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大学生性别角色变迁研究
摘要:性别角色类型从传统的单一维度即男性化、女性化演变成男性化、女性化、双性化、未分化四种,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性化类型比例不断增加。性别角色的不同类型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适应能力、人际关系、人格特征、主观幸福感等有不同的影响,但总的认为,双性化是最理想的性别角色模式。
关键词:中国大学生;性别角色;角色模式;双性化
性别角色是指由于人们的性别不同而产生的符合一定社会期望的品质特点,包括男女两性所持的不同态度、人格特征和社会行为模式。中国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研究大学生的性别角色,至今已有近三十年的历程。对于大学生的性别角色模式、中国本土化的性别角色量表等均有诸多研究,并致力于性别角色与心理健康、人际关系、适应能力、人格特征、主观幸福感等之间关系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一、大学生性别角色模式多样化
传统的性别角色模式认为性别角色是单一维度,男性化和女性化是该维度的两极,具有男性化特质的男性和具有女性化特质的女性在心理上更健康。Rossi(1964)提出了“双性化”概念,认为双性化是最合适的性别角色模式[1]。Bem(1974)设计了第一个测量双性化特质的心理量表BSRI,把人的性别角色分为双性化、男性化、女性化及未分化四种[2]。此后学者们对性别角色的研究均按照这四种类型去操作,甚至更加细分为正双性化、负双性化、正男性化、负男性化、正女性化、负女性化和未分化几种[3]。
二、双性化大学生比例不断增加
1998年李少梅对319名大学生性别角色的研究中双性化占19.4%[4], 2000年钱铭怡等对380名大学生的调查中双性化占27.9%[5],2003年张莉对976名大学生的测试显示双性化
基金项目: 本文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社会服务能力研究”( 项目编号: 10JZD0005) 阶段性成果,项目首席专家:王志章。
占30.1%[6],2004年余小芳对580名大学生的调查中双性化占30.7%[7],2007年许禅贞对342名大学生的研究显示双性化占31%[8],2009年刘电芝等对5008名大学生的研究显示双性化为33%[9],2010年麻晓磊对755名大学生的研究中双性化占35%[10],十几年来在大学生中双性化的人数和比例均有增长。学者们对双性化的研究更加关注,双性化量表的编制及其与多种变量之间的相关研究大量涌现,性别角色进入了“双性化”研究时代。
三、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本土化
中国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较有代表性的有李美枝(1984)曾使用与 BSRI 相同的方法编制了含 90 个项目的量表。陈芳芳(1994)编制了一个含男性化分量表11项和女性化量表7项的量表。张莘(1998)将负性项目引入词表,编制了含男性正性项目15 项、负性项目12 项,女性正性项目15 项、负性项目16 项的量表。钱铭怡等(2000)综合 Bem 和 Spence 的方法,
编制适合中国大学生的性别角色量表 (CSRI),该量表由五个分量表组成,包括男性正性量表、女性正性量表、男性负性量表、女性负性量表和中性干扰量表,每个量表有 20 个项目,共100 个项目[11]。刘电芝等(2009)根据性别角色研究的通行原则,编制了含50个项目的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CSRI-50),其中男性化16项,女性化16项,中性化18项。与已有性别角色量表比较,CSRI-50中男性化词汇体现的“理性化”特质反映出当代中国男性的特点,女性化词汇体现了中国传统“勤俭心细”的特征[12]。
四、大学生性别角色影响差异
(一)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纵观以往研究[13] [14] [15] [16] [17],双性化类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最高,其次为男性化,而未分化和女性化者心理健康状态相对较差,未分化类型是最不理想的性别角色,双性化是最佳的性别角色模式。与情绪关系的研究表明,正性的男性化特质或女性化特质与焦虑、抑郁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双性化与男性化者比女性化与未分化者焦虑、抑郁水平低[18]。另有研究显示,男性化者的焦虑水平最低,双性化者焦虑水平其次,女性化者再次之,最高的是未分化者;在状态焦虑量表和特质焦虑量表得分上,未分化、女性化同男性化、双性化差异显著[19]。在大学生性别角色安全感水平得分中,由高到低依次是双性化、男性化、女性化和未分化类型者,男、女正性量表得分与安全感得分呈显著正相关[20]。压力研究表明,双性化、男性化与压力应对方式中的成熟型及混合型均呈显著正相关,与不成熟型呈显著负相关,女性化与成熟型呈显著正相关;双性化大学生更倾向于用积极的应对方式,其次是男性化、女性化、未分性化[21]。##end##
(二)对适应能力的影响
张莉(2004)研究认为双性化大学生社会适应性最好,是最佳的性别角色模式[22]。崔红等(2005)研究却认为双性化个体的心理社会适应水平最低,其次是女性化和未分化个体,最好的是男性化个体[23]。王登峰等(2007)发现双性化的个体心理社会适应水平最低、女性化的个体心理社会适应水平最高[24]。鲁梅佳等(2011)研究表明,男性化、双性化显著优于其他两种类型[25]。赵田田等(2012)认为同理心、女子气、理性对男性的社会适应具有显著的预测力,同理心、领导力、理性、大度、女子气对女性的社会适应有显著的预测力[26]。
(三)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张赫(2008)研究指出,双性化个体在人际和谐性上明显优于其他个体,是一种心理健康的理想模式[27]。刘志远(2009)研究显示,双性化者和男性化者在人际困扰量表上得分显著低于女性化者和未分化者,拥有男性正性特质的个体在人际交往中占有一定优势[28]。同年,谢兰的研究表明,双性化性别角色类型在自我接纳的各个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接纳程度都是比较高的,再次支持了双性化是理想性别角色类型的论断[29]。李茶等(2010)发现,双性化大学生在跨性别交际最为顺利,并发现未分化学生在跨性别交际中最易受阻,女性化学生比男性化学生更易成功[30]。王睿娜(2011)研究表明,男女大学生的择偶标准差异显著,表现为男生重视外貌,女生重视社会资源、沟通能力和个性;男生的性别角色态度越传统,在择偶时越重视对方的个性,女生的性别角色态度越传统,在择偶时越重视对方的社会资源、沟通能力和外貌[31]。向光富(2012)认为,人际关系最为和谐的群体为女性男性化个体,其次为男性双性化个体男性男性化。人际关系和谐度最低的群体依次是女性未分化、男性未分化、女性女性化和男性女性化[32]。
(四)对人格特征的影响
李少梅(1998)研究认为,在人格发展及适应水平上,双性化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性别角色模式[33]。马锦华(2001)指出双性化人格模式的个体在自信心、安全感方面优于女性化和未分化类型的个体,在高自信和安全感的人数百分比上高于男性化[34]。张莉(2003)研究表明,与其他性别类型相比,双性化兼具两性的优势人格特征——男性化的领导性和女性化的人际取向能力,比未分化更具有明显的性格优势,双性化者的男性度较女性度与其人格的相关较大[35]。王学(2004)研究表明双性化大学生自信心强,情绪稳定,对环境持开放态度,有和谐的人际关系[36]。王中会(2009)研究发现,双性化者在开放性、宜人性、责任感、和谐性、人情、灵活性人格特征上均高于其他性别角色类型的大学生,是大学生的理想人格模式[37]。程亚华(2010)研究认为大学生坚韧性人格存在性别差异,双性化个体与未分化个体相比具有更高的坚韧性人格[38]。
(五)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杜军(2007)研究发现,男性化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最高,其次是双性化,再是女性化[39]。许禅贞(2007)研究表明,男女正性特质高度结合的双性化个体,其主观幸福感水平和总体自我价值感、个人取向的一般自我价值感都是最高的[40]。蔡俭华等(2008)也发现,双性化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水平最高,其次是男性化,未分化最后,男性特质和女性特质对主观幸福感均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再次证实了双性化是理想性别角色类型[41]。付迎春(2009)认为女性特质不能显著预测主观幸福感[42]。杨美荣等(2010)发现双性特质对女性所起的作用要显著优于男性[43]。王秀贵(2011)发现,双性化与男性化大学生的总体情感指数与幸福感指数显著高于女性化和未分化的大学生,女性化大学生显著高于未分化的大学生,双性化和男性化大学生之间无显著差异[44]。耿晓伟等(2012)研究结果支持了性别角色的双性化模型,认为双性化个体主观幸福感水平最高,同时指出性别角色通过自尊对主观幸福感进行影响[45]。
五、大学生双性化性别角色的培养
大学生双性化性别角色的培养,早期的家庭教育方式已不太可能了,更有待于学校和社会以及大学生自身共同作用的结合。学校教育中,教师和学生可以有意识地根据学科类别、年级和性别有针对性地引导和强化双性化倾向。大二大三是双性化和未分化分际的关键期,除了学生自身的努力之外,学校和教师要尽可能加以引导和扶植;文理科大学生的性别角色也存在显著差异,为此,学校可以多开展联谊活动或者各类竞赛等团体活动,尽可能让文理生都能参与进来,在互动过程中优势互补,互相学习;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双性化更为明显,在班级的编排及日常班集体活动中尽量男女兼顾一起参与,尽量增加男女生接触的机会,使其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既发挥自己性别角色的优势,同时又克服自己性格中的“软肋”,向异性学习,从而促进自己身心的全面发展和人格的日趋完善。
社会大环境对大学生双性化性别角色的养成也至关重要。首先是社会文化和时代潮流的引领。我们不难发现,现代社会对女生的独立性要求增高;同时,社会价值标准多元化,性别弹性也随之增大;大众传媒及人们审美标准急速变化,阳光、健康已经成为审美的主题词。这些都要求即将面对社会大环境的在校大学生们提前武装好自己,而双性化者更符合社会文化和时代潮流的要求。其次,社会急剧变化的趋势和就业形势的严峻,要求男女大学生除了具备自身性别优势之外,还能兼具异性的性别优势,因为拥有两性的优点他们有着更强的社会适应力,可以根据情境的要求作出恰当的行为反应,在训练、就业与适应环境等方面都有更多的可塑性和适应性。再次,国际上提倡“无性别教育”、“消除教育中的性别刻板模式”、“培养学生双性化人格”的全新教育思想,这是一种全新的理念,同时也需要引起教育界的高度重视。虽然我们不能用现存的思想形式去预料双性化现象,但它确实是社会意识新阶段的表现之一,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种理念的引领下,培养大学生的双性化性别角色也是国际教育形势所趋。目前我国拥有“双性化”人格的比例较低。大学阶段是人格形成、自我意识逐渐走向统一的关键时期,在创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在努力实现教育公平和性别公正的目标激励下,创设家庭、学校、社会多角度、多层面的终身“双性化教育”,全面系统地培养大量“双性化”性别角色的大学生是时代之必然。
参考文献:
[1] 盖笑松,王晓宁,张婵.走向双性化的性别角色教育[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41(5):227-231
[2] 石艳玲.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及相关因素研究综述[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5):97-100
[3] 李建伟.大学生性别角色分类及其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D].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5
[4] [33] 李少梅.大学生双性化性别特质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1998.4:148-152
[5] [11] 钱铭怡,张光健,罗珊红,张莘.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CSRI)的编制.心理学报,2000,32(1):99-104
[6] [35] 张莉.大学生双性化人格特征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6
[7] [13] [22] 余小芳.性别角色的鉴定及其与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的关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4
[8] [40] 许禅贞.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与自我价值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5
[9] [12] [46] 刘电芝,黄会欣,贾凤芹,龚茜,黄颀,李霞.新编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CSRI-50)揭示性别角色变迁[J].心理学报,2011,43(6):639-649
[10] 麻晓磊.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父母教养方式及其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研究[D].山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6
[14] 杨玲,王雄雄.大学生性别角色与心理健康水平关系的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05,63(5):23-64
[15] 闻明晶.大学生的性别角色类型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5
[16] 余小芳,毛健玲.大学生性别角色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08,29(6):545-546
[17] 闻明晶,滕树元,李天一.大学生的性别角色类型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教育探索,2009,11:60-61
[18] 余小芳,邓小农,王立皓.性别角色与焦虑及抑郁的相关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4,25(1):39-40
[19] 庆海涛.大学生性别角色同焦虑的关系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8,2:176-178
[20] 张萍,毕重增.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与安全感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3):350-353
[21] 谭才幸.性别角色类型与压力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以海口市大学生为例[J].社会研究,2011.11:39-40
[23] 崔红,王登峰.性别角色类型与心理社会适应的关系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13(4):411-413
[24] 王登峰,崔红.中国人性别角色量表的建构及其与心理社会适应的关系[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3(4):l-9
[25] 鲁梅佳,刘哲佳,李晗薇,訾非.大学生性别角色与大学生适应性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8):994-996
[26] 赵田田,王学臣.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与适应性的关系研究——性别角色异性化者与刻板化者的对比[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2,20(3):390-394
[27] 张赫.大学生性别角色与人际和谐性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3):245-247
[28] 刘志远.大学生性别角色与人际困扰的关系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9,255(9):634-638
[29] 谢兰.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与自我接纳的关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3
[30] 李茶,金赫.大学生跨性别交际困扰度的性别角色差异研究[J].海外英语,2010,10:207-212
[31] 王睿娜.大学生的性别角色态度与择偶标准及其关系研究——基于兰州大学的调查分析[D].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5
[32] 向光富.性别角色对大学生恋爱关系冲突应对策略的影响[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29(3):71-74
[34] 马锦华.大学生双性化人格模式与心理健康关系探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4:87-89
[36] 王学.当代大学生人格建构的理想模式——双性化人格[J].现代大学教育,2004.4:86-88
[37] 王中会.双性化大学生人格特征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9,29(1):64-68
[38] 程亚华.大学生性别角色与坚韧性人格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0,31(10):1176-1177
[39] 杜军.双性化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J].社会心理科学,2007,Z1:131-135
[41] 蔡俭华,黄玄风,宋海荣.性别角色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模型:基于中国大学生的检验[J].心理学报,2008,40(4):474-486
[42] 付迎春.性别角色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5
[43] 杨美荣,陈明珊,牛宙,彭建国.某高校大学生性别角色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0,31(7):808-810
[44] 王秀贵.大学生性别角色与职业性别刻板印象、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4
[45] 耿晓伟,张峰.大学生性别角色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自尊的中介作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2,10(5):384-388
A Research on the Change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Sex Role
Abstract: Sex role types from the traditional single dimension to four kinds. There are masculine, feminine, androgynous and undifferentiated. With the passage of time, the proportion of androgyny is increasing. Different sex role types have different impact on mental health, adaptability,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personality traits,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students and so on. Overall, androgyny is the best type of all sex role types.
Keywords: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sex role, role models, androgy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