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戏曲艺术教育历史沿革和发展论略
——以黄梅戏艺术教育与人才培养为例
摘要:戏曲艺术的传承创新,关键在于人才培养。我国地方戏曲教育资源丰富多样,就黄梅戏而言,其艺术传承经历了从民间师徒授艺到科班剧社传习,再到现代教育体系的构建这样一系列的历史沿革。与其它剧种相比,黄梅戏艺术传承在教育方式、方法、内容、途径、规模等方面表达出相对独异性,其教育发展态势呈现出由单纯的技艺传授到一专多能、全面发展,由台前到幕后,由一般到特殊这样三种主要转变。正确认识地方戏曲人才培养模式的历史沿革,科学把握地方戏曲教育的发展态势与时代需求,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构建或进一步完善地方戏曲艺术的现代教育体系。
关键词:地方戏曲;艺术教育;历史沿革;发展态势;黄梅戏
中图分类号:G640
中国戏曲是中华传统文化在几千年的积累中形成的一道靓丽景观。它拥有300多个声腔剧种以及数以万计的传统剧目,体现了中华民族蓬勃的创造力与精神向心力,是中华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在当前经济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戏曲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具有战略意义与紧迫诉求。戏曲艺术的传承创新,关键在于人才培养。2011年4月,胡锦涛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是现代大学的四大职能。在当前戏曲教育形势逼人的背景下,无论是剧团、戏校,还是高等院校,都应该义不容辞地肩负起戏曲人才培养的重任。为了推动戏曲艺术教育,传承和发展好中国戏曲艺术,全国政协京昆室于2008、2009、2010、2011年分别在澳门、香港、台湾和北京举办了“两岸四地中国戏曲艺术传承与发展论坛”。2012年两会期间,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就培养戏曲人才、振兴戏曲艺术提交了议案和提案。2012年3月27日,文化部在北京专门召开戏曲教育与人才培养工作座谈会。近年来,戏曲艺术人才培养之所以引起国家战略层面的高度重视,原因主要在于当前戏曲教育,特别是地方戏曲的人才培养,已经到了非常危险的境地。这就要求我们切实转变育才观念,创新教育模式,革新教学方法,紧扣当前的时代要求与我国艺术教育的发展态势,在借鉴历史的基础上构建或进一步完善地方戏曲艺术的现代教育体系。本文以安徽黄梅戏艺术教育与人才培养的历史沿革与发展态势为例,以期探讨地方戏曲艺术教育中某些客观规律性问题。
一、民间“师徒相授”与地方戏曲艺术教育
黄梅戏是安徽最为靓丽的文化资源,首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黄梅戏大约产生于清咸丰(1851—1861)前后。因为属“相对晚出”的剧种,所以便能广泛汲取其它剧种艺术之长,博取众家,形成自己的独有特色,故其一自生成、发展之后,就勃发出繁盛的生机,在众多地方剧种中异军突起,很快由乡村走向城市,由安徽走向全国,由国内走向海外,成为中国五大剧种之一。这种升腾的剧种活力,归根结底还是来自于一代又一代、一批又一批黄梅戏人才的脱颖而出。正是因为一代又一代黄梅戏艺术人才的涌现,才构成了黄梅戏艺术发展与社会前行的同步共振。##end##
中国戏曲教育历史悠久,如公元8世纪初唐玄宗时政府就专门设置了官方梨园教坊。随着戏曲艺术在民间勾栏瓦舍的兴盛,“师徒相授”式的艺术传承方式很快成为地方民间戏曲得以传承发展的重要手段。与其它地方剧种相比,黄梅戏艺术的“师徒相授”表现出一定的特异性。这是因为黄梅戏早期多是农民或农村手工业者自唱自娱的业余活动,没有专业艺人,直至清末才出现季节性的半职业性班社。过去黄梅戏艺人因为唱戏,甚至难上“家谱”,缘由是黄梅戏在其发展早期备受压迫,如晚清时期,光绪五年(1879)10月14日《申报》即刊载了一则“黄梅淫戏”的布告,谓“黄梅调小戏”:“伤风败俗,莫此为甚”,“屡经地方官示禁,终不能绝。刻下已届秋成,此风又将复炽,有地方之责者,宜禁之于早也。”民国时亦是“官中往往严禁搬演”[[i]](8)。所以,黄梅戏早期艺术传承的“师徒相授”,必然会与其它剧种在方式、方法、内容、途径、规模等方面表达出自己的独异性。从当时的社会环境来说,艺人因为各种顾虑只能是业余时间的“私相授受”,时断时续;学徒拜师大都是瞒着家人,一旦公开,或有性命之虞。如黄梅戏艺术家严凤英,她1945年在桐城练潭张家祠堂第一次登台演出,祖父知道后,差点把她捆起来淹死。由于当时黄梅戏艺人文化程度不高,多为文盲或半文盲,所以,师傅或长辈只能向徒弟或晚辈传授表演经验,无力涉及其它相关知识。这种民间“私授”,虽然受到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难以保证人才培养的规模与规范,但是,也正是因为这种“私授”的方式,使得其师徒关系从一开始就摆脱了封建社会师徒之间的人身依附与陈规陋习,表现出一种平等民主、自由友爱式的接近现代教育的新型师生关系。况且,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于学员学戏都是凭着对黄梅戏艺术的痴迷,学戏韧性足,教学相长,艺术创造力也强。虽然民间“师徒相授”式的艺术教育规模小,周期长,但正是因为这些师徒们对黄梅戏的挚爱与坚守,才使得黄梅戏艺术得以传承与创新并走出农村,迈向城市,最终获得了“合法”的舞台演出机会。
二、“科班”教育与地方戏曲艺术教育
关于安徽地方戏曲科班教育,可考的最早科班是明末安庆石牌徽调科班。至于黄梅戏,现知最早的黄梅戏科班是1922年和1930年先后开设的黄梅戏罐子窑科班、方立堂教场等。当时黄梅戏科班教育的做法是“艺徒先交三块大洋的‘上师礼’,以三个月为一期,教学内容包括说戏、教唱、教身段和把子功等。期间要教会传统戏数出,使艺徒能登台演出。”[[ii]](441)并且要求每个学员都能“百家闹”(即一专多能)。事实上,黄梅戏早期的艺人大多一专多能,技艺不限于某一行当,可以扮演不同的行当角色。
科班教育的出现,与原先的民间“私授”相比,在黄梅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性质,它以剧目教学为主要手段,将业余演出、职业演出与教学演出相结合,重视学员的基本功训练与舞台表现能力的培养,学员除主修本行当的经典剧目之外,还要辅修其它行当的剧目演出,这样有利于培养成龙配套的全堂角色,提高了黄梅戏人才的培养质量,使黄梅戏的人才教育最初规模与规范,其培养出来的黄梅戏人才不论是搭班演戏还是收徒授艺,个个都是黄梅戏艺术传承的中坚力量。如20世纪三十年代出身于黄梅戏罐子窑科班的学员潘犹芝、汪芳第二人分头设科组班,“潘班有何世勤、程圣明、郑绍周、查文艳、王玉昆、韩家松、陈根保等二十余人;汪班有汪芳举、陈宗记、贾三桂、郝季球、韩少卿、潘城香、江月明等二十余人。”[2](441)这两班学员后来都是黄梅戏艺人中的佼佼者。虽然黄梅戏“科班”教育历史不长,且受社会环境与财力资金等问题的影响,大多存活时间不长,但为黄梅戏人才培养积累了许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与育人特色。
与“科班”相近的地方戏曲教育还有就是班社剧团培养。在建国之前,黄梅戏的演员教育大都采取班社以师带徒的方式,学徒边学习边演出。黄梅戏早期班社“青少年入班,甚至中年演员均要拜有名气的艺人为师。”[[iii]](P130)1956年11月安庆市黄梅戏剧团开始创办学员训练班,招学员13人。1957年4月,又续招3名学员。1958年,安徽省黄梅戏剧团招收9岁至19岁的演员30余人随团培训。地方戏曲人才的剧团培训主要还是承传了以往的“科班学戏”模式,但与科班不同的是,不必举行拜师仪式,由老演员来发挥传帮带的作用,课堂即剧团的排练厅,但是剧团的中心任务毕竟是演出而非教学。出于商演的功利需求,剧团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大多数“基本上是继承‘科班’的,但又没有‘科班’那样要求严格。教个小单出也不讲全剧的故事,有的甚至是只抄‘单词’(自己角色的唱词和道白,不管别的角色的),唱词的思想内容也不进行分析和体会,板眼和唱腔的训练也不严格,临时拉学员去充当配角的戏不用说教得更马虎了。因此,学了好几年的学员,唱那个剧种的几个基本腔调,也还有‘荒腔走板’的。”[iv]这些问题在以前的剧团教育中比较突出。另外,对于剧团来讲,学员的专业培训还会与各类演出发生严重的冲突,教学活动难成系统与常态。新中国成立后,在“改人、改戏、改制”思想的指导下,传统戏曲的现代教育体系正式确立,地方戏曲的人才培养的重点真正实现了从师徒相授、班社剧团到现代学校教育的转变。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师徒之间的一对一授艺,还是“科班”式的集中育才,其人才培养的目标均在于让学徒成为能够挣钱的“角儿”,培养的方法主要是口传心授式的经验交流。口传心授这种教学方法有利有弊。其好处在于可以让初学者有法可依,很快就能掌握一些戏曲程式与表演技巧,提高了教学效率,让学员通过“描红”就能很快走上舞台,但其弊端在于教学强调模仿领悟,主张反复练习,熟能生巧,功到自然成。其实,艺术不是“模仿秀”,它的生命在于创新,就像王瑶卿先生所说:“熟能生巧未必巧, 要想生巧须用脑”[[v]](225);况且,“对于多数人来说,产生艺术质变的周期过长,年轻时嗓子、扮相、体力呈最佳状态,却难悟难化;人到中年, 能悟能化时, 嗓子、扮相、体力又走下坡路了。”[[vi]]所以,口传心授这种教学方法的运用,要顾及学员的层次与级别、年龄与水平,不能一概而论,简单操作。长久以来,口传心授已经成为中国戏曲表演艺术特有的一种传承方式,在今天的戏曲剧目教学中亦是一种主要的教学方法。在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怎样对“口传心授”这种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使之趋利避害,这仍是今天戏曲教育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三、地方戏曲艺术现代教育体系的构建
将地方戏曲纳入现代教育体系,必然要面临这样一个问题,即传统与现代如何衔接,也就是说现代教育体系与戏曲人才培养的独特要求之间怎样才能达成一致。在这个问题上,戏曲院校的表演专业一般采取了梅花瓣式的课程设置。即:“以剧目课、功法课、表演史论课、戏曲演员角色创造课和政治文化课为‘梅之五瓣’,以培养学生戏曲艺术的创造力为‘梅之蕊芯’。”其教学目的,“一是完成由专业技能摹仿型教学模式向复合智能创造型教学模式的转轨。二是以分析启发式的教学弥补口传心授的不足。三是在学生毕业时, 除汇报学演的剧目外, 还能在教师指导下创演新戏中的新角色。”[6]与传统教育相比,地方戏曲的现代教育体系在办学思路、培养目标、招生体制、师资建设、课程设置、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等方面都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使得中国传统戏曲艺术获得了新的生命。
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胜利渡江,黄梅戏流行地区获得全面解放,由于人民群众的喜好,黄梅戏凭借自身独特的艺术魅力,从众多地方剧种中脱颖而出。这一时期,黄梅戏趁着解放的春风,很快实现了从民间传习到科学育人、从个体授艺到社会培养、从技艺传授到文化传承的模式转变。如 1956年,安徽艺术学校在合肥西郊九里沟正式开学,戏剧科内设黄梅戏班。1958年8月,安庆市艺术学校在黄梅戏剧团演员训练班的基础上成立,并于1963年改名为安庆黄梅戏学校,1979年定名为安徽黄梅戏学校,成为全国唯一以培养黄梅戏表演艺术人才为主的综合性中等艺术学校。这些成批招收的学员,除进行练功、视唱等业务活动外,还注意思想、文化教育。即一般采取的是“科班学戏”加“文化学习”的教育模式。2006年,安庆师范学院正式成立“黄梅剧艺术学院”,聘请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韩再芬任名誉院长;2007年安庆师范学院首次招收表演(黄梅戏方向)专业本科生,同年,安庆师范学院黄梅戏表演艺术实训基地获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中央专项资金资助;2009年学院又成功申报了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黄梅戏本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另外,学院还于2008年首次将戏剧学(黄梅戏编导)专业纳入本科招生计划中,2012年学院在戏曲表演专业招生中又增加了戏曲器乐表演方向。
现代大学的职能定位,使得地方戏曲的人才培养不再仅囿于民间传习、剧团与中专戏校,可以在更高层次与多维视野的参合中获得发展。现代大学四大职能的有机互动与相互支撑,使得我们可以在教学与科研的良性互动中探索地方戏曲人才教育的新途径。安庆师范学院通过创建黄梅剧艺术学院,设立黄梅戏与民间文化研究所、皖江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等相关教学与科研机构,并面向全校开设公选课程《黄梅戏艺术欣赏与演唱》,将黄梅戏专业教育与业余普及相结合,初步构建起了一套体系鲜明、特色突出的黄梅戏教育与科研体系,把黄梅戏人才的培养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金芝先生曾说:“象黄梅戏这样要求能在新世纪担当戏曲生存与发展相当责任的剧种, 教育不上去, 后劲必欠力。”[[vii]]黄梅戏人才培养高校模式虽然生成时间不长,但其人才教育的层次优势以及教研与科研的前沿优势,必将成为黄梅戏事业与产业发展的坚强后盾,这对其它地方戏曲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亦极具参考价值。
四、地方戏曲艺术教育的发展态势
从民间“师徒相授”、“科班”、班社、剧团培训到现代院校教育,从“口传心授”到科学育人,以安徽黄梅戏艺术教育为个案来考察地方戏曲艺术教育的历史沿革,其发展演进主要呈现这样三种态势:
(一)从单纯的技艺传授到一专多能、全面发展。
“师徒相授”式的技艺传承虽然可以让受教者专宗一人,但却不利于博采众长,以形成自己的艺术个性。只有转益多师,才能博采众长,以自成一家。在这方面,“科班”教育比之于“师徒相授”来说,无疑是一大进步。但是“科班”式教育往往重“技”轻“术”。多种艺术门类的综合吸收是戏曲艺术得以发展演进的重要前提。如果只是单纯的技艺传授,这就意味着放弃对其它艺术门类的横向借鉴。如黄梅戏载歌载舞的艺术特征,使得音乐课程和舞蹈课程的重要性显得分外突出。就文学、美学、历史、哲学、政治等课程而言,它们虽然对于戏曲人才的舞台实践似乎不会发生立竿见影的及时效用,但作为人才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戏曲艺术发展的重要因素,则无时不刻不在发生着渗透性很强的潜在效用。理论学习和相关文化知识学习的缺失,必将障碍培养对象艺术创造性的发挥。地方戏曲现代教育体系的建构,特别是高校戏曲教育,它让戏曲教育真正实现了吃“百家饭”长大,这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亦是艺术发展内在规律的外在体现。
(二)从台前到幕后。戏曲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艺术门类,一个艺人的舞台成功背后,离不开编剧、导演、作曲、舞美、灯光、音响等幕后人员的集体参与与人才配套。如今提及黄梅戏,人们总是首先想到严凤英、王少舫两个如雷贯耳的响亮名字。实际上,严凤英、王少舫的艺术成就与优秀编剧、优秀作曲的成就相互依存。但是,当前的地方戏曲教育在幕后人才的培养上做得并不到位。如地方戏曲编导队伍存在着青黄不接的现象,各种幕后人才正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处境,造成一个新剧本的编排,往往要向外找导演, 寻舞美,使得地方戏曲不像戏曲的问题日益严重。当前地方戏曲人才教育一定要加大幕后人才培养的进度与力度。
(三)从一般到特殊。1956年,安徽艺术学校开办戏剧科黄梅戏班,借用京剧模式组建师资队伍,拟定教学方案和招生标准。应当看到,在经验缺失的情势下借鉴京剧教育的培养模式,这在很大程度上规范了黄梅戏人才的教育模式。但黄梅戏与京剧毕竟属于不同的剧种,具有各自不同的艺术个性。如就戏曲的“四功”而言,黄梅戏更注重于“唱念做舞”。就表演行当而言,黄梅戏的行当不如京剧等剧种那样泾渭分明、壁垒森严,具有“行当模糊”的特点,实现不同行当的全面训练与不同表演风格的科学把握,尤其是提高黄梅戏成才率的重要保障。随着黄梅戏人才培养经验的积累,这种借鉴京剧教育模式的缺陷已经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属于黄梅戏艺术教育独有的人才培养体系正在逐步形成并一步步走向完善。
五、关于地方戏曲现代教育体系建构的几点建议
基于地方戏曲人才教育的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态势,我们认为要想更好地构建或进一步完善地方戏曲艺术的现代教育体系,有以下四点需要引起我们戏曲教育界的重视:
(一)与普通教育相比,戏曲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是一门特殊的人才工程学。 “台上见”是衡量人才培养质量高低的核心标准,“围绕舞台,造就人才”应该成为戏曲教育的办学宗旨。然而,近年来由于各种客观条件的影响,地方戏曲院校教育的实践性不尽人意。如校内实践基地、设施的缺乏,校外实践困难重重,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体系缺失,院校正常教学与校外演出冲突,特别是一些地方院校,因地域限制缺乏高层次的艺术实践与交流观摹,等等。因此,我们亟待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地方戏曲艺术教育实践平台及教学质量监控评估体系。
(二)与传统的“科班”、剧团及戏校育才模式相比,在当前的戏曲高等教育中,虽然增加了文化课教学的戏份,但其实文化课还未真正融入戏曲艺术教育体系之中,况且戏曲院校学生不重视文化课及理论课的学习几乎是一种流行病。著名戏曲教育家史若虚先生曾说:“不上文化课和文艺史论课是不行的,高标准的戏曲工作者是培养不出来的。”[[viii]]当前戏曲教育之所以出现诸如学生不爱上文化理论课之类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于我们的课程教学缺乏有机联系,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时常脱节,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还没有达到一种集成化状态。因此,我们有必要科学地构建起一种实训课程与人文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各课程相协调、互促进的地方戏曲课程开发与教学体系,打破课程之间的壁垒,建立学科之间相互支持,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均能以集成化的方式得以实施。
(三)目前地方戏曲表演专业的学生,在学戏过程当中,基本上还停留在对教师的摹仿上,剧目教学陈旧,老演老戏,老戏老演,学生新戏上手慢,依葫芦画瓢式的“描红”教学扼制了学生的创造力,使得学生们不能深切地理解角色、剧本,更谈不上自己去创作角色了。当前地方戏曲表演专业人才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的日益缺失,使得艺术人才培养的能力问题尤其迫切。21世纪的地方戏曲教育,在培养目标上应该重新定位,在培养方案上应该更一步科学规划,不能因袭传统,停步不前,即现代戏曲教育应该培养学识渊博、技能高超、职业道德优异、德艺双馨、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世界性人才,只有这样,才能让地方戏曲胜任“文化大使”的历史使命。
(四)戏曲专业培养表演人才,这当然是无可置疑的,但是当前戏曲演出市场的不景气,戏曲专业毕业生除少数尖子外绝大多数将会临人才市场的选择与淘汰。另外,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和文化体制的改革,社会及用人单位对于人才质量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与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面向社会、面向市场,不断转变人才教育观念,努力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要基于区域产业与市场需求,将“因材施教”与“因需施教”相结合,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精英化和大众化相结合的人才培养层次谱系,构建起一种让学生既有戏曲表演一技之长,又具有相关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的地方戏曲表演人才培养体系。
总之,就黄梅戏艺术教育而言,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以中等教育为基础,以高等教育为导向,包括剧团培养、戏校教育、本科教育、正规学历教育、非学历进修教育、专业教育与业余普及等多种教育形式共生存、齐发展的教育格局,从办学体制与教育层次上基本保证了社会对各类黄梅戏艺术人才的需求。中国地方戏曲种类繁多,各地戏曲艺术教育资源丰富,虽然目前大多数地方剧种面临生存危机甚或濒临灭亡,但好在“目前被纳入正规戏曲教育的剧种已经从20世纪60年代的近40个增加到50多个”[[ix]](11)。振兴戏曲,当以人才教育为根本,正确认识各类地方戏曲人才培养模式的历史沿革及其差异与特色,科学把握地方戏曲教育的发展态势与时代需求,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构建或进一步完善地方戏曲艺术的现代教育体系。
The Analysis of Historical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Tendency of Chinese Local Opera Education
Abstract: The talent training is the key for Chinese traditional opera. The local opera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is more abundant in resources. The education of Huangmei Opera has changed from the apprentice to the troupe and old-type opera school, and then to modern education system. Compared with other operas, Huangmei Opera has relative specificity in education modes, methods, contents, ways, scale etc. Its development tendency has showed three kinds of transformation, such as from skills training to full developments, from the stage to behind the scenes and from the general to the specific. Understand these issues correctly can help us to build better or to further improve the modern education system of Chinese traditional local opera.
Keywords: Chinese local opera, art education, historical evolution, development tendency, Huangmei Ope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