚构的宣传报道,其负面影响往往大于正面的警示和教育作用,致使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正反对比的辩证法跛足而行,平衡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

三、新媒体环境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对策

当今时代新媒体日益广泛应用,令人可喜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便捷高效的途径。但同时引起我们警惕的是,新媒体也和其他新事物一样,在其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暴露出其自反性。如果不能合理利用和妥善管理新媒体,必将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电子化阶段遭遇巨大冲击。对此,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克服其弊端,使新媒体环境能够向着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方向发展。

(一)在新媒体环境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的话语权和主导权,占领社会信息传播的主阵地

面对新媒体环境中信息多、乱、杂的问题,广大马克思主义者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利用网络媒体的交互性和导向性,积极应对各种意识形态、思想观念、社会思潮的斗争,牢牢掌控信息传播阵地争夺战中的主导权。在社会充分关注、受众需求信息的时候,不仅不能“缺位”,不能“失语”,而且要做到在第一时间发言,第一时间解释,努力抢占社会信息流通空间,充分发挥“首因效应”。同时,还要学会说话,善于说话,保证“说话”的质量、信息的信度,让受众听我的、看我的、信我的、服我的。在网络语言、手机语言的影响越来越大的情况下,不能因为它们的规范性、严肃性较低,就仅仅采取忽视和批评的态度,而要主动积极地参与网络语言和手机语言的塑造和使用。[③]这样,我们才能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的话语权和主导权,占领社会信息传播的主阵地。

(二)在新媒体环境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正确认识和处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性与民族性、文本性与实践性、学术性与政治性的关系问题

其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性与民族性关系。毋庸置疑,我们只有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研究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但是,对于已经对外开放并大踏步走向世界的当代中国,研究中国问题已经不能离开对世界的观察和了解。在全球化背景下,我们更应该以世界眼光来展开中国的现实问题研究,才能真正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其二,要正确认识和处理马克思主义的文本性与实践性的关系。在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与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文本、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文本精神是一致的。我们在实践中发展的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因此,必须弄清马克思主义的文本和精髓。同时,我们也不能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的文本,不能要求诞生于一个半世纪前的马克思主义回答我们今天所面临的一切复杂问题。其三,要正确认识和处理马克思主义的学术性与政治性的关系。要实现我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创新,就必须突破对学术研究的纯形式主义理解,必须破除将学术与政治、学术与现实对立起来的观念,从当代世界和中国的现实出发,面向中国现代化建设这个最大的政治。如果连这种“政治”也要从我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中淡出,那么,不要说发展马克思主义了,就是我国马克思主义存在的必要性及合法性本身都会受到质疑。[④]

(三)在新媒体环境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加强对深阅读内容的开发,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实效性

电子阅读器貌似让读书的人多了起来。但是,“读书的人”和“读书人”有着本质的不同,数字阅读容易使读者陷入浏览式、随意性、跳跃性、碎片化的阅读习惯。这种阅读习惯最终将导致思维能力的弱化、文化底蕴的丧失。要避免数字阅读可能带来的“浅阅读”倾向,则需要解决数字出版内容滞后、数字出版版权保护等一系列棘手问题,并且需要在硬件开发上不断创新,让沉浸式的“深阅读”在电子世界里也能觅到栖身之地。在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术性语言转化为大众化的网络语言的同时,也不可忽视满足受众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进行深度阅读的需求,因此,在深阅读内容的提供方面,传统出版单位应加强数字出版市场需求调研、了解数字技术、数字终端的特性,有针对性地进行开发,提高市场认可度;应加强对优质内容的深度开发与再利用,加强一种内容的不同门类的开发、多平台应用开发、强化电子书的开发等,使有限内容发挥最大价值,从而大大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实效性。

概言之,新媒体是把双刃剑,要注重应用好新传媒的意识形态传播的新技术,发挥好新传媒的正面导向性作用,创建符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渠道和新模式。

The new media environment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Opportunities, Challenges and Strategies


Abstract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experienced translating, relay, nationalization, such as universal historical process, is currently experiencing the fifth electronic information form conversion. Electron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support new media system, rendered as digital television, digital cinema, digital magazines, digital newspapers, digital radio, Internet, mobile phone text messaging, mobile TV, touch the media, and other forms desktop window, deepening to the modern people in every corner of the living environment. Relative to the press, radio, television and other traditional media, new media for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has a wide coverage, high speed, large capacity, three-dimensional sense of strong, sensory effects and good features and advantages, can greatly accelerate the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rate and effectiveness, but it also makes facing many challenges. If you can not reasonably use and proper management of the new media, will make the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in the electronics stage suffered a huge hit. Articles from advancing in the new media environment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firmly grasp the Marxist discourse and ownership, occupied the main positions of social dissemination of information, the correct understanding and handling of Marxism and nationalism worldwide, text with practice , academic and political relations, to strengthen the deep reading content development, improve the spread of Marxism popularization effectiveness to solve the problem.

Keywords  new media environment;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opportunities; challenges; countermeasures




*本文系共青团中央2012—2013年度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一般研究课题“马克思主义在边疆民族地区青年中的大众化问题研究”(课题编号:2013YD240)的阶段性成果。

[①] 参见《2011—2012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人民日报》(2012年07月20日12版)。

[②] 《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新华出版社,1983年版,第185页。

[③] 参见蔡惠福:大众传媒要在回应时代挑战中肩负起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任,《军队政工理论研究》第12卷第3期2011年6月。

[④] 参见马捷莎:关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几个问题,《理论视野》2005年第6期。

 

上一篇: 新媒体环境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机遇、挑战与对策

下一篇: 新媒体环境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机遇、挑战与对策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3

(c)2008-2013 学术规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