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哲学 » 正文
从《实践论》出发,理解“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更新日期:2019-01-02   来源:人民论坛   浏览次数:619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一经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就使中国革命的面目为之一新。[12](p796)并进一步指出

 
 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一经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就使中国革命的面目为之一新。”[12](p796)并进一步指出,这是一种科学的态度,是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统一的态度。“这种态度,就是有的放矢。”“这种态度,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13](p801)邓小平对“实事求是”这一思想路线做出了新的更为完整的概括。在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通过的党章中指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在党的十六大上扩展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党的十八大和十九大报告进一步丰富了这一思想路线,提出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通过党的几代领导人的不同论述来看,虽然不同时代对于“实事求是”这一思想的解读有所不同,但是其理论精髓仍然是对毛泽东《实践论》关于“实事求是”思想的坚持和发展。
1.深刻把握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主要内涵
首先,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主要内涵体现在“一切从实际出发”,也就是一切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这里的“实际”有着丰厚的内容,“实际”和“客观存在着的事物”是一样的,只有认清了客观存在的“实际”内容,才有可能正确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所以,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首先做到的就是要正确把握客观对象的本质规律。只有把握这个最大的实际,我们才能避免主观主义和直观主义等错误倾向的出现。此外,“一切从实际出发”也要注重主客体之间“实际”的辩证关系。在主体方面,我们要充分考虑“主体”对于“客体”的融洽度与把控能力。如果只是充分认识与把握了客体存在的现象与本质,而没有充分考量主体对客体的适恰性与掌控力,那么,我们往往得不到满意的结果。在客体方面,如果我们不能充分认识客体的“实际”,即使把握好了主体的客观实际,只是凭经验或主观臆断来掌握客体,也会导致先验论亦或形而上学等倾向,那么同样得不到满意的结果。这些都充分证明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重要性。邓小平曾指出,中国搞社会主义走了相当曲折的道路。二十年的历史教训告诉我们一条最重要的原则,也就是毛泽东同志概括的实事求是,或者说一切从实际出发。
其次,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主要内涵体现在“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联系实际是实事求是所包含的重要方法论意蕴,是主观意识和客观存在、认识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主观意识与客观存在的统一依赖两个方面,即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实践是人们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实践活动的能动性最重要的体现在人们改造世界是有意识、有计划的行为。所以,一定的实践总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的实践,这就需要把主观意识和客观存在联系起来。但是,理论的诞生绝对不是一次实践的问题,它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只有在反复多次的实践中才能获得自身的真理性。这样才能使理论更具指导性,也才有可能成功改造客体。邓小平不仅揭示了实事求是在理论方面的重大价值,他还揭示了实事求是在实践方面的重大价值。他曾指出,“我们现在所干的事业是一项新事业,马克思没有讲过,我们的前人没有做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所以,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我们只能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摸索。”[14](p258-259)这为我国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过程中确立实事求是原则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最后,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主要内涵体现在“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正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切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是真理还是谬误,唯一的检验标准就是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源泉,也是真理的源泉。真理只有在指导和引领伟大实践中才能充分展现其巨大力量,也只有在这个过程中才能获得丰富和发展。实践遵循着辩证法的原理,在不断的变化和发展,如果我们不能掌握其随着实践发展而发展的内在规律,那么必然造成认识和实践的脱离、主观意识和客观存在的分裂,容易导致我们在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过程中迷失方向。习近平指出:“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他们的后继者们不断根据时代、实践、认识发展而发展的历史。”[15]同时也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是将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实际相结合不断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而走出的成功的道路。
2.全面领悟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
首先,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内涵。“实事求是”思想是对马克思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进行的高度概括,是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功探索,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观点。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曾指出,“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16](p134)这是马克思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论述。这一论述经过我党几代领导集体的继承与发展,通过毛泽东确立的“实事求是”形成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的忠诚信奉者、坚定实践者的关键所在。这不仅仅是学透、吃透、用好了马克思主义,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此外,中国共产党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涵和外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由于所处时代不同,毛泽东更多的是侧重于将“实事求是”思想运用到党的革命与思想建设上,而邓小平则指出“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范畴,使“实事求是”思想在理论与实践上实现了更大飞跃,并把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完整表述为“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其次,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从中国文化背景这个“实际”去“求是”,并创造性的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实事求是”思想最早典出班固《汉书·河间献王传》中对于河间献王刘德好学精神作出的高度评价,他赞扬献王刘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唐代颜师古在阅读《汉书》时给这句话注说为“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也为后人指明了无论对事对学都要追根溯源,都要有着严谨的态度。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曾指出,“始吾于人也,其言而观其抒,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东汉时期著名哲学家王充也提到:“凡论事,遇事不引效验,则虽甘之繁说,众不见信。”(《论衡·知实篇》)他们这种尊重客观规律,根据客观实际和具体实践行动来判断认识的辩证理论,也是一种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实事求是思想的体现。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中国革命与建设实际对中国古代思想家的“实事求是”作出了新时期的科学概括,使中国古代的实事求是思想进一步发扬光大,证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竭的生命力和影响力。随后,邓小平将“实事求是”从真理观运用于价值观,实现了真理与价值的统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等领导人通过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充分掌握中国文化、中国特色、中国实际的基础上,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走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说到底是文化自信。指出,“只有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本国具体实际、历史文化传统、时代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才能把蓝图变为美好现实。”[17]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结合中国文化背景这个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最大的实事求是。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从《实践论》出发,理解“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下一篇: 从《实践论》出发,理解“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3

(c)2008-2013 学术规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