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哲学 » 正文
新媒体背景下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构建所取得的成就
 
更新日期:2019-02-14   来源: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浏览次数:406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新媒体对人们日常生活影响不断增大,并且凭借着自身的传播优势和特点受到人们的青睐。自互联网在我国兴起并得到飞速发展以来,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建设取

 
 新媒体对人们日常生活影响不断增大,并且凭借着自身的传播优势和特点受到人们的青睐。自互联网在我国兴起并得到飞速发展以来,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建设取得了一些成就。
(一)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一元指导地位,是政治原则问题。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信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诸多理论成果。重视意识形态工作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从“政治工作是党和红军的生命线”,到“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再到“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它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再到“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4]“生命线”的内涵不断丰富,体现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高度重视。
坚持一元主导和多元并存是新媒体时代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构建的基本格局。正确处理好主导性和多样性的关系,是我国网络意识形态构建首先应坚持的方法论原则问题。“在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性和多样性是辩证统一的,主导性是多样性中的主导性,多样性是主导性统领下的多样性。只有主导性没有多样性,意识形态就会高度一律,禁锢人们的思想;只有多样性没有主导性,意识形态就会无序发展,导致人们思想的混乱。”[5]虽然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建设时期较短,新媒体空间存在着多种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但无论是现实还是虚拟、线上还是线下,都是以坚持马克思主义一元指导地位为前提的。新媒体平台的意识形态状况,实质上是我现实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网络扩展与反应。[6]目前我国正在积极的利用新媒体平台,加大新媒体与主流意识形态的深度融合,探索主流意识形态构建的新路径。
(二)创建了多样化的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平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发展,形成宣传合力。媒介融合是不仅是新媒体发展的基本态势,也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提供了多样性的传播平台。传统媒体在革命战争年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新时期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鼓舞无产阶级斗争的志气和斗志中,发挥了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媒体日渐式微。传统媒体自我革新的一个路径就是与新媒体相融合,实现优势互补、一体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读者在哪里,受众在哪里,宣传报道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宣传思想工作的着力点和或落脚点就要放在哪里。”不同的受众对传播方式具有不同的需求偏好,青年群体更偏爱使用新媒体。新媒体比传统媒体更方便快捷,信息量更大,内容更丰富,互动性更强。而老年群体则偏爱使用传统媒体。传统媒体比新媒体的可信度、可靠性更高。可信度是影响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受众选择合理的传播方式的重要因素。再加上老年群体对新媒体的认知、操作熟练程度和对新事物的接受学习能力不如青年群体,也是老年群体更喜欢看报纸、听广播的原因。“意识形态的传播效度不仅在于传播者如何传播,还在于接受者如何接受。[7]”新闻传播规律启示我们,要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就要去迎合受众的需求,针对受众的需要偏好来选择合适的传播方式、调整传播计划。
(三)多层次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体系不断完善
从外部和内部两个层面来划分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体系,应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自上而下的纵向的认同,一个是由内而外、由浅到深、由低到高的认同。自上而下的纵向的认同是根据新媒体传播主体来划分的,包括党政机关、网络意见领袖和社会普通民众。目前我国党政机关也开通了政务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服务平台,极大提高了政府的服务效率和民众的政治参与性。网络意见领袖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影响力,其发言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争取这类群体的认同是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体系构建的一个重要方面。社会普通民众的认同是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重点,也是主流意识形态构建最广泛的群众基础。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体系还是一个由浅入深、由低到高、层层推进的过程。弗洛伊德认为,认同其实是一个心理过程。按其层次性来划分,可以分为认知认同、情感认同、价值认同和行为认同。其中认知认同是前提,情感认同是关键,价值认同是重点,行为认同是关键,共同构成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体系。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新媒体背景下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构建所取得的成就

下一篇: 新媒体背景下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构建所取得的成就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3

(c)2008-2013 学术规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