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新时代高校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更新日期:2019-04-19   来源:教育学术月刊   浏览次数:358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党的十九大以来,我们党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达到了新的历史高度。高校纷纷采取多种措施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

 
 党的十九大以来,我们党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达到了新的历史高度。高校纷纷采取多种措施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客观上讲,当前各高校对大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都取得了一定的实际效果。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高校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还存在一些不足。
1.高校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不够
在社会转型背景下,高校教育教学中的实用性和功利化趋势显著,注重理工教学轻人文教育的现象比较严重。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比较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背诵和题海战的轮回,多将自然科学和实用技术教育放在教育首位,而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的开展则定位为学生休闲式学习的点缀,忽视了大学生人文素养和道德品质在培养高素质人才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同时,规范化的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还没有在高校普遍建立,也没有找到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模式,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致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认识不够。
2.高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
近年来,国家提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众多高校相继开设了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但大部分高校把传统文化课程设置为限定性选修课,形式比较单一,在传统文化教育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突出的问题。一方面,由于选修课的课时较少,要通过有限的教学时间在课堂中达到既让学生建立起系统的传统文化知识体系,又让学生领悟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是不够的;另一方面,选修课受众学生人数有限,很难满足让更多学生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需要。此外,高校在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学过程中缺乏制度化和理论化的指导,在授课质量、学生重视程度上没有相应的保障,教育的实际效果欠佳。
3.高校教师传统文化素养有待提高
当前,由于多数高校有关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为选修课,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内容安排和资源选择等完全由授课教师自己决定。而大部分授课教师没有经过专业的传统文化理论学习与培训就被学校指定为该课程的授课人,教师课堂讲授偏重个人爱好,没有系统的专业知识,传统文化素养较低。同时教师尤其是高校辅导员日常事务比较繁忙,在肩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还需要创造一定的科研成果,即使有业余时间,自觉阅读与传统文化有关的书籍也很少,缺少传统文化的人文关怀。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新时代高校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下一篇: 新时代高校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3

(c)2008-2013 学术规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