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化地处湘中腹地,为古梅山峒核心区域,此地巫傩文化盛行。巫傩的主要载体为仪式,而仪式的的执行者为师公,自称师教。师公在进行仪式中,通过手诀、罡步、念咒、画符等环节不断地像神灵传达旨意,通过“和合”的方式协同天地,达到人神和谐共存。手诀作为师公在仪式中与神沟通的主要表现手段,具有重大的艺术价值。
手诀,指手指诀目,是仪式中的手势符号,是师教仪式中的重要环节。手指各个指掌关节有其特定的意义,分别代表十天干、十二地支、五行八卦等时间、空间的存在特性。当通过挽诀、掐诀形成不同造型时,其所反应的审美意象散发出独特的光芒,使我时不时地把它放进舞蹈的范畴中。手诀多样的形、逍遥的神、强悍的劲、摇曳的律无不体现其独特的舞蹈性。
一.形之多样
现阶段,对手诀的具体的数目还没有确切的统计,就新化地区而言,师公大致有上千位,北部荣华、鹅溪,南部石冲口、维山、科头,东南部桑梓,中部游家、西河等乡镇,纯师教傩坛较多,各个地区师公所掌握的具体诀目也大有不同,所以在新化地区已然看到其存在数量的庞大,就新化县桑梓镇段荣华师公所掌握的手诀就多达75种,游家镇杨学吾师公掌握的有73种手诀等。虽总体数量很庞大,但其造型也有规律可循。
师教手诀多保留了其原本的交流表意功能,大致可分为四类,陈述、模拟、祈使、威胁等四项,手诀根据实施场景的不同会出现不同的手势组合,从而配合师公表演达到不同的目的。
舞蹈中的动作态势与造型同样也有明确的表意功能,舞蹈通过肢体语言传情达意,与手诀很多方面都有异曲同工之妙。 手诀也是通过手势表演,像外界传情达意的,手势的表达意愿多是在长期生活实践经验中总结出来,经过民间师公自觉与不自觉的艺术加工,形成的独特手舞艺术。手指形态的独特表现形成独具一格的审美意味,在手指各环节的不停转动中,向观众传达出神秘的意义。例如大金刀诀,食指与中指伸直并拢,其余三指弯曲靠拢,与古典舞中的剑指类似,其诀旨为除煞、启请,是各傩坛使用最为频繁的一种手诀。就其表演形态而言,似乎神似胜于形似,而追求形似。手诀在仪式中,手指的形态一直在变幻,指尖的流动丰富了其舞蹈性,而看单独的形态并不能完全明白仪式的逻辑内涵,而更多地表达了一种情感,其手势的抒情表意功能更突出了它的舞蹈性特征。
手诀对所描绘事物的模拟性是十分明显的,如轿诀、龙诀、车诀、马诀等都对从手指的弯曲与伸长中有明显的形象体现。手势动作的不停舞动中,由其象可逐渐掌握其意,象为意的外在表现,若想理解手诀的内涵,则更需要对手诀之造型与造像进行全面的理解。对手诀形象的演化,逐渐显现出师公地位以及手诀的审美意蕴,象之多样,为意之前提。
作者:杜金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