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人文社科 » 正文
严复的“寻根求源”和回译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价值
 
更新日期:2019-03-05   来源:中国科技翻译   浏览次数:220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清朝末期,社会出现了一股翻译西法、效仿西方的热潮,大量的西方民主政治思想传入中国,这一时期翻译事业极其繁荣。著名的翻译家严复十分注重关于译名

 
 清朝末期,社会出现了一股翻译西法、效仿西方的热潮, 大量的西方民主政治思想传入中国,这一时期翻译事业极其繁荣。著名的翻译家严复十分注重关于译名的厘定,严复的名言“一名之立,旬月踟躇”,这句话反映出严复在译名厘定时感到的困难。严复在介绍西学的时候,对于新的名词、术语的翻译确实费过不少的苦心。严复将散见于各处的关于译名问题的论述和实际处理方法概括起来,归纳为他的比较系统的“定名”的原则(胡照青)。“寻根求源”就是其一,译者力争追索到外文词的词源本义与词义演变,以及探明多义性的使用搭配情况。那就是:“盖翻艰大名义,常须沿流讨源,取西字最古太初之义而思之,又当广搜一切引伸之意,而后回观中文,考其相类……”(胡照青,2007)。严复的“信、达、雅”翻译标准和“寻根求源”译名定名原则对当今我国法律术语译名统一和规范化仍然具有指导意义。
回译(back translation)又称为:还原翻译、翻译还原、复译、反译,是以译文为翻译对象,将译文再重新译回源语的过程。Mark和Cowie在《翻译学词典》中对回译的定义是: “被翻译成某种语言的文本再被重新翻译成原来语言的过程” 。方梦之在《译学词典》中把回译定义为“指把被译写成另一种文字的内容再转译成原文的表述” (2004)。
回译在翻译实践和语言研究中的重要地位不容忽视。回译既可以用来检验译文的准确性,也是研究翻译、研究语言的方法之一(张静宇)。美国跨文化交际研究学者Brislin曾提出:“Back translation is a procedure commonly used to test the accuracy of translation.”(Richard W. Brislin,1970)(回译是一种通常用于检测翻译准确性的过程。)王宏印在《文学翻译批评论稿》中把回译分为两类,一种是检验性回译,一种是研究性回译。前者是为了完全回到原文,实际上在很多情况下并不能完全做到。后者主要为了尝试或实验,想从理论上解释和说明回译过程中的现象和译者的参与。贺显斌根据回译的 功能将回译分为三类:翻译策略、译文质量检验和翻译教学的手段、语言研究和翻译研究 的辅助工具(2002)。
回译的过程也是文化还原的过程,不仅要重视语言间的相互转换,还要注意文字背后的文化之间的联系(张静宇,2017)。陈志杰和潘华凌在《上海翻译》中指出“回译就是拟译文本与目的语文本间相互对话、协商,寻找两个文本或两种文化间曾经存在的影响关系的过程,译者不但要考察拟译文本与目的语文本或文化间存在的外显的或隐含的某种互文关联,还要把这种影响关联以适当的方式再现出来” (2008)。冯庆华在《文体翻译论》一书中提到:“译者,不管他是否承认,永远都扮演着一个“再创造者”的角色。正因如此,从“翻译过程”到“回译过程”——亦即从“原作”到“译作”再到新的“译作”的历程中,虽然文本的语言形式返回到了初始状态,但语言内容显然不可能是初始状态的复制品。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严复的“寻根求源”和回译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价值

下一篇: 严复的“寻根求源”和回译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价值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3

(c)2008-2013 学术规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