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文艺 » 正文
论音乐的感知与审美
 
更新日期:2023-10-08   来源:音乐创作   浏览次数:294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论音乐的感知与审美摘要:音乐是非语义性的艺术,只能通过抽象、模拟、象征的方法传达某种信息,但是它又具有直接对情感发生影响

 

论音乐的感知与审美


摘要:音乐是非语义性的艺术,只能通过抽象、模拟、象征的方法传达某种信息,但是它又具有直接对情感发生影响的巨大力量。音乐对情感的反映是经过与感情最佳对应的音乐形态来表现的,每一部音乐作品都融入了作曲家的社会理想和审美追求。要对音乐更深刻的感知、理解,必须热爱、学习音乐,了解作者更多的相关资料。集数理秩序与情感世界为一体的音乐,将对人创造性的思维以及审美主体的精神超越发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关键词:音乐特征,音乐感知,审美功能

一.   音乐的特征与表现

音乐与其它艺术如雕塑、绘画(造型艺术)、舞蹈(形体艺术)、文学(语言艺术)、影视(综合艺术)相比有不同的特征。音乐是听觉艺术,是通过声音形象来传达情感,反映现实的。它具有摸不着,看不见,只能凭听觉加以感知的特性。音乐的产生同人理解的各种频率、时间长短和力量的音响振动的听觉能力有关。音乐艺术的基础是旋律,旋律包含着一系列的音乐表现手段:音乐旋律线、音调、节奏、和声、音色、力度等。由于音乐的非语义性,所以它不能明确地反映出历史、现实、人与人、人与自然间的种种复杂关系,它只能通过抽象、象征和概括等方法来传达某种信息。但是,音乐具有直接对情感发生影响的巨大力量。因为声音具有不以人意志为转移,不可抗拒的穿透力,它可以直接作用于人的听觉器官,使人体机能对声波的能量产生反应并引起情感的波动。所以与其它艺术形式相比,音乐对情感具有更强烈的冲击力,它是与心灵的直接对话,与人的思想感情有着更为深刻、直接的联系,因此更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贝多芬说:“音乐应当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法国作曲家圣桑说:“音乐不是生理满足的工具,音乐是人的精神的最精致的产物之一。人在智慧的深处具有一种独特的隐秘的感觉,即美的感觉,借助于它,人能领悟艺术,而音乐就是能迫使这种感觉振动的手段之一。”

每一部音乐作品都是作曲家内心情感的诉说,而这种情感是用经过选择、组织、与人相应情感最佳对应的音乐形态来表现的。这种有选择,组织起来的音乐形态,根据音乐的组织和运动规律,通过和声、调性、和谐与不和谐、稳定与不稳定的对应统一和发展变化,与人类感情的起伏跌宕,语调的抑扬顿挫,心理节奏的轻重缓急,以及有时候与自然音响类似的乐器音色等不同手法,使音乐将人内心深处的情弦拨动,唤起感情的共鸣,使人在感官审美愉悦的同时,也体验到作品中善与恶,光明与黑暗,进步与落后等哲理性的内涵,从而在精神、理想层面得到影响与启示,心灵与人格得到净化与提升。##end##

一部有思想性,关注社会现实音乐作品的创作,总是客观的现实生活触动了作者的心灵,使他有了创作的冲动,而作曲家通过自己的人生体验和感悟,通过对社会的深刻洞察,对现实选择之后,将自己的社会理想和审美追求融入作品之中。柴柯夫斯基认为交响乐是“纯粹抒情的过程”,是“心灵的音乐自白”。他的《第六交响乐(悲怆)》反映了19世纪走投无路的俄罗斯知识分子阶层相当普遍的阴暗、绝望的情绪,是柴柯夫斯基世界观清晰的表现。在这部交响乐中,悲哀叹息的音调,不稳定的和声, 疾风暴雨般的旋律发展以及弦乐声部充满令人心碎,安魂曲似的主题,使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对幸福的渴望、追求,希望的彻底破灭,死亡的悲惨结局,一切都表现的真挚、强烈、惊心动魄。俄罗斯艺术家斯塔索夫这样评价这部作品:“心灵的苦痛,面临死亡的绝望,失去了一个人直至最后一分种仍赖以生活的一切所引起的凄凉和痛心,这些表现得如此强烈、尖锐、激动人心。在音乐中大概还不曾描写过这样的事物,还从不曾以这等无可比拟的才华和美丽表现过如此深刻的精神生活的情景。”“它不是别的,而是绝望的号陶痛哭。”

贝多芬始终不渝地反封建主义,追求当时进步的资产阶级理想,在他的钢琴奏鸣曲《热情》、《悲怆》、《第三交响乐(英雄)》、《第五交响乐(命运)》、《第九交响乐(合唱)》等作品中,他以深刻、锐利的目光,敏感地把握住时代和社会的本质 ,抱着“通过斗争达到胜利”的信念,作品以严密的结构形式,紧张而又积极的旋律和富有感染力的和声织体、配器等手法表现出了要和命运抗争,冲破黑暗,人类携手走向理想世界的憧憬。贝多芬的作品体现了对人类命运,对社会未来的深刻关注和思考。他为了“自由、平等、博爱”的政治理想,象他表白的那样:“扼住命运的咽喉”,“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永远是一个不知疲倦的战士。

音乐中所蕴涵的情感内容是一种总体上的精神特征,是作曲家基于自己的民族和时代背景,对于社会问题所反映出来的精神特性。“诗如其人”,优秀的音乐作品是作曲家将音乐与自己的生命融为一体的产物,而这具有生命力的音乐浸入我们的心灵,撞击我们的心扉,通过它自己的无穷魅力激发起人类固有的美感和情怀。

                   二.音乐感知与审美

                                                             

音乐的感知是指在进行音乐的审美活动中,对特定音乐现象的感觉和知觉。心理学认为,感知是对客观事物表面现象的外部联系的综合反映,它是在感觉基础上形成的,是比感觉更高级的感性映象,它所反映的是当时直接作用于我们的感觉器官对象的各种特征的总和。人们的音乐审美,是以感觉为基础,以知觉为反映形式结合而成的。音乐的感知应是人们对音乐要素和音乐整体感知的总和,生理学和音乐学家克里斯认为,音乐感知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内容:1.理智的音乐感知(音乐要素):节奏、音高、音强、音色、音乐记忆。2.情绪、创造性的音乐感知(整体音乐):音乐情绪(热爱音乐)自由创造性的幻想、想象活动。

音乐感知的直接根源来自人类的本性之中。对于多数人来说,实际上都具备了一定的音乐感知能力,不过由于受到的音乐教育和个人文化修养的不同,音乐的感知程度也有很大差别。受到良好音乐教育和有一定文化节修养的人,会比一般人从音乐中听到更多的内容。而感受到的内容越多,信息量越大,音乐感知就会越丰富、完整。如果对于音乐的结构和形式有了深刻理解,就能感受到音乐中旋律、节奏、和声、调性、音色的对比变化和矛盾冲突,并会产生出相应的情绪体验,内心就会与音乐建立起融通的联系。反之,对于不能分辩音乐的各种形式的因素,不能欣赏与分辩各种音乐演奏及差别的人来说,虽然也会对音乐有一些表面的、浅层次的感知,但是对于一些表现幅度更宽、更具有精神特质的音乐作品就很难做到更深刻的感悟和情感的共鸣。

欣赏一首音乐作品时,首先认识的是客观存在的,音响的运动感,形式感以及情绪的起伏变化的。如果是标题音乐或者是有语义信息的时候,人们对于音乐作品的理解会相对容易一些。莫扎特的乐曲《雷电交作》,用急行下降的音阶来形容闪电,贝多芬的乐曲《流畔景色》,用流动着的三连音音型描写潺潺的溪水,如果没有标题的提示,我们很难将音乐与“闪电”、“溪水”这些景物联系起来。标题音乐意味着作曲家对自己的作品内容已经有了较清楚的界定,而听众也可以按标题的提示去理解作品。所以,当音乐作品有标题或语义信息时,人们对音乐的感知会更具象化,审美体验也会相对准确。例如,音乐与诗词结合的歌曲,与戏剧结合的歌剧,与肢体动作结合的舞蹈等,都是更易为人们理解与喜欢的艺术。

在无标题的音乐中,乐曲的类型和速度往往带有约定俗成的习惯含义。例如谐谑曲往往是快速、节奏强烈的三拍子,具有惊奇、幻想的特点;柔板一般缓慢,具有抒情优美的内涵。乐器一般也有自己的性格特点,如交响乐队中,弦乐组热情,铜管组雄伟,大管组虚幻。旋律的高低,节奏的疏密,力度的强弱,音色的浓淡,这些音乐元素按照一定的规律组合运动,用自己的语言讲述着一个个不同的故事。如果欣赏者具备了相对的知识,就可以借助这些知识的帮助,充分发挥自己感情和生活的积累,展开想象的翅膀,遨翔在无限广阔的音乐世界中。

如果对音乐作品要做到更准确、深刻的感知,就必须对作曲家本人以及创作背景,创作动机等作进一步的了解。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文化背景,作曲家不同的成长经历都会产生出与之相对应的作品内涵和风格,都会打上时代与作曲家本人的烙印。如果对贝多芬生平及所处时代了解后,就会更深刻地理解他交响乐中的内涵。音乐美学家汉斯力克是这样评价贝多芬的交响乐的:“在贝多芬交响乐里感到一种风暴,一种搏斗,得不到满足的渴望,顽强抵抗的精神。”了解了华彥钧悲惨的身世,遭受到的无情打击和艰难的生活后,就更能感受到了他的二胡曲《二泉映月》不仅仅是一般写景的乐曲,而是借景抒情,寓情与景,那时而委婉、悲切,时而激昂有力的旋律,是生活在社会最低层劳动者面对残酷的现实的沉重呻吟和倔强不屈,对社会愤懑反抗的呐喊。

结 语

音乐蕴于深层的意境与意韵,是具有其它艺术不可替代的审美价值特征,它使人的情感变得更丰富,使情感的世界更有内涵和深度,使人这个审美主体能获得一种精神的超越。

数千年前,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发现了琴弦上长短和音高成数的比例而揭开了音乐与数学的关系,西方科学家凭着数学这把钥匙启开了大自然这把锁。音乐旋律流动的内部有着数学比例一般极严整的形式、框架和结构,它把宇宙的数理秩序诉之于情感世界。数学与音乐是中西古代哲学思维的灵魂,数理的智慧与音乐的智慧构成了哲学智慧。随着思维科学的发展,人们认识到,科学与艺术是不可分的,人们创造性思维的形成,正是建立在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统一的基础上。音乐作为创造性最强的艺术之一,是因为它内具逻辑思维的规律和度数,外具形象思维的情感空间。艺术会启动创新意识的成长,音乐会有助于创新人材能力的提高。

热爱音乐是感知音乐的前提,了解、学习音乐,培养正确发达的审美观,体验人生,提高修养,就能更深刻的感知音乐,就能享受音乐带给我们快乐的同时,使精神世界得以丰富,创新思维得以发达,品德修养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 爱德华·汉斯立克.论音乐的美〔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2.

[2] 野村良雄.音乐美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1.

[3] 克列姆辽夫.音乐美学问题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2.

[4] 林华.音乐审美心理学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


 

上一篇: 论音乐的感知与审美

下一篇: 论音乐的感知与审美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3

(c)2008-2013 学术规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