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医药卫生 » 正文
浅述心律失常之膳食
 
更新日期:2019-01-03   来源:中国实验诊断学   浏览次数:315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心律失常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不仅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而且还导致死亡率上升[1]。据统计,在中国心律失常占心源性猝死的比率达90%以上[2]

 
 心律失常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不仅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而且还导致死亡率上升 [1]。据统计,在中国心律失常占心源性猝死的比率达90% 以上 [2]。然而在其治疗方面,并没有找到一种令人满意的方法,目前最好的方式仍是抗心律失常药物,但这类药物抗心律失常作用与促心律失常作用几乎并存[3]。如何最小伤害的预防心律失常,提高生活质量,控制症状,成为大家所关注的焦点之一。
心律失常目前多归于中医“心悸”这类疾病。《皇帝内经》中就有类似疾病记载,如《素问·举痛论》中提到“惊则心无所依,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其后“心悸”首次出现在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和《金匾要略》中,且沿袭至今。心悸临床表现以心中悸动不安为主症,常伴胸闷、气短、失眠、健忘、眩晕等,更甚者可致晕厥、猝死。究其病因,主要与感受外邪、素体虚弱、七情所伤、饮食不节等因素相关。自古中医在防治心悸上就有着独特的经验和疗效,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综合疗法,食疗就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食疗,又称食治。它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以食物的特性来调整人体脏腑功能、平衡阴阳,使其达到防治疾病和强身保健的作用。众所周知,饮食是我们赖以生存和保持健康的基本条件,自古就有“ 医食同源 ”的说法 故食疗的发展可以说是与之一脉相传的。《内经》中记录着“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由此可见,春秋战国时期,已充分认识到了食疗的功效。汉代以后,有关食疗的记载举不胜举。至唐代,孙思邀在其《千金要方》中更是专设“食治篇”,大大地丰富了中医食疗学[4]。其后诸代,更是有了不断的发展、补充与完善。通过学习前人的经典,对食疗防治 “心悸”,概括起来 ,主要有以下几点:
1.饮食有节:即饮食有所节制,食量适宜。《素问•上古天真论》:“上古之人,……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5]”。所以“饮食有节”的原则在《内经》中就已成型,虽说《内经》中所阐述的“今时之人”并不代表当今时代,但是在21世纪的饮食无节制现象是变本加厉了。许多内科方面的疾病的发生都与“饮食不节”密切相关,“心悸”也没能幸免。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选择食物的自主性越来越强,同时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倍感压力山大,在这些多因素影响下往往引起了饮食的两个极端,一方面是饮食无度,另一方面则是过度节食。然而饮食无度或一味的嗜食醇酒厚味、煎炸炙煿,会导致脾胃不及运化,留于体内,引起痰湿内生或蕰热化火,阻塞经络气血。反之过度节食,会致水谷精微摄入不足,脾胃缺乏吸收原料, 引起气血虚弱,无力滋养心神[6]。后者通常多见于通过节食减肥的女性患者。总而言之,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均是心悸的重大病因之一。正如名医扁鹊曾言:“安身之本,必资以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故做到饮食适量是预防心悸的第一步。
2.多元饮食:①五味调和,所谓“五味”即酸、苦、甘、辛、咸,它不仅仅是对药物和食物的一种口味特征的描述,也是对药物、食物作用的一种高度概括。五味饮食调养理论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了。《素问.五脏别论》云“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器。”《素问·五运行大论》:“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肾……咸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7]。”这些都说明了五味对五脏起着重要的滋养和协调作用,由此可推断出如果饮食得当,是可以达到以食祛病效果。从五味理论分析,苦味多偏好于入心经的。虽说不少现代医家对苦味入心这一理论存在争议,但现代研究亦表明苦味药具有抗菌、消炎和强心等药理作用[8]。虽说五味各入所喜之脏,但过食亦会致病,切不可过分的偏嗜某味,如《素问·五脏生成论》载“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此外,现代研究也显示,不论苦寒法,还是苦温法,都会造成动物模型脾虚[9]。②全面饮食:饮食具有全面性即选择食物时,需要谷、果、肉、蔬菜均衡。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浅述心律失常之膳食

下一篇: 浅述心律失常之膳食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3

(c)2008-2013 学术规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