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人文社科 » 正文
论译者如何平衡翻译中的艺术性和化事实
 
更新日期:2024-07-08   来源:上海翻译   浏览次数:229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四叙事学理论指导下的《蒹葭》英译策略1叙事学理论简述叙事学一词最早是由法国学者托多罗夫提出的,柏拉图对其进行了扩展和延伸。1832年,李斯特利用

 
四 叙事学理论指导下的《蒹葭》英译策略
1 叙事学理论简述
“叙事学”一词最早是由法国学者托多罗夫提出的,柏拉图对其进行了扩展和延伸。1832年,李斯特利用“叙述观点”来分析小说作品,同期,洛克哈特用此观点分析自己文学作品。后经亨利·詹姆斯,福斯特,马克肖尔的深入发挥,叙事学理论开始逐渐运用于小说,话剧等的分析,普鲁伊首次将叙事学理论用于分析诗歌。赫尔曼将社会叙事学与翻译研究进行结合,讨论了叙事学理论在翻译过程中的指导意义,主要通过叙事角度,叙事时间,叙事空间,以及叙事类型等不同方面分析翻译过程中的问题,以及译文所产生的结果。即“在文学作品(抒情诗歌)中,以言语所形成的语言文本是有一种认为的符号所构成。诗人透过这种认为的符号实现其编码过程,读者按照这一人为符号特定的规约进入解码过程。诗人在向特定的对象叙说大千世界的种种存在,这种情感与思绪都可能缘事而发。”(尚必武,2014:120)后来,叙事学理论被越来越多的运用到翻译研究中。叙事学指导下的诗歌翻译能够充分考虑读者通过译文体会到的意境,并形象地体会译文中叙述的情境与事件。本文主要运用叙事学理论中的叙事时间与叙事空间分析《蒹葭》应以的方法,及译文对原诗艺术美与文化事实的还原程度。
2《蒹葭》中体现的叙事学理论
《蒹葭》一诗中,诗人善于捕捉客观事物的细节,并加以突出描写;诗人也非常善于描写事物的发展过程,一步一步地展开对事物鲜明形象的描写,并以微妙形象变化烘托内心的情感和心理状态的变化。这些动作,状态极其相似,但略有不同,通过叙事学理论分析原诗,皆可以精准的把握每一个细微变化过程中的时刻变化,景物变化,方位变化,以及主人公的心理变化。原诗中“白露为霜”“白露未唏”“白露未已”表明了实践的变化,是变化的时间标志。多变的景物状态构成了多层次的意境,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充满遐想的朦胧空间。燕卜荪(1953:84)在分析中朦胧的第一种类型时提出,读者的学识和阅历越丰富,他在阅读时产生的联想就越丰富,体会到的含义就越丰富,作品语义就显得越朦胧。所以,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有发散性的联想,但也要摆脱个人主观的看法,从叙事学理论出发,就可以让译者的联想有根有据,排除为追求艺术性而忽略文化事实的情况。
作者:曹 妹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论译者如何平衡翻译中的艺术性和化事实

下一篇: 论译者如何平衡翻译中的艺术性和化事实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3

(c)2008-2013 学术规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