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过程的课堂设计教法(Work Process Based Curriculum Design Method)起源于德国不莱梅大学技术与职业教育研究所,它是在上世纪90年代提出的。它描述了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具体设计方法,并作为德国职业院校的示范性建设课程应用展开。该教法提倡教学模式中理论实践的深度融合,倡导工学结合背景下的校企合作等多种模式。进入21世纪以后,该教学模式被引入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在我国的高职院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过在实践操作方面,它还存在一定的应用问题,以下将一一指出。
(一)课程内容冗余与缺失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堂设计教法强调实践教学,但它也需要大量的理论作为支撑,不过当前国内高职院校教师在应用该教法过程中可能存在教学理论与应用实践失衡问题,而且理论中有部分内容无法有效运用于实践中。就以《PLC技术及实训》中的“PLC综合实训台”为例,该知识点中存在大量的理论内容,但实际上针对该知识点的教学设置应该正价注重实践操作,即教师在进行少量的理论教学后立刻让学生投入到实训当中,在实践操作中逐渐理解PLC综合实训台的设计过程、平台选型方案、元件选型方案等等。所以说教师在该方面无法做到有效平衡布局就容易导致教法应用偏颇,起不到真正的理实结合教育作用。
(二)职业能力训练载体缺乏
《PLC技术及实训》面向高职院校内部展开,但传统其知识传授教学严重缺乏服务于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有效情境与载体,这导致针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严重不利,客观讲,该课程中抽象思维与演绎内容相对较多,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创建围绕PLC技术所产开的生产技术教学情境,未能形成基于真实工作环境的有效氛围,在该方面的工学结合开放式教学模式也会难以形成,对学生的未来职业化发展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