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新月异发展的信息化时代,从生活、娱乐到工作,对电脑及手机的依赖已然成为常态化,现在CDH患者呈年轻化的特点日趋严重。颈椎形态结构的变化与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体位姿势密切相关,头颈肩部的活动直接影响颈椎各节段的生理功能和形态退变[20,21]。临床研究发现,CDH的发病与颈椎内外原性失衡密切相关。因此,恢复颈椎的动静力平衡是有效治疗和预防CDH的关键[22]。在患者住院治疗期间及出院后,对患者颈椎的功能锻炼进行指导性的干预均能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21,23]。出院后患者依从性下降或消失,早期症状的缓解让患者忘记了良好的工作或生活方式是保持颈椎正常功能的基本[24]。所以,慢慢的忽视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保持颈椎功能锻炼,导致了疾病复发甚至出现病情加重。
常规的护理管理模式导致了医护、医患、护患之间信息的不对称,总有出现相互矛盾、意见不一致的方面[25]。导致患者对医师及护士不信任,甚至不配合治疗的情况。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是一种打破传统护理模式的新型治疗及康复管理模式[12,15]。这种新型模式打破了以往保守的医护、医患和护患三者之间的“从属模式”,由主管医生和责任护士共同组成管理小组参与到患者围手术期及出院后的治疗与护理的整个过程,制定和优化每例患者的个性化治疗与护理方案,参加三级查房讨论,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灵活机动、尽可能发挥和提高医护人员专业水平以及沟通交流平台的“并列-互补模式”,真正实现临床医疗与护理同步沟通、同步配合,指导患者科学康复[13-15]。许多医院由此开展出院后新型护理模式、延续治疗模式、家庭医生管理模式及利用现代化信息平台(如QQ群、微信群等)参与模式,使医生-护士-患者之间形成一种无缝对接与三维一体的新局面[26,27]。传统的CDH患者经典的治疗方法是颈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虽然获得了良好的减压与融合效果。但是长期的临床随访发现其相关入路并发症及融合邻近节段退变明显,使患者再次出现颈椎病的相关症状与体征[5- 7]。脊柱内镜技术的发展,不仅可以规避开放手术的不足,还充分保留了脊柱的生物力学稳定性[28,29]。但是,由于患者及医师对现代发展起来的内镜技术不甚了解,对其技术持保留意见,早期不愿意接受内镜技术治疗。需手术治疗的CDH患者,因间盘的局部突出导致脊髓的局限性压迫,经皮内镜手术不但实现了经皮靶向切除突出的间盘组织、实现脊髓减压,还体现了美容效果,减少相关开放手术入路并发症,维持脊柱的生物力学稳定性,避免了邻近节段退变加速[30,31]。通过医护一体化的管理模式,使医师-护士-患者之间对脊柱内镜技术的治疗有了一致的认识、理解。特别是通过医师对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机理、手术、术后脊髓神经功能恢复及颈椎生物力学稳定性的讲解,再加以责任护士在充分理解配合医师的医嘱、积极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心理护理,使患者对颈椎内镜手术从担忧、惧怕到认识、理解、并自愿选择、乐于接受内镜治疗树立了信心。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总体优良率、症状复发率一致,无明显差异(p>0.05),说明新发展的经皮脊柱内镜技术实现了经典手术的治疗效果,是可行有效的;试验组依从率优于对照组,试验组术后进食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及JOA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使CDH患者接受经皮内镜治疗获得了经典手术一致的治疗效果,避免或明显减少了入路相关并发症,提高了患者的依从率,显著减少了患者住院时间,同时降低了症状复发率[32-34]。通过医护一体化的管理,促进医护健康宣教的一致性,提高CDH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培养并维持良好生活工作姿势,提高积极保持颈椎健康的依从性[3,14,24]。建立新的医护合作健康教育模式,加强了责任意识,使每一位管理小组的人员高度重视、积极参与,保证了医疗与护理的安全,避免了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提高了临床医师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25,26]。通过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实施,促进了医疗新技术的发展,有效降低了平均住院日,加快了病床周转率。同时有利于积极开展医护人员的培训与考核工作、促进医师与护士关注专业前沿知识,达到共同进步,增强学科人才建设[25,32]。
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临床医护合作模式,在一定的专业环境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因受到医护之间协作和谐程度、医护人员培训考核、领导的认识与支持程度等因素制约[32,34],在临床广泛开展应用还有一个更长的摸索时间。同时,随着不同疾病的康复需要,针对一些特殊的病人,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还可以扩展到与营养师、康复师、药剂师等多专业人员的合作,为患者在住院过程中甚至出院后的康复共同讨论和优化管理方案[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