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研讨课(freshman seminar)是面向大学新生开设的小班研讨课程。其目的在于通过充分的师生交流与探讨,启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培养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并进行综合培养和训练。新生研讨课最早出现在1959 年的哈佛大学,改革者 希望通过此类课程的开设,扭转本科教学长期被忽视的现状,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最初的新生研讨课重在“加强新生和教师的接触,强化大一新生的学术经历”,属于典型的学术性模式。1972 年,南卡罗莱纳大学开设了以加强师生沟通和学生的适应性转变为目标的新生研讨课,开启了适应性模式的先河。两种模式的新生研讨课在美国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对提高本科教育质量产生了重要影响。1998年博耶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委员会发表了《重建本科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蓝图》报告,报告建议:“应对大学第一年的学习进行重新组织,以使学生获得最大的收益。第一年的关键应是由有经验的教师指导的小型研讨班。这种研讨班应讨论那些能激发学生智慧,使学生在互动合作的学习环境中开阔学术视野。加强学生的学术素养应成为美国研究型大学对新生提出的新要求。”
我国的新生研讨课实践始于清华大学,2003 年 11 月,该校首次开设了新生研讨课。随后,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也纷纷开设了新生研讨课。目前国内研究型大学开设的新生研讨课,从严格意义上讲都是属于学术类新生研讨课,关注的是大一新生在专业学习或学术研究方面的转变,为以后的学习研究做好准备。新生研讨课是研究型大学为培养研究性和创新型人才、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而在课程改革方面采取的一种举措。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借鉴国内外大学新生研讨课开设的基础上,从2013年起为大一新生开设了一种崭新的“科学与社会”新生研讨课,具有鲜明的课程主旨和独特的课程模式。将名家大师主题报告与导师小班教学指导相结合,通过各类主题报告从宏观视野探讨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未来科学的发展趋势、人类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等,让学生了解科技发展的历史与作用,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导师指导下的小班课程讨论和专题调研,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判断与团队协作能力。课程持续一年时间,让大一新生在名师的耳濡目染中充分感受到科学的魅力。
同国内其他高校开设的新生研讨课相比,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具有以下鲜明的特色:
1.研讨课的主题紧紧围绕“科学与社会”展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作为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特色管理和人文学科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致力于培养学生成为国际一流的基础研究、工程技术和其他领域高端人才,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始终与国家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紧密结合。该课程将学生的科学思维、创新精神、综合素质培养与热爱科学、认识人类发展、服务社会的远大理想相结合,培养学生具有用科学进步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崇高责任感和使命感。
2.在课程形式上,国内高校新生研讨课仍旧是以课程教学的方式来展开的,无论是对于某一学科导引式、前言介绍、实践探索都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附以讨论的形式。在教学形式上还没有突破原有各类研讨课的模式,只是在内容上更倾向于适应大一新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新生“科学与社会”研讨课由各具特色的两部分组成。研讨课的第一部分安排了6场名家大师报告。报告人全部为各学科领域的知名科学家和优秀企业家。他们围绕各自研究领域和人生感悟,就前言科学领域的发展趋势和科学进步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等做主题讲授。这些报告揭示了可持续发展与科技创新的关系,阐明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阐述人类所面临的巨大挑战以及科研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名家大师的们对科学的执着追求、对事业的奉献精神、对祖国的报效之情,深深感染并激励着一级又一级的年轻学子们。从2013-2016年,学校共开展了24场主题报告。他们有著名物理学家、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首席科学家潘建伟院士、著名结构生物学家施一公院士、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曹雪涛院士、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等等。
3.新生研讨课的第二部分采用导师指导小班教学的专题研讨形式。学校从全校各学院选聘100余位教学经验丰富、学科造诣强的教授和副教授对全校所有大一新生开展小班教学指导。新生覆盖率达到100%,而目前国内研究型大学对大一新生的覆盖率在50%左右。每位导师指导15-20名学生,帮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或适合他们研究水平的选题,不局限于书本知识或有定论的问题,可以是学术前沿问题或尚未成熟的理论问题。指导他们学会利用文献检索和查阅工具来阅读文献资料、帮助学生开展阶段性研究讨论,了解研究进展,及时给予研究指导。指导学生撰写研究报告、组织答辩。最后依据学生研究报告质量、团队工作中的贡献、参与课堂讨论的表现给予学生成绩,按照五等级制记载。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更加强调的是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创造过程,导师的指导是提纲挈领式的,学生需要在课后付出大量精力。在这一系列指导过程中,导师和学生通过对某一专题的充分的交流和讨论,培养了学生进行主动探究性学习、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掌握初步科研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