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文艺 » 正文
论 道 德 生 活 对 社 会 和 谐 生 活 的 促 进
 
更新日期:2023-10-07   来源:道德与文明   浏览次数:279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论道德生活对社会和谐生活的促进[摘要]本文在指出道德生活概念与和谐生活特征的基础上,着重探求了道德生活对于构建社会和谐生活

 

论 道 德 生 活 对 社 会 和 谐 生 活 的 促 进


[摘  要] 本文在指出道德生活概念与和谐生活特征的基础上,着重探求了道德生活对于构建社会和谐生活的促进意义。

[关键词] 道德生活    社会和谐生活

什么是道德生活?高兆明先生认为:“道德生活是有关人们利益关系的实践理性生活,是追求人格完善、社会和谐与公正的创造性生活。”[1]道德生活的意义在于“道德的存在或有道德地生活本身就是人类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道德使人类生活不能承受之轻,也是其生活和行为的意义之重,这意义正是人类生存和生活的高贵价值所在。”[2]人类的道德生活是一个发展、传承的历史过程,人类道德生活是一个有待完成的任务,在道德世界中,道德生活必须不断创造道德与客观自然、主观自然之间的和谐,并将它永远向前推进,所以,人类的道德生活既是“现在时”状态,又是“未完成时”状态,是“预定的和谐”状态,对于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种种不和谐现状,我们需要这种“预定的和谐”的道德生活对和谐社会的构建不断促进和推动。什么是和谐生活?和者,和睦也,有和衷共济之意;谐者,相合也,强调顺和、协调。和谐社会的生活具有如下几个特征: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本文从道德生活的维度出发,探求道德生活对于构建社会和谐生活的重要意义。

一、拓展道德生活的空间,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等四大关系的和谐构建。社会生活为人们的道德行为选择和价值评价提供了现实的“场景”,道德生活在社会生活中展开,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进行行为选择和价值评价所置身于其中的社会价值场域,在人们道德观念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道德生活是现实的客观存在,它真实地表征着整个社会生活的文明程度,道德生活质量的高低是衡量社会生活是否和谐的重要指征。如果整个社会生活的道德规范以及社会整体的道德状况为道德生活所忽略,离开了整个社会为人的行为选择与价值评价所提供的道德场景,那么道德生活就会处于失范状态,社会生活就无秩序可言,更谈不上和谐二字。在人类整个社会生活这个客观存在的空间场域中包涵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个人与自身四个不同维度的价值取向。所以,道德生活对于社会和谐生活的意义就在于道德生活的价值取向更加合理,就在于不断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自我身心关系的和谐。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道德不可或缺,缺少道德的社会,一定不是和谐的社会,因为道德生活是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以往理论界对道德的定义大多指向它是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规范,其实近些年生态伦理学的兴起,使道德的外延拓展到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的利益也需要得到人类的尊重和满足,自然和人类都是社会的成员,人与自然之间也要追求和谐。然而,人类为了自身利益已严重破坏了自然,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不和谐与日俱增。只有在自然界再也无法承受以致发生了严重的生态危机从而影响到人类的生存之际,伦理学者们日渐呼吁重新构建生态道德。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指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本体论意义,马克思指出:“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存在对他说来才是人的存在,而自然界对他说来才成为人。因此,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本质的统一。”[3]所以,人类只有对自然界给予更多的道德关怀,将自然纳入到道德生活的价值场域中,才能更好的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推动整个社会生活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才能为人类长远和谐生活的可持续发展拓展物质空间。追求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人生的内容是由复杂多样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构成的,正如马克思所说:“人是最名副其实的社会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4]个人与社会、人与人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在道德生活领域,只有把握好这种辩证关系,正确认识个体性与社会性的关系,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正确把握享受个人权利、自由与承担社会责任、义务的关系,使个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处于和谐共存状态。当然,和谐社会的道德应该体现公平,公平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指征,没有公平,社会生活中尔虞我诈,你争我夺,更本谈不上和谐。一个社会能否实现公平,从根本上说不是从道德生活领域去解决,而是取决于公平的社会制度,包括社会政治制度、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等以及根据公平所建立起来的道德规范、道德意识、道德精神,所以重要的是社会及其行为方式本身要实现公平,发挥社会生活在道德观念形成中潜移默化的积淀作用。所以,从这一点来讲,道德生活对社会和谐生活的构建具有促进作用,反过来说,一个制度更加合理的社会更能促进人们道德生活水平的提高,促进道德境界的提升。另外,在人与人的道德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的关系需要每个人不断的学习,应当“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关心”、“学会宽容”、“学会尊重”等道德价值取向。要学会相信别人,也要学会自我保护;学会竞争,也要学会协同;学会严格,也要学会宽容,所有这些都需要靠自己独自摸索的“分寸”。如果把握好了这种“分寸”,其实也就是把握好了人与人和谐共处的“度”,把握好了“和而不同”的“度”,只有这样,人与人之间才是动态的、充满活力的和谐关系,才能为人生社会价值的实现拓展和谐的人际空间。自我身心关系的和谐。随着物质利益的逐渐满足,人们更加需要注重对于“精神利益”的追求,更加注重追求个人的“心灵利益”,而这种“精神利益”、“心灵利益”也是人之为人的特性,是衡量人的全面发展的要素之一。要构建个人和谐的心灵世界,面对纷繁复杂的物质世界使内心处于一种平衡状态和“中道”状态,真正做到“不以物喜,不以物悲”。“亚里士多德强调指出,所谓‘幸福生活’,并不是快乐主义意义上的享乐生活,而是合乎‘中道’之价值选择原则的和谐生活——灵与肉、理想与现实、将来与眼前的和谐生活”。[5]现代社会对于人的异化使人的身心发生分裂,人成为缺少信仰和价值关怀的人,现代人的困惑表现在诸如精神焦虑、信仰的缺失、人生意义的迷失、人生的种种危机、精神家园的失落等等方面,导致了人们物质生活丰富的同时,缺少对自然、对他人的关怀,导致了各种问题的产生。社会应当通过种种渠道引导人们自觉通过各种方法调适心理状态和精神状态,为个人“心灵利益”的实现创造和谐的自我空间。##end##

二、传承道德生活的精华,促进传统美德与现代文明的和谐对接。人类维持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活动本身也是一个历史变化的过程。在不同的时代,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与手段是不同的,这就决定了人类道德生活的历史性,不同的历史时代提倡不同的德性和道德规范,人类社会生活的历史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一部道德生活史。以中华民族道德生活为例,可以具体划分为先秦道德生活、秦汉道德生活、三国两晋南北朝道德生活、隋唐宋元明清道德生活、民国道德生活等等。“还可以根据马克思在1857-1858年《政治经济学批判》手稿中关于三大社会形态的理论:人的依赖关系即自然经济是最初的社会形态;物的依赖关系即商品(市场)经济是第二大社会形态;自由个性即时间经济是第三大社会形态。将道德生活划分为自然经济下的道德生活;商品(市场)经济下的道德生活;时间经济下的道德生活等等。”[6]不同历史条件的道德生活具有传承性,道德生活的作用和意义不仅在于“维系个人能够在其中找到他的善作为他的整个生活的善的那种个体生活形式,而且在于维系同时为实践与个体生活提供其必要的历史语境的那些传统。”[7]所以,人类的道德生活使得传统美德得以再生,整个人类社会就是靠道德生活维系成一个延续不断的从过去到现在再至将来的一个活生生的连续体。当然,不同历史时期道德命题和道德要求,都具有特殊意义和普遍意义。当一个道德要求被提出时,它总是考虑到当时社会人际关系的要求,考虑到社会关系的安定和谐。但是根据当时时代的特殊情况、特殊目的所概括出来的道德要求,仍然反映了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人们所必须共同遵守的某些道德要求,反映了一些普遍的、共同的道德要求。这些要求,也包含了列宁所说的人类在千百年来所形成的公共生活规则,也可以说是在长期的共同的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共同的道德要求。正像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所指出的,某些共同的历史背景,就必然使道德有某些“共同之处”。这种“共同之处”,就是我们今天所以能够批判继承的理论根据,扬弃其特殊的、具体的、个别的、时代的、阶级的特殊性,把握其一般的、普遍的、共同的属性中能够适用于今天的内容,就是我们今天能够予以批判继承的基本内容。比如传统道德中热爱祖国、勤俭节约、诚实守信、律己宽人、尊老慈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地势坤,君子厚德载物”的宽厚精神,在当今社会的道德生活中,仍然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道德意义。在实现传统道德与现代文明和谐对接的过程中还有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一些传统道德在继承时要注意抛弃其在当时所包含的调和阶级矛盾和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方面,比如“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等,弘扬其在今天能更好的调节和理顺社会内部各种矛盾、加强社会和谐建设的积极方面。我们应当汲取历史上不同时期能够传承下来的积淀在道德生活中的精华部分,在厘清传统美德价值基础上,寻找其能够构成当今和谐生活局面的再生点,使其成为与现代社会生活相适应的新的道德生活状态。缺少了这些中国历史传承积淀下来的道德精华,将会使现代的道德生活出现断痕,从而造成现代社会生活不和谐的局面。今天的中国是历史中国的一个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历史的发展说明,在中华民族以往道德生活中所积淀下来的优良道德传统,对于中国社会优良道德风尚的形成,对于中华民族的团结、和谐与发展,产生过并正在产生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维持社会秩序、改善社会风尚、协调人际关系、增强国家和谐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现代中国是处在一个由传统道德生活向现代道德生活过渡的嬗变期,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的道德尚未建成,我们需要正视现在,面向未来,依托传统并赋予传统新的生命和再生点,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传统美德与现代文明的和谐对接。

三、把握道德生活的层次,拓展道德生活的内容,促进不同社会群体在社会生活中和谐共处。人在社会中的生活呈现各种不同的状态,人们的道德生活也具有不同的价值取向,不能用一种道德标准去要求所有的人,如果用同一道德标准去要求社会上所有的人,无论是理论上还是现实中都是行不通的。道德根源于人类实际生活,甚至是作为人类基本生活内容之一的现实的行为规范,而作为一种以协调人类各种利益关系为宗旨的行为规范,道德必须首先是基础性的或最基本的,也就是“底线伦理”,所谓底线伦理,就是指人人都应当遵守的最起码的社会规范伦理。其次,才可能随着人类生活目标的追求,不断趋向更高的生活境界和价值目标。在和谐社会构建中,“八荣八耻”的内容成为当今社会的底线道德标准,是作为社会中所有的公民应当遵守的最起码的、最基本的道德标准,这是社会和谐生活运行的最基本的需要。然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我国社会出现了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的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多样化的趋势,这“四个多样化”导致了人们在道德生活领域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的多样化,这“四个多样化”相对于过去“思想僵化”是一种历史进步,但是,我们也应当清醒地看到另一种倾向,因为强调宽容而失去了统一的价值标准,因为讲求自由而失去了基本的道德底线。其实,任何一个正常运转的社会,都必须有一条让全体公民共同遵守的价值标准,有一个让全体公民共同坚守的道德底线,失去这个标准和底线,就会导致是非不分、善恶不辨,正常的社会秩序就会被打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在道德生活中,“底线伦理与美德伦理都可以成为人们行为导引和品德塑造的价值取向……与底线伦理的‘底线’特质相比较,美德伦理则是一种‘上线伦理’,是指向更高精神境界、更高价值追求,造就高尚品德和自我完善的人的社会伦理。”[8]在共同价值标准和道德底线的基础上,社会应当通过各种途径教育、引导不同社会群体在道德生活中尽可能地提升道德境界,不断升华道德心灵,不断地追求美德,追求“至善”。当然,不能对不同的社会群体提出统一的美德伦理要求,否则的话,单一的道德生活模式将造成社会生活不和谐的局面。社会需要塑造高尚道德形象,使不同的社会群体能够在各自道德生活的基础上把握这个时代的道德生活的主潮流,使不同的社会群体在多样性的道德生活方式中能够和谐共处。“道德多样性的事实不仅是人际的,社群间、民族间、区域间和国际性的,而且也是个人心理成长的不同时期的,甚至是不同年龄段或代际性的。”[9]所以,人类道德生活的多样性几乎是一个不可化解、不可消解的事实。正因为这样,现代中国的道德生活需要融入世界,需要正视人类道德多样性的事实,不能仅仅局限于本民族的道德生活场域,而是需要汲取人类各民族道德生活的精华,在道德生活领域以多种方式扩大视野,进行交流。虽然在这种交流中会存在道德冲突,但正是在这种道德冲突中才能促使我们去比较,对本民族的道德生活进行更加深入的理性的思考,在与世界的交流中进行更加理性的价值选择与评价,构建符合现代人类社会要求的道德生活方式,与世界上其他国家与民族和谐共处。

By Moral Life to Social Harmonious Life Promotion

Abstract: This article in pointed out the moral life concept and in the harmonious life characteristic foundation, emphatically sought the moral life regarding to construct the social harmonious life the promotion significance.  

Key word: moral life   social harmonious life

[参考文献]:

[1]高兆明.道德生活论[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93:13.

[2]万俊人.人为什么要有道德(上)[J].现代哲学,2003,(1):69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与哲学手稿[M],人民出版社,1979:75.

[4]《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5:2.

[5]万俊人.人为什么要有道德(上)[J].现代哲学,2003,(1):73.

[6]高恒天.试论“道德生活”的特点与类型,学术论坛[J].2006,(5):8

[7][美]麦金太尔.追寻美德[M].宋继杰,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242.

[8]吴昌政.大学德育的价值取向[J].道德与文明,2006,(1):49

[9]万俊人.人为什么要有道德(上)[J].现代哲学,2003,(1):68


 

上一篇: 论 道 德 生 活 对 社 会 和 谐 生 活 的 促 进

下一篇: 论 道 德 生 活 对 社 会 和 谐 生 活 的 促 进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3

(c)2008-2013 学术规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