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程界参与教学,并对教育质量进行论证和评估
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首要目标就是要提高实践教学质量[11]。在此前提下,我院吸引工程界的广泛参与,进一步密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工程界的联系,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对工业产业的适应性,从而建立与注册工程师制度相衔接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
(1)突出特色,从学校、企业、社会等不同视角审视人才培养方案的合理性。与给排水相关企业管理人员和工程师座谈交流,以人才需求为导向,与企业共同研究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并确定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进行市场调研,通过试评各岗位能力模块达成度检阅人才培养质量。
(2)加强实践教学改革,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对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性较强的教学环节,以项目为载体,以校内外双导师“培养-考核制”为依托,进一步深化“多人合作、多任务教学”模式,实现“真题真做”。尝试与合作单位一起通过项目驱动、案例教学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岗位执业能力。开展“行业专家进学堂”等系列专题活动,争取部分课时通过现场教学完成,使学生在理论深度涉猎的基础上,提升岗位执业能力及设计作品质量。
(3)构建“校内外联动,评价反馈与持续改进”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把企业参与及评价作为外部监控的主体,使其与校内质量标准、评价体系等形成闭环,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对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实习等课程,采用“成果展示+PPT汇报+现场答辩”等方式进行考核,并聘请行业专家与校内指导老师共同评定成绩,最后进行优秀作品汇报、评比及展示。并且每届抽取部分学生的毕业设计到相关企业和兄弟院校盲审,进行第三方评价,成绩不及格者推迟毕业时间。
2、建设实践教学基地,深化产教融合
(1)建成水质检测实验中心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开设水处理领域多项实验项目。除承担学生开放性实验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教师科研项目外,并对社会进行开放。为相关企业部门提供水质检测,专业知识讲授,人员培训等服务。不仅促进了学校与工业界的交流合作,而且为学生预就业搭建了广泛平台,从而实现学校、企业及学生的“三方共赢”。
(2)建成污水处理和中水回用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不仅满足了实践教学需求,而且可以处理校内部分生活污水,并借此机会全面提高师生环境素养,为 “绿色校园”建设起到了推动作用。
(3)凭借榆林学院建设新校区的契机,成立校内建筑给排水实习基地。分阶段持续性地带学生到新校区实习,深入了解建筑给排水整个施工过程,并分批次进行顶岗实习。有效解决了校外建筑给排水实习存在的地点不固定、基地难联系、很难接触到整个项目施工全过程等问题。
3、优化实习教学模式,明确实习梯度
(1)调整实习时间,改革实习形式。将生产实习时间由原来的大三暑假延长至十一收假。实习时间、地点由“强集中”向“弱集中”转变,即控制每个实习单位人数规模,增加学生顶岗实习的机会。并实现“强分散”向“弱分散”的转变,即避免出现一个学生一个实习单位的情况,有效改善了学校对学生实习过程的管理、检查、成绩评定等。在毕业实习过程中,形成“校内—校外—校内”工学交替循环模式,为顺利开展毕业设计奠定了基础。
(2)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分布于学生大学四年的不同阶段,在内容上由浅入深。以校内外实习基地为依托,建立了“认知实习—顶岗实习—创新实践”有明显梯度和层次的实习教学模式。
(3)在实习过程中教师保持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沟通与对接,配合企业工程师对学生实施校企双向管理,共同鉴定实习成果。对实习中表现优秀的学生,按计划周期性地向在校生进行实习成果展示汇报和顶岗经验交流。不仅可作为其他学生间接学习与参照的样本,而且激发了在校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