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医药卫生 » 正文
探析人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制备改良方法
 
更新日期:2024-12-12   来源:中国实验诊断学   浏览次数:372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人外周血染色体培养制备方法广泛运用到临床,是临床遗传学诊断中最基本和最有效的经典检测方法[1],为临床疾病的预防及诊断提供了有效依据。虽然当前

 
 人外周血染色体培养制备方法广泛运用到临床,是临床遗传学诊断中最基本和最有效的经典检测方法[1],为临床疾病的预防及诊断提供了有效依据。虽然当前人外周血染色体细胞培养及制备已在临床大量应用,但是每个实验室的实验环境及相应设备条件并不相同,实验操作人员操作手法和个人理解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导致目前仍然没有一个可以执行的标准操作方法。在人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制备过程中,因操作步骤较多,每一个步骤操作过程中均会受到多种影响因素的干扰。操作人员任何的操作改变都会影响染色体核型最终的制备效果,甚至导致实验失败[2]。因此,得到结果稳定、质量较好的染色体核型结果一直是该实验技术的关键[3],也是目前染色体核型制备过程中大家不断探索的方向[4]。笔者通过反复实践后发现改良的方法能有效缩短核型制备的操作时间,操作简便,能得到更为清晰的染色体核型,并且实验结果也比较稳定,能显著提高检测分析诊断效率。现将方法简介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7年4月至今到我室进行人外周血染色体培养制备1630例标本,在方法改良前后的数据中随机挑选改良前制备标本400份和改良后制备标本400份,统计分析改良前后染色体分裂相数量及核型的效果。
1.2仪器与试剂
Axio Imager Z2﹠Metasystems全自动扫描染色体图像分析系统(德国CARL ZEISS),淋巴细胞培养基(达晖生物),秋水仙素10 mg/mL和80 mg/mL,胰酶(Gibco),0.075 mol/L的氯化钾溶液,固定液(甲醇与冰乙酸按3:1新鲜配制),PH7.4磷酸盐缓冲液,吉姆萨染液(达晖生物)。
1.3方法
1.3.1 细胞培养
用一次性2.5 mL注射器取0.5 mL(改良法为0.8 mL)肝素抗凝血到5 mL淋巴细胞培养基中,轻轻混匀放5% CO2,37ºC±0.5ºC培养箱内培养72小时(改良法为96小时)。
1.3.2 秋水仙素作用
收获细胞前90-120 分钟(改良法为20分钟)在培养基中加入浓度为10 μg/mL(改良法为80 μg/mL)的秋水仙素0.1 mL使最终浓度为0.2 μg/mL(改良法为1.6 μg/ml),37ºC±0.5ºC培养箱中继续处理90 分钟(改良法为20 分钟)。
1.3.3 低渗处理
秋水仙素处理完毕后,小心地从温箱取出培养瓶,用吸管吸取培养物入10 mL锥形离心管内,离心(2000转, 8分钟)(改良法为1700转,7分钟)。然后加入37ºC温育的0.075 mol/L的氯化钾溶液低渗液8 mL,用吸管吹打成细胞悬液,置37ºC水浴处理30分钟(改良法为20分钟)。
1.3.4 预固定
在每个离心管中加入2mL的固定液,混匀,2000转,离心8分钟(改良法为1700转,离心7分钟),弃上清液。
1.3.5 固定
在离心管中加入固定液8mL,立即用吸管轻轻吹打成单个细胞悬液,2000转,离心8分钟(改良法为1700转,离心7分钟),弃上清液。连续固定2次即可。
1.3.6 制片
在锥形离心管中滴入新鲜固定液0.5mL,用吸管将淋巴细胞团轻轻吹打成细胞悬液,从冰箱的冷冻室内取出冰片,每片滴加悬液4-5滴,每份标本滴2张片子。
1.3.7 老化
80 ºC烤片2小时,进行显带,一般需尽快进行显带。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探析人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制备改良方法

下一篇: 探析人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制备改良方法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3

(c)2008-2013 学术规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