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人文社科 » 正文
不同农民工居住方式对举家迁移的影响
 
更新日期:2024-07-15   来源:调研世界   浏览次数:352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摘要:文章基于CHIP(2002,2008,2009)的农民工调查数据,采用统计描述和Probit回归分析考察了农民工的居住方式对举家迁移决策的影响及其动态变化过程。

 
摘要:文章基于CHIP(2002, 2008, 2009)的农民工调查数据,采用统计描述和Probit回归分析考察了农民工的居住方式对举家迁移决策的影响及其动态变化过程。实证结果表明,在务工地自购房对农民工举家迁移的影响远远大于独立租赁住房对举家迁移的影响;居住在工厂宿舍和建筑工地的农民工很难实现举家迁移;50岁以下农民工举家迁移的概率略高于50岁以上的农民工,且20岁以下农民工举家迁移意愿最高;已婚、家中有老人需要赡养的农民工很难实现举家迁移。考虑到城市房价的飚涨,文章认为,农民工实现举家迁移的路径将主要依赖于城市地区要建立吸纳农民工安居的住房制度。
关键词:外出农民工;居住方式;举家迁移;城市化
1 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打工,农村普遍出现了“空村”现象。根据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2015年,全国外出农民工人数占农民工总人数的比重高达60.86%;举家外出农民工人数占外出务工农民工总人数的比例超过20%。[ 农民工是指户籍仍在农村,在本地从事非农产业或外出从业6个月及以上的劳动者。其中,本地农民工是指在户籍所在乡镇地域以内从业的农民工。外出农民工是指在户籍所在乡镇地域外从业的农民工。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2009年,2011-2015年各年). 其中,2015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604/t20160428_1349713.html).]农民工总人数的逐年递增是我国户籍制度对劳动力流动限制进一步放松、城市和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产生了对非熟练劳动力的大量需求、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结果。尽管进城务工农民工数量庞大,但举家外出农民工所占比例并不大。农民工的迁移更多以暂时就业迁移为主,永久定居式迁移很少。正是由于这巨大的反差,一些学者开始把目光转移到居住方式对农民工举家迁移的影响上来。
外出农民工的居住方式通常有两种:一种是由雇主(或单位)提供免费宿舍或住房补贴,另一种是不提供住宿也没有住房补贴。具体而言,外出农民工的居住方式主要包括住在工厂宿舍、工地工棚、其他工作地点、与他人合租、独立租赁居住、在务工地自购住房等。从宏观上讲,外出农民工能否在城市“安居乐业”不仅直接影响城市化进程,关系到包容性增长的实现,而且直接影响居民消费支出比重,关系到经济增长方式能否向内需转变。安居和乐业是农民工成为城市市民必须跨越的“两道门槛”。从微观角度看,农民工的居住方式直接影响居住成本,而居住成本是迁移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迁移成本与迁移收益的比较最终将决定农民工的迁移行为。本文的研究对象聚焦于外出农民工的居住方式,通过分析影响居住方式的因素,探讨不同居住方式对农民工举家迁移的影响。并试图通过对微观家庭迁移行为的分析,为宏观的城市化决策提供一点参考。
作者:陈忠斌 黄露露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不同农民工居住方式对举家迁移的影响

下一篇: 不同农民工居住方式对举家迁移的影响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3

(c)2008-2013 学术规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