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政治法律 » 正文
社区治理能力提升的传统路径分析
 
更新日期:2019-03-11   来源:人民论坛   浏览次数:346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社区治理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社区治理的成效。因此,如何提升社区治理能力成为了社区治理面临的核心问题。目前,理论界和实践界主要从优化社区治理结构

 
 社区治理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社区治理的成效。因此,如何提升社区治理能力成为了社区治理面临的核心问题。目前,理论界和实践界主要从优化社区治理结构、加强基层政权建设、融合现代信息技术、培育公民公共精神、强化国家渗透能力、对居委会赋权增能、激励老年人参与社区治理以及规范社区治理过程等八条路径着手,多管齐下地提升社区治理能力。
第一,通过“治理结构优化”提高社区治理能力。随着社会自由空间的逐步扩大,传统横向隔离与割裂的格局被打破,社区居民的“原子化”与服务需求的“碎片化”也随之凸显。基于此,一些学者从“微治理”的视角提出优化治理结构的社区治理能力提升路径,即以项目为载体的制度赋权,为社区公益社团的成长提供合法性环境,改变社区无权状态;以社区公益组织为载体的社区赋权,培养社区公共精神,提升社区能力;增能技术使社区赋权与制度赋权具有相应全面可操作性的催化剂,使居民的参与更加有效。[1] 在社区微治理中,各种参与主体共同致力通过微小结构生态的变化撬动社区治理结构的优化,从而提高社区治理能力。
第二,通过“基层政权建设”提升社区治理能力。随着社会利益结构和组织形式的持续巨变,街道和社区( 居委会) 管理体制无论在机构设置、人员构成还是职能权限上都发生了变化。各地基层政权从国家建设和社会治理的角度,围绕“撤街强社”或“强街扩社”推动“区—街道—社区”综合管理体制改革。但在改革实践过程中,由于国家基层政权及其派出机构依法要求社区( 居委会) 协助行政,导致了社区的行政化到再行政化的内卷化过程,严重影响了社区建设、管理和服务能力的提升。[2]因此,优化基层政权结构与职能,创新街道管理体制改革模式,是完善社区治理体系和提升社区治理能力的关键环节。
第三,通过“共识、制度、技术”三位一体助推社区治理能力提升。社区事务纷繁复杂,利益关系盘根错节,矛盾冲突此起彼伏,因此需要强有力的社区整合能力方能予以应对。强大的社区治理能力的练就需要多头并进:凝聚共识是基础,完善制度是关键,治理技术是杠杆。凝聚共识需着力于意识形态、社区精神以及依法治理的认同构建;完善制度须进行社区治理制度的构建、整合与创新;治理技术则须充分运用信息技术、规则技术以及行为技术助推社区治理能力现代化。[3]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充分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构建智慧化社区,实现社区运行智能化,是社区治理能力提升的必选路径。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社区治理能力提升的传统路径分析

下一篇: 社区治理能力提升的传统路径分析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3

(c)2008-2013 学术规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