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文艺 » 正文
深植于草原音乐的根基沃土 ——蒙古族三弦音乐浅析
 
更新日期:2023-10-07   来源:戏剧文学   浏览次数:326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深植于草原音乐的根基沃土蒙古族三弦音乐浅析[摘要]蒙古民族是音乐的民族,在蒙古族的音乐艺术中,无论是演唱还是说唱,都离不开

 

深植于草原音乐的根基沃土

——蒙古族三弦音乐浅析

                       [摘  要] 蒙古民族是音乐的民族,在蒙古族的音乐艺术中,无论是演唱还是说唱,都离不开三弦,它与竹笛、马头琴、四胡并称蒙古族乐队中的“四大件”。蒙古族三弦是伴随着蒙古族音乐艺术、特别是演唱和说唱艺术发展起来的,它以优美的旋律、独特的韵味在蒙古族音乐中占据了必不可少的重要地位。本文试就蒙古族三弦音乐的起源和发展、地域特色及思想艺术特点作了较为详尽的分析。

 [关键词]  三弦   蒙古族   民族音乐  起源   发展   特色

在内蒙古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独特的地缘和草原、森林生态,使世代繁衍生息在这里的游牧民族不仅创造了区别于中原的光彩夺目的草原文化,而且也为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融合与创新,为共同创建和繁荣中华文明作出了贡献,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巨大的文化财富和发展空间。

蒙古人自古以来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无数的草原民族民间艺人,传承、发挥着他们的想象、灵感和创作思维,演绎出独具神韵的草原音乐,袒露出丰富的内心世界,用自己的智慧和艺术天才创造了丰富而宝贵的音乐财富,所以有蒙古民族是音乐民族之说,在音乐史上确立了自身的典范地位。

内蒙古草原音乐以“对话苍天,抒情极至”而著称于世,遐迩闻名,其深刻内涵的外在表现形态绚烂多彩,特色鲜明,极富感染力。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根基沃土,在古老而又独具特色的蒙古族民间乐器中,除了马头琴,流传最广的要数蒙古族三弦了。蒙古族三弦,蒙语音译“舒达日古”,它与竹笛、马头琴、四胡一样,是深受蒙古族人喜爱的独奏乐器之一,也是蒙古族民间合奏乐器四件有特色的乐器之一,共称蒙古族乐队中的“四大件”。在蒙古族乐队中三弦与四胡还被人们称为“两兄弟”, 有三弦的地方一定有四胡,有四胡的地方必定有三弦,由此可见三弦在蒙古族音乐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地位。本文试就蒙古族三弦音乐的起源和发展、地域文化特色及思想艺术特点作一简要分析。

一、蒙古族三弦音乐的起源和发展

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播方式及途径,可分为纵向和横向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过程。所谓纵向传播,是指时间上的传承脉络,即一代又一代地延续,又不断地变化发展;而横向传播,则是指空间的传播,即跨地域或跨文化种类等多向的、加开放性的演变发展。古老乐器三弦的传播与传承,同样遵循着这两条演变发展的轨迹,从而延续着自己的艺术生命。

三弦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弹拨乐器之一,其构造分鼓头、琴杆、琴头及轸子等部分。鼓头常用椭圆形木框,两面蒙蟒皮成一共鸣箱,面上架一竹制的琴马。琴杆长而无品柱,琴头装有三个轸子,张三根弦 ,用金属弦或尼龙弦。追其历史,源远流长,早在秦汉之前(公元前三世纪左右)被称为弦鼗的即是三弦的前身。唐杜佑《通典》上说:“三弦起于秦时,本三代鼗鼓之,制而改形易响,谓之弦鼗,唐时乐人多习之。”由此可见三弦远在秦时就已经有了它的萌芽。到了元代(公元十三世纪左右)三弦已基本定型。关于这一点,在中外不少专家、学者的研究、考证中结论基本相同。明代(公元十六世纪左右)三弦已经普遍地被用来作为当时说唱音乐主要伴奏和戏曲音乐的伴奏乐器,并在弹奏技巧方面有了相当程度的提高。十九世纪中期,河北说唱艺人马三峰根据原来小三弦的型创制了适于为北方说唱音乐伴奏的大三弦。从此大、小两种不同型制的三弦广泛流行于我国南北各个地区,相传至今,名家辈出。

蒙古族传统音乐历来都不是一个狭隘的、封闭的文化系统,而是在不断的流动、吸收、融合和变异中延续着自己的艺术生命。随着历史的发展,汉族人民群众不断进入蒙古一带,同时具有汉族地区特点的经济和文化也随之而来,给蒙古地区的经济和文化以深刻的影响。比如在当时,三弦、笛子、四胡、扬琴等乐器就普遍为蒙汉各族人民所共同使用。

蒙古族三弦的历史悠久,像许多蒙古族乐器起源于成吉思汗时代一样,700多年前,草原上的说唱艺人们就骑在马背上,拉着马头琴和三弦,吟诵着他们的英雄成吉思汗。有的研究者认为:“今之三弦,始于南宋淳熙或更早一点,但不会早于南宋初年”。《中国少数民族乐器志》也说,元代三弦已在民间广为流传。三弦从蒙古汗国建立起就广泛演奏于宫廷、祭祀和军乐中,从元代开始流行于民间。##end##

几百年来,三弦这件古老的乐器它以其细颈无品、蟒皮鼓面的特殊结构;舒展修长的优美造型;明亮浑厚、无可比拟的音色;宽阔的音域以及丰富的音乐表现力,在蒙古地区广泛流传并深受蒙古族人民的喜爱,极大地丰富蒙古族人民的音乐文化生活。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提倡、重视和扶持下,蒙古族的音乐文化进入了全新的发展时期。为发展内蒙古的器乐文化,文化主管部门采取了一系列具有远见卓识的举措。上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自治区主要领导乌兰夫主席支持、鼓励当时的内蒙古文工团从民间吸纳器乐人才,三弦演奏家达·桑宝、马头琴大师色拉西、四胡大师孙良等人,都调入了内蒙古文工团,使包括三弦在内的蒙古族传统乐器和乐种走上了专业文艺舞台。1955年,由内蒙古各文艺团体骨干所组成的文艺队,排演了大型合唱《内蒙古好》,其主题音调就取自三弦器乐曲《阿都沁·阿斯尔》,获得专家的好评。1957年,内蒙古艺术学校成立。学校十分重视民族艺术教育,聘请卓有成就的民间乐师任教,传授三弦等民族民间器乐。“十年动乱”时期,内蒙古的音乐事业惨遭浩劫。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内蒙古文艺界坚持“二为”方针,很快治愈“十年动乱”的创伤,进入了全面繁荣的新时期,内蒙古的音乐事业又重新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1979年4月,为筹备《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内蒙古卷》等大型工具书的编辑工作,内蒙古音乐家协会、内蒙古文化局、内蒙古广播电视局等单位联合组织了首届“全区民族民间戏曲、曲艺音乐录音会”,参加者有来自全区各族的艺人五十余名。录音会上,由来自内蒙古歌舞团的三弦演奏家达·桑宝、火不思演奏家高·青格勒图等人,以及来自锡林郭勒盟正蓝旗的四胡演奏家巴布道尔吉、原苏尼特右旗王府乐班乐师、雅托噶演奏家扎木苏、四胡演奏家孙良,组成蒙古族传统乐队,演奏了《固勒查干·阿斯尔》、《阿都沁·阿斯尔》、《明安·阿斯尔》等乐曲,并由内蒙古电视台、广播电台做了现场录制。这次录音会为挖掘、抢救、整理包括三弦在内的蒙古族传统音乐,提供了一次很好的契机。

这些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大大推进了三弦音乐的传播,使这一古老乐种“枯木逢春”,再度焕发生机。

二、蒙古族三弦音乐的地域文化特色

蒙古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地域性风土人情。各地区时常举行规模较大的宴会、那达慕等活动。至于民间的各种风俗活动,以及寺庙僧侣的佛事活动也从未间断过。三弦作为蒙古族音乐重要的艺术形式,与上述这些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本地区文化艺术的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从蒙古族文化艺术史的角度来看,蒙古的历代汗廷、喇嘛寺院和王公府邸,堪称是收藏民族文化的“博物馆”,保留了本民族不少珍贵的文化艺术瑰宝,当然也成为三弦音乐传播与传承过程中的重要阵地。蒙古族三弦以大、中型居多,不仅用于元代宫庭乐队,在清代宫廷番部合奏中也为弹拨乐的主奏乐器。16世纪末叶后,由于藏传佛教格鲁派在蒙古地区的广泛传播,佛教对蒙古族的文化、乃至人们的日常生活均产生了深刻影响,音乐方面亦如此。到了清代,清廷在蒙古地区大兴建造寺庙,因而喇嘛数目剧增。一些寺庙中在举行重要的佛事活动时,除了演唱宗教歌曲以外,还要演奏三弦乐曲,也使得三弦得以进一步的盛行。

但对于蒙古族三弦音乐来说,民俗活动一直是其传播与传承的主渠道。蒙古族地区广泛的社会民俗事项,需要三弦音乐,而三弦音乐也通过社会民俗活动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在民众中得到普及,在民间流传更为广泛,从而形成良性互动关系。在盛大宴会、婚宴、那达慕聚会、祭敖包仪式等场合上,演奏喜庆欢悦的三弦来增加节日气氛,成为不可缺少的音乐艺术形式。在内蒙古西部鄂尔斯草原的乌审旗、杭锦旗一带,牧民中间许多家庭都有演奏三弦的传统。牧民们在劳动余暇,或者在欢乐日子里,总要演奏这优美动听、音色明亮的三弦,它是蒙古族人民最喜爱的民族乐器之一。蒙古族百姓中流传曾着这样的口头禅,不会演奏三弦的人,不是一个好乐手。这说明演奏三弦已成为检验当地民间艺人技艺高低的试金石,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三弦在蒙古族中流传的广泛性。

三、蒙古族三弦音乐的思想艺术特点

蒙古民族是音乐的民族,千里草原堪称音乐的海洋,每一个蒙古包里,永远飘动着不绝如缕的上辈人传给他们的美妙的乐曲——这是一个无法估量的音乐宝库。蒙古族性情质朴、爽朗、热情、豪放、强悍,其音乐具有曲调高亢、音域宽广、旋律奔放的特点。而三弦属指板弹拨乐器,琴面蒙有蟒皮,使得它的音色非常特别,浑厚而响亮。又由于它的指板较长且无品位,演奏滑指和走音十分方便,也便于自由转调。弹奏时吟揉滑跳尽可发挥,其音响别致,风格独特,音域可达三个多八度,低音部浑厚低沉,中音部刚脆扎实,高音部纯净明亮。它既能表现那种铿锵有力雄浑开阔的乐曲,也善于表现那种活泼喜悦、明快风趣的曲调和叙述性曲调,具有浓郁的乡土味。尤其在运用滑揉的特长去表现一些较有风味的特殊效果时更显异彩。在蒙古族的音乐艺术中,无论是演唱还是说唱,都离不开三弦。可以这样说,蒙古族三弦是伴随着蒙古族音乐艺术、特别是演唱和说唱艺术发展起来的。

蒙古族传统三弦曲有:《阿都沁阿斯尔》、《古日奔阿其图》、《黄旗阿斯尔》等。《阿都沁阿斯尔》是流传在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的一首传统的三弦独奏曲,“阿都沁”即现在的太仆寺旗,“阿斯尔”为乐曲之意。这是一首世代流传、情绪欢乐的乐曲,一方面表达了对牧马人顽强、粗犷、强悍精神的赞誉,另一方面表达了蒙古北元代宫廷音乐的特征。乐曲无不质朴真挚、开阔自由、庄严豪迈而又崇高乐观,时时透射出蒙古族人开阔的胸襟,表达出人与自然自由完美统一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

蒙古族音乐以歌唱草原、赞美骏马、热爱生活、充满对自由幸福的向往和追求为其主要内容,而三弦曲调既擅于抒情,又注重写景,情景交融,因而也是浑厚、含蓄、舒展、豪迈的蒙古族民间舞蹈的主要伴奏乐器。如流行在伊克昭盟地区的筷子舞,流行于伊克昭盟地区的盅子舞,源于翁牛特旗乌兰板、巴嘎塔拉一带的牛头虎舞等,伴奏乐器都有三弦,还有四胡、扬琴、笛子等。舞蹈风格热烈奔放、朴实刚健,三弦伴奏也淋漓尽致、寓景于情,有很强的自娱性,为牧民群众所喜闻乐见。

此外,三弦还是内蒙古东部农业地区的一种主要伴奏形式。长篇叙事歌是具有复杂故事情节和众多人物的大型民歌体裁。一般由职业民间艺人编唱和表演,用三弦或马头琴伴奏,自拉自唱。优秀的长篇叙事歌有《嘎达梅林》、《诺丽格尔玛》、《达那巴拉》、《巴拉吉尼玛与扎那》等。在叙述故事和刻画人物的过程中,可以随时夹以评述道白,形式灵活,语言生动,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因而三弦伴奏的特点也是曲调简短,节奏规范,音域适中,同语言紧密结合,带有鲜明的说唱性。

蒙古族三弦音乐就这样在发展变化中延续生命,又在形态转化中保留遗传基因,大体承袭了民族风貌而青春不朽。20世纪50年代以来,内蒙一些三弦演奏家们一方面保持其民间粗犷、泼辣的演奏风格,同时又发展了表现抒情性、歌唱性曲调的演奏技巧,使三弦成为有丰富表现力的独奏乐器。

综上所述,蒙古民族是一个质朴豪爽的民族,蒙古三弦有着优美的旋律,独特的韵味;蒙古民族又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其音乐的内在品质也大都饱含苍凉、孤独、悲怆的艺术之美。在这个极富文化个性和底蕴深厚的千里草原上,只要你听到蒙古人演奏的三弦,便立刻能感受到浓郁的草原气息,体味到高度的艺术享受。广大牧民和一代又一代优秀的民间乐手在三弦中不知倾注了多少的感情,发挥了多少创造力。对于三弦艺术中文化意蕴的认识,我们永远也不能穷尽,它的价值和魅力是永恒的。

参考文献:

1、《中国音乐词典》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5年6月

2、《蒙古音乐史》乌兰杰著 内蒙古音乐出版社 1999年12月

3、《民族音乐概论》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 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1年6月

4、《蒙古族艺术特殊的文化透视》内蒙古大学学报 2002年第6期

5`、《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 桑德诺瓦著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4年3月

 

上一篇: 深植于草原音乐的根基沃土 ——蒙古族三弦音乐浅析

下一篇: 深植于草原音乐的根基沃土 ——蒙古族三弦音乐浅析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3

(c)2008-2013 学术规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