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异本合刊:楚简本+马王堆帛书本
——尝试建立《<老子>批判性版本》
内容摘要:马王堆帛书本《老子》(可能是黄老道家的古本)比传世本更有逻辑性,所以,《老子》全文还是应以其为基本结构,但一些关键词句应恢复为更古老的楚简本《老子》,才能正确理解老子原意。因而,借鉴唐玄宗择善而取、异本合刊的方法,可形成帛书本与楚简本异本合刊的《<老子>批判性版本》。
关键词:版本;老子;帛书;楚简;道家
如何理解《老子》的原意?选择哪些版本有助于选择有歧义的多义字,从而最大程度地恢复《老子》的原意,以利于相关思想研究呢?小篆代替金文或战国各国文字,隶书代替小篆,都必然带来文字和版本变迁。[1]并且一义多字或一字多义,在古代都是常见的。所以,不能因为古代版本间有些改动,就绝对认定是改变了原意的——尤其是在秦始皇统一文字带来的文字变迁,这种外因下带来的那段时期的文字改变,很难绝对认定其是改变了原意的。
但是,后世的版本可能越传越广,不是传人的人也在抄写、印制《老子》作品了。外行一发现版本间的文字有所不同,就以为有了不同意思,以为发现了新大陆,“有为”地用“自以为是的智识”去不断地仅以逻辑思考辨析取舍,于是更“创新”出新字、词、句及各种新版本来。结果秦汉以后,历朝历代,篡改成风,渐渐越来越乱,《老子》版本多达几千种。[2]这就让《老子》的本意迷失在众多的谬误中。
所以,如果以“概率性似真率”为立场判断历史古籍的真伪程度,[3]越古老的版本似真率越高。那么,年代越早的墓藏版本,越未失去《老子》的基本精神。因而秦汉之前的版本相对具有较之传世本更高的似真率和权威性——而这样的版本主要体现在战国中期出土的楚简本《老子》(以下简称楚简本),和湖南长沙出土的战国后期至秦初期的帛书《老子》(以下简称帛书本)尤其是其甲本中。但究竟该选择帛书本还是楚简本呢?如果二者各有利弊,该如何选择或处理呢?我以此为鹄的展开探讨。
一、楚简本《老子》是目前似真率最高的版本
(一)郭店一号墓主人是道家修行人
1993年出土的郭店楚简本《老子》,据专家考证,其产生年代在战国中期之前,比帛书本《老子》更古老。
关于郭店一号墓的主人,美国学者罗浩认为组成道家哲学之三个一般性范畴之一是“自我修炼”(或知行合一),而由郭店墓主人的骨骼之碳十二或碳十三之同位素比及氮同位素比和钙锶浓度分析,其粟米、大米、肉、菜比例与常人不同,罗凤鸣认为墓主人可能这是出于修炼而采用的特殊之食谱,夏德安也认为其是服用外丹的修行人。[4]既然墓主人的饮食习惯符合道家之必备范畴之一“自我修炼”,而且墓主人躺着的姿势是双手交叉放于肚脐下,而这种躺法也是道家养生的一种方法,那么,郭店一号墓的主人,基本可说是一位道家修行人。
(二)郭店一号墓主人是屈原的可能性大于慎到
该墓藏品中有“东宫之币”的杯子(形状如碗),如图: ,我最认同庞朴、罗运环等人的考证,认为“币”字的搪、捺交叉时呈“入”形,“不”字的撇、捺交叉时呈“X”形,该“币”字中的搪、捺交叉时呈“入”形,故不应读为“不”(译为“杯”字),[5]该杯子底座这四个字应读为“东宫之师”。
而郭店一号墓位于楚都郢城外楚国贵族公墓范围内。李学勤等专家们从这一带楚墓的序列清楚推测,郭店一号墓葬在公元前278年白起攻占楚都郢城前后。且该墓藏品中有“东宫之师”的杯子,说明墓主人极大可能是楚太子的“老师”。并且,由于该墓葬品繁多、数量较大,虽然墓坑小、属“士”级别的墓,但墓藏品书籍之丰富又非普通的“士”墓能比,从僭制推断该墓主人可能是“东宫之师”。由于墓主人可能是一个道家修行人,又是“东宫之师”,那么他有可能是入世的道家人物,例如黄老道家。
而在公元前278年左右的楚国有两位修习过道家养生术的太子师:屈原和慎到。楚怀王的老师是屈原,楚怀王之子太子横的老师是慎到,屈原和慎到两人皆修习过道家养生法和治国平天下之学,两人的去世时间皆与郭店墓入土时间(战国中期,前300年左右)相近。那么,究竟哪一个“东宫之师”是墓主人呢?
太子横作人质于齐(前300—前299年)时,慎到随之到齐。太子横回到楚国,即位为王,即楚襄王。慎子的去世年约在顷襄王二、三年(前297—前296年)。屈原去世于秦军陷郢之年,即公元前278年,时间上与郭店一号墓的入土时间最相近。
但李裕民认为,屈原自沉于汨罗江,与此葬地相距甚远,且秦已陷郢,阻其道路,归葬于此葬地的可能性较小。故李裕民推论郭店楚墓墓主是慎到。明慎懋编纂《慎子内外篇》曰:“慎到博识疆记,于学无所不究。”《荀子注》:“慎到本黄老之术,明不尚贤不使能之道。” [6]慎到修习黄老道家,但在入世为官时,却为了应世,将道家的圣人只能“惟道是从”(以道为最高),转化为君王在法面前“事断于法”(虽依法制,但法是君王之法;君王无为而法有为)。所以,他修习过黄老道家,但在行动上参与政治时,“有为”地改革了道家原来的思想,逐渐转化为法家思想,被后人称之为“道德之为刑名,此其转关”。
而郭店一号墓内却另有大量的被学者贴标签为“儒家”的经典,不符合慎到不“尚贤”、重“法家”、反“儒家”的性格爱好。##end##
承前所述,屈原也曾经修习过道家养生法,且做过楚怀王的老师,且是亲齐派,而郭店楚简中的《唐虞之道》、《忠信之道》等(被学者认为是儒家经典)有齐国文字特色,所以王葆玹认为郭店一号墓的入土年代可能在前278年,并且,虽说秦陷郢,但楚国是在此事的六年之后才灭亡,那么,广受人尊敬的屈原的尸体被人辗转艰辛地运回到楚国贵族郭店公墓,让其叶落归根,这一推论也成立。[7]
我觉得慎到比屈原早死20年左右,且是在“东宫之师”的地位上去世的,而屈原不像慎到懂得运用“势”,因秉直而被罢黜,死前已经是普通老百姓。回到郭店一号墓的墓坑是“士”级别的小型墓来看,[8]比当时同国之达官贵族的小很多,不像是“东宫之师”级别的人的墓,所以慎到作为“东宫之师”这“在位”贵族的级别去世,墓坑级别肯定比郭店一号墓大,只有被罢黜的、“士”级别的屈原的墓,才与郭店一号墓级别相当;并且屈原一直主张“尚贤”,并不反对儒家,这与郭店一号墓墓藏品对应,所以,只有认为郭店一号墓更可能是屈原之墓,才可解决学界认为该墓既是“东宫之师”、但墓坑却又这么小的矛盾之谜。
而研究墓主人是屈原,研究的目的更主要是为了研究墓主人是否是道家修行人,是否坚守道家立场、还是已经改为法家立场,这关涉墓主人的墓藏品是外行的还是内行的《老子》版本,是更原真的版本还是为了迎合君王而做了法家倾向篡改的《老子》版本。
(三)道家修行人的墓藏楚简《老子》本是内行版本
前述已经推断墓主人是道家修行人,又是东宫之师,所以,墓主人的墓藏品应是内行的《老子》版本。
而道家修行人使用的楚简本《老子》,假如《老子》甲、乙、丙三组都是外行的伪冒典籍,却把伪冒典籍作为敬重墓主人的墓藏珍品,这合逻辑吗?那么,可能曾入世为官的墓主人(如屈原),他使用的楚简本《老子》,极可能是道家内行传抄本,其似真率极高。
故目前最古老的楚简本《老子》比其他后世的版本更能体现老子原意,相对而言,是目前似真率最高的版本。
注意一点,如果墓主人是道家修行人的话,但墓葬的楚简大部分却被今人贴上了“儒家” 的标签,只有少量被贴标签认为是道家作品(《老子》和《太一生水》),这作何解释?我认为,这只能说明那时候根本就没有儒道对立,那时候士大夫都在随时凭兴趣修习各家各派,如学道家的同时又修儒家,是很正常之事。杜维明先生指出;“郭店楚简中蕴含着中华文化的内在精神和核心价值观念。”[9]而《易》是中华文化的源头,儒道等诸子百家皆从此源中流出。这儒道融合的郭店楚简,恰恰为儒道同源的重显世间,提供了契机。
(四)只有两千零四十六个字的楚简本《老子》不是《老子》祖本
假如楚简本《老子》公布的2046个字证明《老子》最初的原始祖本只有这么多字,那么,就与我对荆门市博物馆的教授和工作人员的如下采访矛盾:
官琼梅:除了对外公布的楚简外,我曾保管的还有五块以上空白竹简,有绳迹,背面有字符。
刘雄:我在楚简发掘现场,整理边箱。当时有小雨……
高山:盗贼盗墓大约半个月后,我们被公安机关通知去的……我负责头箱的整理,当时头箱里有水,比较清亮,突然浮起一枚竹简,很漂亮,刹那又沉下去了……竹简在头箱东北角,窃贼是在头箱的西边打洞……水是从头箱西边被打洞处沁入的……
崔仁义教授:……有些断枝的结合是否正确,需要自己判断。有没有没找到的残简,难说。因为当时在水底,很乱,可能烂掉的没拿走。……
该采访的关键处是,郭店一号墓被盗的部位恰是存放楚简本《老子》的头箱(东部),虽然没直接打洞在残存竹简的上部(而是在头箱的西南端打开0.4 0.5米的洞),[10]但只要在头箱打开洞,洞里剩下一些竹简,就可能被盗走一些竹简! 郭店村的盗墓在1993年前后是猖獗的。[11]盗贼交代郭店一号墓被盗过两次,即从1993年8月23日该墓初次被盗,之后又盗过一次。10月18日该墓被派出所发现并通知荆门市博物馆去现场抢救文物。这接近两个月的时间,很难想象郭店一号墓只被一伙盗贼盗过两次,所以竹简被遗失有极大的可能性。并且,在荆门市博物馆内,被抢救的竹简中目前尚有27块以上无法编连的残简和空白简,所以,郭店楚简本《老子》作为残简,绝对不止目前的2046个字——关键是,这2046个字,还包括楚简本《老子》甲、乙、丙三种长短不一的竹制,是三种时期制作的,代表三种不同的尊贵程度,本来就不是一本书。
另方面,假如楚简本《老子》甲组是祖本,楚简本《老子》乙、丙两组是甲组的拓展、发挥,[12]即老子的传人不断发挥才产生了《老子》五千言,那么,楚简《老子》乙、丙组就不应该有与甲组完全相同的内容,但事实上,丙组与甲组恰有完全相同的内容,即传世本第64章的部分内容——这证明丙组不是在甲组基础上的拓展、发挥——因此,甲组不是乙、丙两组的祖本。而假如《老子》来源于不同人的箴言集、著作的凑合,[13]又怎能基本精神如此一致,岂有此巧合!关键是,楚简本《老子·甲组》有二十一个独立的“思想单位”(或曰意义单元),[14]能够对应传世本《老子》中二十一个章节中想对应的思想单位。这也说明,甲乙丙三组应有同一个祖本《老子》;这个祖本《老子》的字数一定多于楚简本《老子》,并且,应把楚简本《老子》甲乙丙的字数加上先秦各个文献中引用的《老子》原话的字数,加起来有个字数总量,而祖本《老子》不低于这个字数总量——这更加证明在楚简本《老子》甲、乙、丙组之前有一个祖本《老子》,即便老莱子献给楚王的是楚简本《老子》,也不是祖本《老子》。
总之,祖本《老子》一定比我们看到的被盗墓后的楚简本《老子》字数更多。
二、帛书本《老子》是黄老道家内行的版本
1、帛书本《老子》可能是更古老的河上公版本
荆门市有老莱子的古迹,老莱子还被楚王请教过,而楚简本《老子·甲组》有一千多字,[15]其残简被当代专家编连成篇,故有学者猜测老子就是老莱子。[16]这假说的证据依然不足,因为传世本《老子》是五千余言,与司马迁说的“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 相对应。并且,陈鼓应认为,司马迁写作《史记》的基本态度是“信以传信,疑以传疑”,且在写本传时经常有附传的体例,以此观之,《史记·老庄申韩列传》写老子传时,先大量写老聃,说明是本传,然后才写“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亦楚人”表明老莱子也是楚人,说明有两个楚人,“或曰老莱子亦楚人”表明老莱子可能是楚人,并没有如下文“或曰儋即老子”那样写成“或曰老莱子即老子”,这表明司马迁对于老莱子是否是楚人不清楚,但他与老子是两个人,这是确定的;且在《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又说:“孔子之所严事:于周则老子……于楚,老莱子”,亦可见老莱子与老聃分明是同一时期的两个人,老莱子不是著书五千言的老聃。[17]那么,我认可陈鼓应、钱穆、郭沫若、孙以凯等人主张的“老聃即老子”。[18]故“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的恰是老聃,而非 “著书十五篇”的老莱子。
那么,研究完整的《老子》原意就应该以“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的“版本完整”为前提条件。1973年出土汉墓帛书本《老子》就是相对较早且与“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对应的版本。
其中,帛书《老子》乙本作为汉初以后的版本,可能被改动,不算似真率较高的善本;但帛书《老子》甲本(以下简称帛书甲本),专家证明应在刘邦之前,距今两千二百余年以上。有学者认为,帛书甲本的字体是秦始皇统一文字后的篆体字,因而是秦始皇之后、刘邦之前的版本。[19]但值得注意的是,秦始皇之前的秦国也用篆体字,帛书甲本是篆体字,却不能说一定是秦始皇之后的版本。
而老子西出函谷关的路途方向恰是秦国,其留在秦国隐居可能性的很大——其曾用过秦国文字写作也是有可能的。据梁启超考证:老子在西南“蛮夷”地区当过“耆老”。另据四川威远县志记载:“老子山,因相传太上老子曾在此炼丹而得名。在西周时期,老子山为周武王封周荣公之地,故又名荣德山”,故而在此基础上传说老子为寻找“大地之乳”来到了西南“蛮夷”之地;亦有传说老子“为周家占地脉”到了西南“蛮夷”之地。老子要到四川,必出函谷关,经陕西地界,方能入川。有人认为老子是两次“西游”,第一次是入川“为周家占地脉”,第二次才是出函谷关,入秦国属地之四川隐居。[20]那么在秦始皇统一前,老子曾用篆体书写也不无可能,那么,作为篆体本的帛书甲本是源于秦国地区的前秦(即战国晚期)版本的假设,也不无可能。
并且,帛书《老子》出土于马王堆汉朝王侯之墓,而道家受到汉初政权的重视,汉初丞相曹参的师父是盖公,盖公的祖师爷是黄老学派的河上公。[21]黄老道家的《老子》版本一定在王侯间很流行,那么马王堆墓主这个“王侯”受黄老道家的影响就应该很大。不能忽略的是,帛书乙本是刘邦之后刘恒之前的作品,刘邦之后刘恒之前恰是黄老道家兴盛的时期,且该墓同时出土《黄帝四经》,那么这些墓藏帛本经典作为一个整体,极大可能是黄老学派的文本族。所以帛书本《老子》极大可能是比传世的河上公版本更古老的河上公版本。而河上公被公认为是战国末期人,[22]那么帛书《老子》的成书年代就可以比较确定地向前推进到战国末期。帛书《老子》作为黄老道家的传世藏品,肯定比后世外行人编的各种版本更有权威性。
2、帛书本《老子》的优点:比传世本更有逻辑性
帛书本中所有的章节也皆有一定的内在逻辑顺序,而不能随意调换,因此帛书本被我依顺序划分为十五个意义单元。通过以下的分析发现,每个单元皆有“从形而上的认识到形而下的实践修养”的规律性的顺序,[23]这十五个意义单元也证明《老子》的章节次序是存在的,至少在每个意义单元内是不能随意调换、变动逻辑顺序的。
以下就展现帛书本的这十四个意义单元。展示前说明:为了方便读者长期阅读习惯,以下我还是将《道经》放在前面、《德经》放在后面,而非马王堆帛书中《上篇》(《德经》)在前、《下篇》(《道经》)在后的原顺序:
(帛书《下篇》)一单元:第1至3章。单元意旨:观道。从形上体道(第1章),到对“无为”的认识(第2章),再到形下的实践(第3章)。这是从形上到形下的“逐层下降”,具体而言是:若要观察、体会“道”的整全玄妙,需人有欲、无欲的精神统一(第1章),此智慧状态是“无为”,其实践时方可无分别心,平等、辩证地对待美丑善恶等诸事物(第2章),能以无为、自然的心修行、实践,例如“虚其心”,虚静其心,无知无欲,即“放弃狡诈辩论之智”(第3章)。
限于篇幅,以下不再每单元后标注阐释:
二单元:第4至5章。单元意旨:守中。
三单元:第6至10章。单元意旨:无私。
四单元:第11到13章。单元意旨:无荣辱。
五单元:第14到15章。单元意旨:得道。
六单元:第16至20章。单元意旨:归根。
七单元:第21至24章。单元意旨:谦下。
八单元:第25至37章。单元意旨:治理。
下面是《德经》(帛书《上篇》)的内容,读者须知,《德经》首章即习惯的传世版本全文第38章,与全文第37章间内容有大转折,不再有承上。在此前提下,下面归纳:
九单元:第38至40章。单元意旨:上德。
十单元:第41至46章。单元意旨:返弱。
十一单元:第47至50章。单元意旨:无为。
十二单元:第51至54章。单元意旨:淳风。
十三单元:第55至61章。单元意旨:“和谐”曰常。
十四单元:第62至71章。单元意旨:三宝。
十五单元:第72至81章。单元意旨:无剥削的圣人之治。
终上所述,在帛书本《老子》各单元甚或每章内都存在着 “从形而上之道的认识到形而下之德的修行”的规律。这种从上到下(从知到行)、再从上到下的状态形成了一种“波浪”状的递进结构,可简称为“波浪式结构”。[24]《老子》行文的这种“波浪式结构”体现了中国古人“知行合一”的哲学特点:每有一个“认识”上的“知”,就会马上联系到“实践”的“行”;反之,有了实践之行,就马上上升到形而上之思……然后又在实践中反思……然后又升华为新的形而上认识……然后又回到实践……如此循环往复。知与行无先无后,互为波浪向前推进。
这说明《老子》是一本有逻辑思维一贯性、有内在中心思想或者说有“基本精神”的书,从而确定证明《老子》是一本完整的个人著作而非许多个人的箴言集。[25]传世本《老子》的顺序也并不是大错特错,通过其与帛书本比较,只有几处整章做了调换,但正由于传世本调换了几章的顺序,使得《老子》看起来更没有逻辑性。所以,相对而言,帛书本《老子》更有逻辑性,这是帛书本《老子》优越性的一个重要体现。
三、结论:楚简本与黄老道家帛书本有结合的可能性
(一)楚简本作为残简,不如帛书本更能承载研究《老子》全文的使命
承前,楚简本《老子》虽早,但据被抓到的盗贼说是1993年8月23日被盗, 10月中旬又被其盗过,最起码被盗过两次后的乱简,残缺太多,零散且不完整。[26] 因此,这不能说现存的楚简本《老子》就是完整的《老子》祖本。且由于其乱简的排序,存在太多种排列组合的可能——虽然目前文物出版社出版的《荆门郭店楚简》已经极尽努力,但谁敢保证,能够百分之百恢复荆门郭店一号墓楚简的原貌?并且,郭店楚简究竟有多少字被遗失?如果要象恐龙化石恢复恐龙原貌一样,就现有的郭店楚简本身,补足一个完整的《老子》完整版,目前完全做不到。
如果以现存“两千余字”的楚简本《老子》作为研究《老子》思想的版本,实在是无法承载研究“完整的《老子》全文”的使命。
而前已证明,研究完整的《老子》原意就应该以“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的“版本完整”为前提条件。而1973年出土汉墓帛书本《老子》就是相对较早且与“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对应的版本。帛书《老子》作为黄老道家的传世藏品,肯定比后世外行人编的各种版本更有权威性。且帛书本《老子》存在从知到行、再从行到知的 “波浪式结构”,更有逻辑性,因此帛书本《老子》应该作为研究《老子》的重要底本。
(二)楚简本《老子》的思想单元、文风、结构与帛书本印证、雷同度极高
此外,楚简本《老子》中的符号不能作为《老子》断句的标准。例如,关注楚简本《老子》乙的第一句话“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是谓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老子》第59章)中的“克”字,即从右到左第二块竹简上的第二个字,“克”字后有一个黑方块(■),应是表示停顿的符号,雷同近日之分号或逗号。在这个“克”字与前一字“不”字之间有两小横杠(-),则不表示任何停顿意义,可能表示“无不克”三字重复,即下一句省略了“无不克”三字,只写了“则莫知其极” ,应理解并读为“无不克则莫知其极”。在楚简本《老子》乙中,共有三十处符号,其中只有五处黑方块(■),恰好与《老子》现代通常断句的句号或逗号一致,另外二十七处小横杠(-)中,只有“以至无为也”(《老子》第48章)等七处小横杠(-)与《老子》通常断句的句号或逗号一致,剩下的二十处小横杠(-)皆不表示断句,有的雷同“无不克”三字表达重复之意,有的无任何意义;反之,《老子》通常断句的句号或逗号在楚简本中没有任何符号显示。这说明学界颇有争议的竹简上“人之所(-)畏亦不可以不畏(-)人宠辱若惊”不能按照楚简本的小横杠(-)断句,而应断句为“人之所畏,亦不可以不畏人”,“宠辱若惊”两句,参见《老子》第13章和第20章及其脚注。
这之类情况表明楚简本中的符号有的表意雷同现代的标点断句,但更多的表意的是“重复”或表意其它,不能以楚简本的符号来作为《老子》断句的依据。所以,《老子》全文还是应以帛书本《老子》为基本结构和断句参考。
但楚简本《老子》中目前由2046个字形成的章句,在帛书本《老子》的三十一个章节中皆有对应之处,它的思想单元、文风、结构与帛书本印证、雷同度极高,说明二者皆源出于同一个祖本《老子》,这为两者的结合提供了内在关联性。
(三)借鉴唐玄宗择善而取、异本合刊的方法
通过楚简本《老子》的几处字词与传世本的重大区别可知,祖本《老子》的原意与传世本有匪浅之差异。故要最大可能理解《老子》的原意,一定要以楚简本《老子》矫正后出的《老子》版本。
而承前所述,《老子》基本框架是五千言,是基本的史事——而马王堆帛书本恰符合这样的五千言框架。那么,可以用楚简本矫正帛书本《老子》中的关键字词吗?
回忆中古,唐玄宗择善而取,其《御注道德真经》依王弼本、河上公本各取其优,创异本合刊之风。[27]这启迪笔者,放弃了仅仅以楚简本《老子》作为研究《老子》思想的版本的想法,而借鉴唐玄宗择善而取、异本合刊的方法,尝试建立楚简本结合帛书本的《老子》批判性版本。[28]
而楚简本结合帛书本的异本合刊是完全有可行性的,因为:
承前,帛书本《老子》是黄老道家的传世藏品,是道家的内行典籍,而楚简本《老子》也是道家内行典籍,两者皆是内行典籍(如同武功秘笈),都是传承了《老子》“基本精神”的内行版本!
二者间的文字区别,可能是后来儒道对立,或改朝换代、改换语言、文字变迁或后人为了通俗易懂等原因所致。所以,可以用楚简本的更原始、粗糙的语言取代后世帛书本《老子》的润色语言,从而更加清楚地知道不同语言文字体现的《老子》的原始意涵。
异本合刊的具体方法是:以帛书本为底本,以楚简本《老子》来矫正、替代帛书本《老子》(文物出版社,1980年版)中的一些字词句,形成目前最似真的《老子》版本,即一个“开放的《老子》的批判性版本”。“开放”与“批判”是指:由于守护《老子》的“基本精神”,当未来假如又出土了新的、更古老的《老子》版本后,依然能够采纳新文献而自我矫正、发展,批判地进行《老子》祖本的不断复原、接近。
异本合刊的指导方针如下:当面临对个别字词的疑难选择时,一定要从《老子》总体的“基本精神”出发,而不能离开老子做奇思怪想。
因此,后世的传世本也不是说就要完全否定,反之,对于基本结构、主要字词相同的版本,就意味着传承于同样的古本,就能共同体现老子的“基本精神”,一样能够作为 “开放的《老子》的批判性版本”的辅助参考。[29]
结论
综上,由于古来就有异本合刊的方式方法,并且楚简本《老子》的思想单元、文风、结构与帛书本《老子》印证、雷同度极高,所以我认为可以建立楚简本和黄老道家帛书本结合的《老子》批判性版本。为了方便读者长期习惯,《老子》批判性版本还是采用《道经》在前、《德经》在后的习惯性作法,而非马王堆出土之帛书本《老子》的《上篇》(《德经》)在前、《下篇》(《道经》)在后的结构。但内部各章次顺序,依然主要以帛书本《老子》为底本;而文字采用现代简化汉字(个别字如无简化汉字除外),目的在于让现代人理解。凡是结合了楚简本和帛书本的,在每章抬头注明【结合楚简】,凡是没结合楚简本而仅采用帛书本的,不再注明;凡是没在脚注中特别注明的,引用的都是帛书甲本。
附录:《<老子>批判性版本》的内容
——基于楚简本+帛书本的异本合刊
由于版面字数限制,此处仅对十几章重大修订处作较翔实的脚注。内容如下:
《道经》
第1章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30]
第2章【结合楚简】
天下皆知美为美也,恶已。皆知善,此其不善已。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而弗始,为而弗恃也,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也是以弗去也。
第3章
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
第4章【结合楚简】
道冲,而用之又弗盈也。渊呵,似万物之宗。锉其兑,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呵,似或存。吾不知其谁之子也,象帝之先。
第5章【结合楚简】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与?虛而不淈,动而俞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第6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绵绵呵其若存,用之不勤。[31]
第7章
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以其无私与?故能成其私。
第8章
上善如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矣。居善地,心善渊,予善天,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第9章【结合楚简】
持而盈之,不若其已。揣而允之,不可长保也。金玉盈室,莫能守也。貴富骄,自遗咎也。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第10章
戴营魄抱一,能毌离乎?专气至柔,能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毌有疵乎?爱国活民,能毌以知乎?天门启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毌以知乎?生之畜之,生而弗有,长而弗宰也,是谓玄德。
第11章
卅辐同一轂,当其无有,车之用也。埏埴而为器,当其无有,埴器之用也。凿户牖,当其无有,室之用也。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第12章
五色使人目盲,驰骋田猎使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使人之行方。五味使人之口爽,五音使人之耳聋。是以圣人之治也,为腹而不为目。故去彼而取此。
第13章【结合楚简】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也,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或何患?故贵为身于为天下,若可以托天下矣;爱以身为天下,汝何以寄天下矣?[32]
第14章
视之而弗见,名之曰微。听之而弗闻,名之曰希。捪之而弗得,名之曰夷。三者不可至计,故混为一。一者,其上不谬,其下不忽。寻寻呵不可名也,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忽恍。随而不见其后,迎而不见其首。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
第15章【结合楚简】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达,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是以为之容:豫乎,其若冬涉川,猷乎,其若畏四邻,严乎,其若客,涣乎,其若释,钝乎,其若朴,沌乎,其若浊。孰能浊以静者将徐清,孰能安以动者将徐生,保此道者不欲尚盈。
第16章【结合楚简】
至虚恒也,守中笃也。[33]万物旁作,居以须复也。天道芸芸,各复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
复命,常也,知常,明也,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第17章【结合楚简】
大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安有不信。猷乎,其贵言也。成功遂事,而百姓曰我自然也。
第18章
故大道废,安有仁义?智慧出,安有大伪?六亲不和,安有孝慈?邦家昏乱,安有正臣?
第19章【结合楚简】
绝智弃辩,民利百倍。绝巧弃利,盗贼无有。绝伪弃虑,民复赤子。三言也以为辨未足,故令之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34]
第20章【结合楚简】
唯与呵,相去几何?美与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亦不可以不畏人。恍呵,其未央哉!众人熙熙,若乡于大牢,而春登台。我泊焉未兆,若婴儿未孩。累呵,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我独遗。我愚人之心也,蠢蠢呵。俗人昭昭,我独若昏呵,俗人察察,我独闵闵呵。忽呵,其若海,恍呵,若无所止。众人皆有以,我独顽以鄙。吾欲独异于人,而贵食母。[35]
第21章
孔德之容,唯道是从。道之物,唯恍唯忽。忽呵恍呵,中有象呵。恍呵忽呵,中有物呵。窈呵冥呵,中有精呵。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顺众父。吾何以知众父之然,以此。
第22章
曲则全,汪则正,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执一以为天下牧。不自视故章,不自见也故明,不自伐故有功,弗矜故能长。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全者,几语哉,诚全归之。
第23章
希言自然。飘风不终朝,暴雨不终日。孰为此,天地。天地而弗能久,有况于人乎?故从事而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者,失者同于失。同于德者,道亦德之,同于失者,道亦失之。
第24章
炊者不立,自视者不章,自見者不明,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欲者弗居。
第25章【结合楚简】
有状混成,先天地生。 寂穆,独立不改,可以为天下母。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36]
第26章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其辎重。虽有环官,燕处则昭若。若何万乘之王,而以身轻于天下?轻则失本,躁则失君。
第27章
善行者无达迹,善言者无瑕谪,善数者不用筹策,善闭者无关楗而不可启也,善结者无绳约而不可解也。是以圣人恒善救人,而无弃人,物无弃财,是谓袭明。故善人,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也。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知乎大迷。是谓妙要。
第28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恒德不离。恒德不离,复归婴儿。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恒德乃足,恒德乃足,复归于朴。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恒德不忒,恒德不忒,复归于无极。朴散则为器,圣人用则为官长。夫大制无割。
第29章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弗得已。夫天下神器,非可为者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物或行或随;或熱或挫;或陪或墮。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第30章【结合楚简】
以道佐人主者,不欲以兵强于天下。师之所居,楚棘生焉。善者果而已,不以取强。果而弗伐,果而弗骄,果而弗矜,果而毌得已。是谓果而勿强,其事好长。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第31章【结合楚简】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故曰兵者非君子之器也。兵者不祥之器,不得已而用之,铦袭为上,勿美也。若美之,是乐杀人也。夫乐杀人,不可以得志于天下。故吉事上左,凶事上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众,则以悲哀泣之,战胜则以丧礼处之。[37]
第32章【结合楚简】
道恒无名。朴虽微,天地弗敢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也,以逾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焉。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38] 譬道之在天下也,犹小谷之与江海。
第33章
知人者知也,自知明也;胜人者有力也,自胜者强也;知足者富也,强行者有志也;不失其所者久也,死而不忘者寿也。
第34章
道汎呵,其可左右也。成功遂事而弗名有也,万物归焉而弗为主,则恒无欲也,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弗为主,可于名大。是以圣人之能成大也,以其不为大也,故能成大。
第35章【结合楚简】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大。乐与饵,过格止。故道之出言也,曰:淡呵其无味也。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而不可既也。
第36章
将欲拾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去之,必故与之。将欲夺之,必故予之。是谓微明。友弱胜强,鱼不脱于渊,邦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第37章【结合楚简】
道恒无为也。侯王能守之,而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亦将知足,知(足)以静,万物将自定。
《德经》
第38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乃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泊也,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泊,居其实,而不居其华。故去彼而取此。[39]
第39章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至之也,谓天毋已清将恐裂,地毋已宁将恐废,神毋已灵将恐歇,谷毋已盈将恐歇,侯王毋已贵高将恐蹶。故必贵以贱为本,必高矣而以下为基,夫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谷,此其贱之本与?非也!故至数舆无舆,是故不欲禄禄若玉,硌硌若石。
第40章【结合楚简】
返也者,道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40]
第41章【结合楚简】
上士闻道,勤能行于其中;[41]中士闻道,若闻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弗大笑不足以为道矣。是以建言有之:明道若昧;夷道若類;进道若退;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慢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
第42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天下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自名也。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人之所教,亦议而教人。故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学父。
第43章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也。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矣。
第44章【结合楚简】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甚爱必大费;厚藏必多亡。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第45章【结合楚简】
大成若缺,其用不敝。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巧若拙,大成若詘,大直若屈。躁胜蒼(凉),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第46章【结合楚简】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罪莫厚乎甚欲;咎莫憯乎欲得,祸莫大乎不知足。知足之为足,此恒足矣。
第47章
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窥于牖,以知天道。其出也弥远,其知弥少。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弗为而成。
第48章【结合楚简】
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也。
将欲取天下也,恒无事。及其有事也,又不足以取天下。
第49章
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善也。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德信也。圣人之在天下也,歙歙焉,为天下浑心,百姓皆注耳目焉,圣人皆咳之。
第50章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而民之生生,动皆之死地之十有三。 夫何故也?以其生生。盖闻善摄生者,路行不避兕虎,入军不被甲兵; 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用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也?以其无死地焉。
第51章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是以万物尊道而贵德。 道之尊,德之贵也,夫莫之爵而恒自然也。道生之,畜之,长之,遂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弗宰,是谓玄德。
第52章【结合楚简】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闭其门,塞其兑,终身不绝。启其兑,塞其事,终身不救。 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毋遗身殃,是为袭常。
第53章
使我介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民甚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资财有余,是为盗夸。非道也!
第54章【结合楚简】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其祭祀不绝。 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有馀;修之乡,其德乃长;修之邦,其德乃丰;修之天下,其德乃博。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
第55章【结合楚简】
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蜂癘虫蛇弗赫,攫鸟猛兽弗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怒,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嚘,和之至也。和曰常,知和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第56章【结合楚简】
知者弗言,言者弗知。闭其兌,塞其门,和其光,同其尘。挫其锐,解其纷,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亦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第57章【结合楚简】
以正治邦,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也?夫天下多忌讳,而民弥叛;民多利器,而邦滋昏;人多智,奇物滋起;法物滋彰,盗贼多有。是以圣人之言曰: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欲无欲,而民自朴。[42]
第58章
其政闵闵,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福之所倚,福,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刺,直而不紲,光而不眺。
第59章【结合楚简】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是谓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也。
第60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也,其神不伤人也;非其神不伤也,圣人亦弗伤也。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第61章
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为其静也,故宜为下。 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皆得其欲,则大者宜为下。[43]
第62章
道者,万物之注也。善人之宝也,不善人之所保也。 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共之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而进此。 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也?不谓求以得,有罪以免與?故为天下贵。[44]
第63章【结合楚简】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之,(报怨以德。图难乎其易,为大乎其细;天下之难作于易,天下之大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
第64章【结合楚简】
其安也,易持也,其未兆也,易谋也。其脆也,易判也,其几也,易散也。为之于其未有也,治之于其未乱也。合抱之木,作于毫末;九层之台,作于累土;百千之高,始于足下。为之者败之,执之者远之。[45]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也,恒于几成而败之。故曰:临事之纪,慎终如始,此无败事矣。是以圣人欲不欲,而不贵难得之货,教不教,复众人之所过,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敢为。
第65章
故曰:为道者,非以明民也,将以愚之也。夫民之难治也,以其智也。故以知知邦,邦之贼也,以不知知邦,邦之德也。恒知此两者,亦稽式也。恒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也,乃至大顺。
第66章【结合楚简】
江海所以为百谷王者,以其能为百谷下,是以能为百谷王。圣人之在民前也,以身后之;其在民上也,以言下之。其在民上也,民弗厚也;其在民前也,民弗害也;天下乐推而弗厌。以其无争也,故天下莫能与争。
第67章
小邦寡民,使有十百人之器毋用,使民重死而远徙,有车周无所乘之,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邦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
第68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善者不多,多者不善。圣人无积,既以为人,己俞有,
既以予人矣,己俞多。故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弗争。
第69章
天下皆谓我大,大而不宵。夫唯不宵,故能大。若宵,久矣其细也夫。我恒有三宝,持而保之。
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为成器长。
今舍其慈,且勇,舍其俭,且广,舍其后,且先,则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建之,如以慈垣之。
第70章
故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弗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是谓配天,古之极也。
第71章
用兵有言曰:吾不敢为主而为客,吾不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执无兵,乃无敌矣。祸莫大于无敌,无敌近亡吾葆矣。故称兵相若,则哀者胜矣。
第72章
吾言甚易知也,甚易行也,而人莫之能知也,而莫之能行也。言有君,事有宗。其唯无知也,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贵矣,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第73章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矣。是以圣人之不病也,以其病病也,是以不病。
第74章
民之不畏畏,则大畏将至矣。毋狎其所居,毋猒其所生。夫唯弗毋猒,是以不猒。是以圣人自知而不自见也,自爱而不自贵也。故去彼而取此。
第75章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天之道,不战而善胜,不言而善应,弗召而自来,单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第76章
若民恒且不畏死,若何以杀惧之也?使民恒且畏死,而为畸者吾得而杀之,夫孰敢矣?若民恒且必畏死,则恒有司杀者。夫代司杀者杀,是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则希不伤其手。
第77章
人之饥也,以其取食税之多,是以饥。百姓之不治也,以其上之有以为也,是以不治。民之轻死也,以其求生之厚也,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贵生。
第78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恒胜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曰坚强者死之徒也,柔弱微细生之徒也,兵强则不胜,木强则恒。强大居下,柔弱微细居上。
第79章
天之道,犹张弓也,高者印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故天之道损有余而益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夫孰能有余而有以奉于天者?唯有道者乎。是以圣人为而弗有,成功而弗居也,若此,其不欲见贤也。
第80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也,以其无以易之也。水之胜刚也,弱之胜强也,天下莫不知也,莫能行也。故圣人之言云,曰: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之主;受国不祥,是谓天下之王。正言若反。
第81章
和大怨,必有馀怨;报怨以德,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右介,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恒与善人。
[1]参见李幼蒸:《理论符号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47-753页。
[2]据元代杜道坚说有三千余种《老子》版本;1927年,王重民著《老子考》,收录四百五十余种《老子》版本;1956年,严灵峰辑《无求备斋老子集成》,收录三百五十六种《老子》版本。另参见高明:《帛书老子校注》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页。
[3] “概率性似真率立场”是指出现的概率越多,似真率越大,越有可信力,参见李幼蒸:《历史和伦理:解释学之中西对话》,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3页。
[4]参见【美】艾兰、【英】魏克彬著:《郭店老子——东西方学者之对话》,邢文编译,学苑出版社,2002年版,第75页,第116页。
[5] 关于“东宫之师”的“师”字,杯子底座上的图片显示为“币”(或“市”)的字符图形。在楚文字中常常省略“自”,仅剩下 “市”来表达“师”字,其形体虽与“不”字接近,但区别是严格的;“不”、 “币”二字在当时文字中的写法,总体上比较接近,区别在于中问撇、捺二笔交叉点上。“币”字的搪、捺交叉时呈“入”形,“不”字的撇、捺交叉时呈“X”形。混淆这二者的区别,正是误释本杯文“币字”为“不”字的原因;郭店一号墓具有战国中期偏晚的特点,其下葬年代当在公元前4世纪中期至公元前3世纪初。这一时段正是楚怀王与楚顷襄王在位之际。此时的太子横是楚顷襄王熊横为太子时的称谓,东宫之师是可能是太子横的老师,参见罗运环:“论郭店一号楚墓所出漆耳杯文 及墓主和竹简的年代”,载《考古》2000年第1期。
[6]参见李裕民:“郭店楚墓的年代与墓主新探”,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3期。另参见罗运环:《论楚国的太子制度》,见《先秦史与巴蜀文化论集》,历史教学社,1995年10月。
[7]参见乐胜奎:“郭店楚简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载《社会科学动态》2000年第4期。
[8] 参见王传富、汤学锋:“荆门郭店一号墓”,载《文物》1997年07期。
[9] 参见乐胜奎:“郭店楚简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载《社会科学动态》2000年第4期
[10] 参见湖北省荆门市博物馆:《荆门郭店一号楚墓》,《文物》1997年第7期。
[11] “实际上,四方乡郭店村村民的盗宝欲望,是被文物贩子提着一沓一沓的钞票诱惑起来的。”徐洪钧介绍,这里的墓葬群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仍然基本保存完好。1990年代,一帮文物贩子背着成捆成箱的钞票,开始出现在四方乡;在文物贩子的游说下,四方乡的老百姓开始躁动起来,“要起水(赚钱),找死鬼(挖古墓)”、“辛辛苦苦忙一生,不如晚上挖个坑”之类的鼓动性顺口溜,开始在村民中传播开来,一些村民无事就在田地里用金属探测器等简单器械探宝。例如,郭家岗一号墓(不是郭店一号墓,是郭店村的另一珍贵古墓)被盗的经过有一个细节是:侯某等人先挖掘该墓,其后另伙人郭孝平等将他们暴力赶走,继续盗宝,参见《盗墓惨案,千年古尸遭疯狂毁尸》,载于:http://b3.pp.cn/ph/text_reader.php?id=3017334&dirid=033103&session=guest1262196231692&uat=10653&v=2&page=1.这说明郭店村的盗墓在1993年前后是猖獗的。
[12]参见崔仁义《荆门郭店楚简(老子)研究》,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5页。
[13]参见钱穆:《先秦诸子系年考辨》,上海书店1992年版,第206页。参见郭沫若:《稷下黄老学派的批判》,载于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下)(即《十批判书》),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版,第769页。尹国兴认为,《老子》并非是一本完整的个人著作,而是许多人的箴言集,参见尹国兴:《老子谜语》,济南:齐鲁出版社,2006年版,第1-3页。
[14]瓦格纳之语,参见乐胜奎:“郭店楚简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载《社会科学动态》2000年第4期。该文来源于1999年lO月15日至18日在武汉大学召开的郭店楚简国际学术研讨会。
[15]后文引用简本时,因为简本包括三种抄本之《老子》,将采用简本甲组、简本乙组、简本丙组来分别表达。引用简本参见荆门市博物馆编:《郭店楚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
[16] 参见崔仁义《荆门郭店楚简(老子)研究》,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页。
[17] 参见陈鼓应:《老庄新论》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18-25页。
[18]不仅司马迁知道老子与老莱子不是一人,而且从战国到两汉,学者们都把老子与老莱子区分得很清楚。如《大戴礼记·卫将军文子》中的老莱子与《礼记·曾子问》中的老聃,《庄子·外物》中的老莱子与《庄子》天下、天道篇中的老聃,《战国策· 齐策》中的老莱子与《魏策》中的老子,《汉书 ·艺文志》中的《老子》与《老莱子》等,参见孙以凯:“老子之谜”,载于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1期。
。
[19] 参见尹振环:《帛书老子再疏义》,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4页。
[20]参见姚文俊《老子生平三考》,载于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b632970100ds71.html.
[21] 《史记·乐毅列传》。
[22]《太平御览》卷五零七。
[23]不过我的每个单元意旨常结合河上公本每章的标题而思考。河上公:《道德真经注》,载于《道藏》影印本,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三家联合出版1988年版。
[24]参见费小兵:“探析帛书本《老子》的逻辑结构”,《西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7期。
[25]许多人认为《老子》是许多个人的箴言集,例如钱穆曰:“老子之辨既定,则今传道德五千言者,又出何人之手乎?曰:此已无可确指。其成书年代,亦无的证,可资论定。”参见钱穆:《先秦诸子系年考辨》,上海书店1992年版,第206页。郭沫若说:“可知《道德经》毫无疑问成于后人之手,其中虽然保存有老聃遗说,但多是‘发明旨意’式的发挥……因此要认《道德经》为老聃所做的书,字字句句都出于老子,那是错误”,参见郭沫若:《稷下黄老学派的批判》,载于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下)(即《十批判书》),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版,第769页。另在尹国兴的《老子谜语》中认为,《老子》并非是一本完整的个人著作,而是许多人的箴言集,参见尹国兴:《老子谜语》,济南:齐鲁出版社,2006年版,第1-3页。
[26]参见【美】艾兰、【英】魏克彬著:《郭店老子——东西方学者之对话》,邢文编译,学苑出版社,2002年版,第12页。
[27] 参见高明:《帛书老子校注》,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3页。
[28] 唐玄宗李隆基的《御注道德真经》依王弼本、河上公本各取其优,而异本合刊,形成一个新的版本。
[29] 但眼下有些《老子》版本的译注作者选择了帛书本或郭店简本,就把王弼本或河上公本中体现的老子“基本精神”也一带否定了,这作法却也不妥——因为这些词句基本结构相同、传承自同样的《老子》祖本的版本,其内容不是“非此即彼”之关系,而是可以互相参照、琢磨而形成共识的。
[30] 本章中“道可道也,非恒(常)道也。”是该用“恒”字还是“常”字?“常”字是后人避汉文帝刘恒名讳而改,前人用“恒”字。虽“常”字也有“永恒”义,但“常”字易给人带来误解而认为“常道”是“平常之道”、“普通之道”、“惯常之道”,故用“恒”字不易导致歧义而难以确定含义,就是指“永恒之道”,比拟即现代人所谓“规律”,承前所述,它来源于“虚之虚”。故本书批判性文本采纳“恒”字。另本章中“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噭(徼)”中之“徼”字,帛本为“噭”,传世本为“徼”。河上公注为:徼,归也。王弼注为:徼,归终也。黄元吉注为:窍,窍门也。陆德明、董思靖、吴澄等注为:徼,边界也;有人训“噭”为“敫”即“光明”。回顾训诂,“噭”:《说文》吼也。“徼”:《说文》循也;《注》徼,塞也。“徼”就有了引申义“边徼也”、“塞也”,即边界、规定。我认为帛书本之“噭”如解为“吼也”与老子基本精神不合,所以应是通假字,如通“徼”或“窍”等。但如通假为“敫”即“光明”,则与上句“妙”之意不对称;如通假为“窍”即“窍门”倒与老子基本精神相合,但“窍门”应是在“无欲”时觉悟,而非在“有欲”时觉悟;河上公注“徼”为“归也”,强调观世俗旨趣,与其前句之“妙”注为“要”即道之要害相合,较合老子本意。王弼注“徼”为“归终”,其前句之“妙”注为“微之极也”,刘惟永认为两句意涉“万物始于微而后成,而有欲可观其终物之徼”,“微之极”即万物之先状态,“后成之终”乃是万物繁盛之后状态。所以,我以为河上公注、王弼注皆基本切合老子原意,但陆德明注“徼”为“边界”,前句之“妙”注为“奥妙”,则可解为:“无欲”观“道”整全奥妙,“有欲”观“道”现实边界,也切合老子同时观“常道”与“可道”状态之旨。因此河上公注、王弼注较合老子其意(可见古人思维本就是整体思维,当写出解释来时,都成了比方,难尽言原意旨趣意境!)但陆德明注(徼,塞也)更恰当表达该字在《老子》中所处之“有欲”状态,人因有欲而有限,有限故所思有度、有边界,而把有限之思所达至的结论作为宇宙的本来,则使得宇宙有限、有边界。故有限之思是有边界的,其所思之对象也是有边界的。另“外壳”亦是“徼”的释义,参见任法融:《道德经释义》[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0年版,第3-16页。笔者认为,“外壳”一词更与知性相关,是人的逻辑能力所能认知到的事物的“表象”。故我选择“徼”之“外壳、表象”义,从而选择“徼”字。
[31] 第6章中“用之不堇(勤)”之“堇”字,历来争议较大,有为“尽”,或有为“勤”。本人帛书《老子》批判性文本采纳“勤”字,因为“用之不勤”方可对应前句“绵绵若存”,这是老子告诉阅读者体道之方法。而如有的学者说“用之不尽”,可理解为道乃用之不尽。仿佛也有道理,但本章谈“玄牝”,本是以“牝”做比喻,而这“牝”在道家修行中乃指“会阴窍”,是人生命力之元根即中脉的下端。若要找到这根,道家修行要求人“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即“放松”而无为地静修,方可找到人之“牝”。所以这个比喻是要告诉人们寻道这个天地之根,需要无为、放松、清净、不用力(不勤),这样的意境、旨趣自然高于“用之不尽”的意境。
[32] 本章末句“故贵为身于为天下,若可托天下;爱以身为天下,女可(何)以寄天下”。句中“寄”字,帛本作“寄”,有把天下托付给宠辱不惊之圣人管理之意;刘笑敢认为傅奕本、帛书甲乙本皆是“托天下”在前,“寄天下”在后,且据王弼注本本来也是如此,可证古本本来如此,参见刘笑敢:《老子古今:五种对堪与析评引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79-180页。我采纳此说。本句关于老子是“无身”还是“贵身”、是利己主义还是利他主义,历来争议纷呈。刘笑敢认为“无身”乃是要脱离世俗利益纠缠,“贵身”乃是寻回无世俗利益纠缠之真身,此说有理。“女可(何)以寄天下”句中,有学者把“可”字按帛书原样释为“可”。但简本是“何”,这就把两句分别开来。且本书采纳“何”字,参见尹振环:《帛书老子再疏义》,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266-267页。可如此解释该句:“(圣人)贵其身而修得真身、修炼目的非为己而为天下,就可以将天下托付与他;如某人爱其身是为(得)天下,你何以敢把天下交付与他?”
[33]关于此句中帛书《老子》底本是“守静笃”,楚简本是:“守中笃”。该取“中”字还是“静”字?所谓守中,联系“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天地之根是玄牝之门,这里是以“牝”喻指天地的根本、本元,因为人之根也是牝门,所谓“牝”在道医学上指会阴窍,是中脉之下部起点,而中脉乃指人的本元(元精气神)之所在,参见熊春锦:《德道经》,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版,132页。“牝”就代表了“中”,喻指“根本”、“关键”、“核心”、“命根”,故用“玄牝”来比喻“天地之根”(而非象希腊人用“始基”、水、火等来比喻宇宙根源),乃是要人守住天地之“中”、之“根本”。而在老子看来,不守静就会被可欲之物引诱,而迷失根本,故守静方可能守中,守静是前提,守中是目的。如果不守中,守静则白守。故本书批判性文本采纳“守中”,直抵目的。
[34]第19章是重点!应采纳郭店简本之“绝智弃辩”、“绝巧弃利”、“绝伪弃虑”而非传世本之“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因为从《老子》之基本精神来看,老子并不反对下德之仁义、礼仪、圣智,而是认为下德如不返回上德(不德之德,即不申明德之德、不言无为之德),就将可能人皆追名逐利,争相获得仁义名声,而形成虚伪礼仪、巧利欺诈、聪明诡辩、机关算尽。后人改用“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之旨趣乃在于学派抗衡、嘲儒扬道,而春秋时期本无明显学派纷争、儒道对立,儒家亦非显学,且老子本乃“古之博大真人”(《庄子·》,怎又会如此小肚鸡肠而去嘲弄别人?其不过因“众人熙熙”,而提醒众人应返璞归真,如此而已。所以采纳“绝智弃辩”、“绝巧弃利”、“绝伪弃虑”为19章关键词,更合《老子》本身之基本精神和旨趣。另“绝学无忧”应该在该章之末,而非《老子》第20章“唯与呵”之前,因为,“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对应“绝智弃辩”、“绝巧弃利”、“绝伪弃虑”方是三三对应,否则不合老子韵文文风。故此章采纳楚简本:绝智弃辩,而民利百倍。绝巧弃利,而盗贼无有。绝伪弃虑,而民复季(赤)子。
[35]本章中“人之所畏,亦不可以不畏(人)”。我采纳帛书乙本“亦不可以不畏人”之断句,参见高明:《帛书老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版。如此才与简本相同,意即“为人所畏惧的人君,亦应该畏惧人”,更合老子基本意旨;否则,在楚简本断句中,“人”字不在“亦不可以不畏”后,而下接“宠辱若惊”,无论帛本、传世本皆无如此断句,也语义不通。所以不要因为在楚简本中“亦不可以不畏”后与“人”字之间有一小“横杠”,就以为是断句,这种认为之所以错误,是因为在中国古代没有成型的标点系统,在楚简本中大量的语句没有“横杠”之类任何符号做标点,而是一气写下来——不仅某章内如此,在章与章之间也没有任何符号做标点;反之,除了个别实心“方块”的确也后世的断句相同外,有的“横杠”仅表示两字重复,只写一个字。
[36]关于“有物(状)混成,先天地生”,帛本是“物”字,楚简本是“状”字,如何取舍?这里应表表“道”的某种存在状态,所以用“状”更好。当时人约定俗成“物”不仅仅指可见的物质,还表达事物,楚简本之后改用“物”字或也是表“状”之义,故当时用“物”字亦无大错,但今人的概念中物一般仅仅表达“物质”,所以用“物”字肯定会引起今人的歧义。所以,既然楚简本《老子》原文是用“状”字(表状态),把“物”字改回“状”字更不易被今人误解老子所指是物质。故本书采纳“有状混成”,意即那在万物生成之前(逻辑上之前),真空妙有所生之混沌。
[37] 本章中“铦襲为上,勿美也”之“铦襲”一词,有学者如劳建认为如训诂为“铦袭”,会让人认为老子主张“铦袭”即赞成战争。但其却未见后有一句“勿美也”,且其“语气是紧接上句的”, 参见刘笑敢:《老子古今:五种对堪与析评引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是刘笑敢引裘锡贵的观点,第336页。表明老子认为:“铦袭为上”是不美好之物。传世本同句为“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虽词句相反,但“不美”修饰的是“胜”(战胜)而非“恬淡”,故涵义仍旧未违老子反对战争之本意——可见离老子年代近的传人或其他人一般不会违背老子本意而乱改其文,如发现有不合原文之处,可能会增删个别字而以使之合老子基本精神,所以这个“胜”字可能就是后人发现“恬淡为上不美也”不合原意而改之(此句也说明离老子年代近的版本更具可靠性)。倒是傅奕本“以恬淡为上,故不美也”,反让人不知就里,故是错句。故我采纳“铦袭为上,勿美也”。另本章“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句虽有学者质疑,我却认为无歧义,所谓“凶事尚右”,即凶事应以右为尚,首领应居右,所以“上将军居右”之做法恰符合“‘吉事尚左,凶事尚右’的先秦各国共同的礼仪制度”。
[38]“始制有名”,说明老子并不是反对“名”,而仅是体现人要警惕“名”对“实”的侵害。而“名”依然是重要的,才能让人知道善恶是非美丑,才能知止不殆。
[39] 本章是否要加上“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也”句?帛本无此句,但前句是“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即便老子当年未写此句话,加上此句也不损害其原意,且有利于对比理解、全面理解上德与下德,从而更好明了上德之意。由于简本无此句,故不可判断老子原文是否物此句,所以我在批判性版本中无此句,但在解释文义时加上此句。
[40] 此处楚简本原文是“生于有,生于无”,但楚简本中许多出皆是前句有之字,后句第一字就省略,如楚简本《老子》乙中,“……(重积德则无)不克,则莫知其极”,“无不克”三字在下句中就省略,传世本《老子》将省略处补充出来就是“无不克则莫知其极”。
[41]“堇”应释为“勤”,表示上士勤修道与下士大笑之的鲜明对比。
[42] 本章中“夫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叛)”句,其“贫(叛)”字帛本为“贫”,但简本为畔(叛)。我采纳楚简本之畔(叛)字,释为“叛”,因为按照本章之前三句与后三句对应,“夫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叛)”句对应句应是后面之“我无为也,而民自化”,后者指圣人(治理者)无为而百姓自我演化生息、和谐发展,再无变态演化;对应前句,就是因治理者“多忌讳”,百姓才不能和谐正常演化,而是变态演化,这“变态”可表现为“贫”,但纵观历史,似“多忌讳”导致“叛”的可能性更大,“变态统治”对应“叛变”亦更合理。所以,此句为“贫”、为“叛”的争议中,为了逻辑更精准,我采纳“叛”字。另本章“法物滋彰”句,在楚简本、帛书本、河上公本中皆是“法物”,故我采纳“法物”,指“华美之物”意。
[43] 本章中“小邦以下大邦,则取(于)大邦”如有“于”字则释义即:小国谦下地礼敬大国,则被大国所取。这不太合老子如下基本精神:天下非道之天下,则道无私;天下非个人之天下,则个人无私;无私者故能敬人、谦下、知止、知足;且谦下的反而为大。所以这句话肯定要表达的是谁谦下礼敬别人,谁就取别人,即得到别人信任。莫非是抄手抄错,或其时有“于”字、其语法依然表示“谦下的反而为大”?因此,本句批判性文本采纳传世本无“于”字之作法,改为“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意即:小国谦下地礼敬大国,则取大国。
[44] 本章中“道者,万物之注也”,“注”字传世本为“奥”。假如“注”字释为“主”,该句释为“道乃万物之主宰”,道生养万物,将理解成老子认为道是万物之主宰。但老子认为道是无为的,万物并非宿命之被动于“他者”,道也不是决定万物命运之“彼岸”,道作为万物之生命力、本性,“存物物存,去物物亡”,参见 [西汉]严遵《老子指归译注》,王德有 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52页。是万物自我内在的“动力”,或者说是万物自我的本元、灵性活力。而“主”也有“主动”、“主要”、“关键”、“机要”之意,和老子本意。而将“注”解释为“主宰”不妥。而传世本为“奥”,意即“机要”、“机密”,则释义为“道是万物生命之奥秘本源”,亦合老子本意。《礼记·礼运》:“故人以为奥也”,郑玄注“奥”即“主”也。故帛本与传世本“字不同而意可通”。引自刘笑敢:《老子古今:五种对堪与析评引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91页。另古棣(关锋)、周英等认为“注”的本意仍然通“奥”,蒋锡昌说:“《广雅·释诂》四:‘奥,藏也’,故河上公注:‘奥,藏也’。‘奥’有藏意,故含有复盖庇荫等义。”参见古棣、周英:《老子通》,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97页。则“注”字在此可解为“奥”,所以,本书仍然采纳“注”字,只是其解释为“道乃万物生命之奥秘”。
[45] “执之者失之”见于楚简本《老子》丙和帛书,“执之者远之”见于楚简本《老子》甲,楚简本《老子》甲最古老,“执之者“不一定完全”失之”,故本句采用“执之者远之”,即远离成功,更合逻辑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