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医药卫生 » 正文
基础医学对肝与脾之功能及“木克土”之解释
 
更新日期:2019-04-22   来源:新中医   浏览次数:425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中医所谓脾,并非单指解剖学上之脾脏而言。事实上,脾是囊括了整个消化系统,包含对消化系统的生理功能之描述[11]。在生理学上,消化系统除了肠胃道之

 
 中医所谓“脾”,并非单指解剖学上之脾脏而言。事实上,脾是囊括了整个消化系统,包含对消化系统的生理功能之描述[11]。在生理学上,消化系统除了肠胃道之外,还有许多附属消化器官,肝是其中之一。肝,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其功能非常多,包含了协助消化吸收的过程。在正常生理下,肝细胞会分泌胆汁,经由胆囊管运送至胆囊储存。当进食后,食物经由胃部进入十二指肠,含脂肪的食糜刺激十二指肠黏膜细胞,使之分泌胆囊收缩素 (cholecystokinin, CCK)[12],并经由血液循环至胆囊,刺激胆囊收缩。当胆囊缩收时,储存在胆囊内的胆汁便会经总胆管排到十二指肠内,进行乳化脂肪,使大分子脂肪分解为小分子脂肪颗粒,以增加脂肪的总表面积,便于胰液中的脂肪酶进行消化作用。同时,胆囊收缩素也会造成胃的蠕动变慢,降低胃排空速度[13],目的是为了让十二指肠内的含脂类食物能够获得更充分的乳化,以利消化吸收。除了胆囊收缩素外,当来自于胃部的酸性食糜进入十二指肠后,也会刺激十二指肠黏膜分泌胰泌素(secretin),并经由血液循环刺激胰脏分泌含有消化酶的胰液,此胰泌素也具有推迟胃排空的作用。除了胆囊收缩素、胰泌素外,其他如:胃泌素、生长抑素、神经降压素、酪酪肽、降钙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胰高糖素、酸调理素、前列腺素E1、血管活性肠肽等,都具有抑制胃蠕动,推迟胃排空的功能[14],此类的激素,均可称为肠阻胃激素(enterogastrone)。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质、醣类等营养物质,经过消化后,变成胺基酸、脂肪酸、单醣等小分子营养物质,并经由小肠绒毛吸收,由微血管运送至肝门静脉,再经门脉循环送至肝脏进行进一步的去氨基或重组作用,以利其他器官使用。此一作用恰可解释中医所论述“脾能化生之水谷精微,并得肝之疏泄,以敷布五脏六腑”之说。
当肝脏疾病导致肝功能异常时,可能连带影响胆汁分泌。胆汁分泌减少,十二指肠内的脂类食物乳化速率降低,便加强了刺激胆囊收缩素与胰泌素的分泌,而进一步影响胃蠕动与推迟胃排空速率。当食物在胃中堆积时,亦会刺激迷走神经并传讯息到下视丘的腹内侧核,引发饱食中枢的神经冲动,造成饥饿感消失。因此,临床上常见肝病患者出现腹胀、消化不良、食欲差等症状。此外,当大分子脂肪在十二指肠中停留的时间久,便易造成高渗性的脂肪腹泻,甚至,肝硬化患者更会因门脉高压而导致胃肠道淤血,造成吸收差而腹泻[15],因此临床上亦常见肝病患者出现腹泻的症状。腹胀、消化不良、食欲差、腹泻等,虽然表面上都是肠胃道症状,但其实是可以由肝脏疾病导致肝功能异常引起的,恰如李杲《脾胃论‧脾胃胜衰论》提到:“肝木旺则挟火势,无所畏惧而妄行也,故脾胃先受之”,以及《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见肝之病,之肝传脾,必先实脾”。可见,中医五行“木克土”的说法,是一个非常科学的理论[16]。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基础医学对肝与脾之功能及“木克土”之解释

下一篇: 基础医学对肝与脾之功能及“木克土”之解释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3

(c)2008-2013 学术规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