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文艺 » 正文
广播文艺节目转型路径
 
更新日期:2019-04-22   来源:新闻与写作   浏览次数:232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1、以先进科技为依托,注重精神产品生产,满足用户多样需求,真诚关爱用户当下,科技更迭加速,竞争加剧,无论眼球经济还是注意力经济,激烈融合的竞

 
1、以先进科技为依托,注重精神产品生产,满足用户多样需求,真诚关爱用户
当下,科技更迭加速,竞争加剧,无论“眼球经济”还是“注意力经济”,激烈融合的竞争归根到底还是“人”的竞争。人是群居动物,渴望得到同类的安抚与慰藉,从根本上讲用户希冀获得的是节目真诚的关爱。音乐、小说、曲艺、脱口秀等节目形式内在地把用户分众,为他们提供精神欢愉,缓解高压、快节奏、冷漠的社会带来的种种焦虑、不安、孤独。“我们的问题不应该是:我们能够交流吗?而应该是问:我们能够相互爱护,能够公正而宽厚地彼此相待吗?”[[[] [美]彼得斯.交流的无奈:传播思想史[M].何道宽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252]]作为精神产品、文化产品,广播文艺节目以人为核心,真诚关爱用户,才是联结用户的终极目的。大数据、云计算、LBS 等技术手段使传统媒体产业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对当下传播具有指导意义。广播文艺节目可以大数据技术为依托,深度分析、挖掘数据,描绘用户画像,为每一群体部落下的用户提供更精细化的精神产品,用真诚方能换取真心,只有征服用户的内心,才能真正的提高用户的粘性与忠诚度,增强用户体验。
2、发挥广播优势,强化多终端、多场景,伴随收听特性
中国传媒大学胡正荣教授认为“声音将会是互联网下一个最大的入口,因为文字入口、图片入口已经被开发到了极致,视频入口也已开发了两年多,声音一直没被足够开发,未来的广播就要在声音的基础上连接一切”[[[] 李君娜.“广播全媒体”:声音基础上连接一切[N].解放日报,2017-02-14(002)]]。广播的伴随性解放用户视觉,可以在特定场景中“一心二用”,获取信息。私家车的保有量持续上升,手机、平板、可穿戴设备等终端几乎是人们生活场景中的标配……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极大的改变了用户收听方式,传统居家收听已势微,“中国广播已经进入多终端、多场景收听时代,其收听率在全世界已处于第一位”[[[] 覃信刚.新时代中国特色广播强起来若干重要问题研究[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7(10):40-47]]。
作为用户最喜闻乐见的节目类型,广播文艺节目可以结合特定场景,如做运动、做家务、上下班路上……满足用户随时随地、碎片化收听习惯,帮助用户节约时间成本,获得身心的放松。北京文艺广播《海阳现场秀》节目定位于移动人群,以“下班路上的快乐陪驾”为口号,强化开车、下班路上收听场景,主持人海阳用接地气的视角关怀社会民生,解读当天或新近的热点新闻娱乐话题,并把节目上传至微信公众号或者喜马拉雅等平台,借“他山”之力放大广播伴随性优势,强化多终端、多场景收听,把传统广播的声音的特性渗透到每一个收听的用户那里,为身心俱疲的上班族带去快乐与陪伴。
3、深化供给侧改革,提高节目对用户需求变化的适应性
《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提出“要在新时期加强网络文化产品创作生产,推动传统文艺与网络文艺创新性融合,促进优秀作品多渠道传输、多平台展示、多终端推送”,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结合新媒体环境扩大有效供给,优化广播文艺节目产权结构,更有效灵活地适应不同用户需求。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广播文艺节目转型路径

下一篇: 广播文艺节目转型路径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3

(c)2008-2013 学术规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