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系》的内容结构分A、B、C、D四个部分。A、功能性系统或客观论述;B、非功能性系统或主观论述;C、后设及功能失调体系:新奇的小发明和机器人;D、物品及消费的社会——意识形态体系。
在A部分主要讨论了家庭的“摆设”和由这种摆设的色彩、材质等营造出来的“气氛”。在B部分主要讨论“边缘物:古物”和“边缘体系:收藏”。在C部分讨论自动化、小发明、玩意儿和机器人等。在D部分讨论“模范与系列”、信用贷款和广告等。
可以看出,鲍德里亚确实在讨论物,且讨论的主要是日常生活中的消费之物。那么这里的问题有两个:第一,如上所述,A、B、C、D后面各自的标题是什么意思?第二,鲍德里亚在《物体系》中并没有讨论日常生活中的山岳河流、动物植物、日月星辰等更常见的自然之物。他讨论的恰恰是那些人工物、消费物,而且许多似乎是“非主流”之物,是“边缘物”,如古物收藏、小发明、小玩意等等。其意指究竟何在?
鲍德里亚对物的分析是从物的功能切入的,关键是,哲学维度的物的功能分析从来都不是单纯地讨论物的功能,在物体的功能上,折射的是社会的意识文化结构和社会心理变迁,从功能分析入手,实质是为了洞悉功能变迁背后的深层的社会文化运行机制。
1.客观论述:功能之物
在《物体系》第一部分,鲍德里亚以家居之物作为分析对象,因为家居之物最能体现物的功能性。他分析了从传统家居之物到现代家居之物发生的功能变迁。传统家居之物都有相对固定的特定功能以及相对不变的位置,家里的家具、餐桌、椅子井然有序地摆放,特定空间里的家具往往围绕某个中心进行摆放,比如餐厅里桌子是中心。而现代家居生活中,家具的功能不再那么“固定”,家具可以相对随意地拼接和组合,从而实现其新的功能,这个时候“功能性的真义是能够被整合于一个整体中的能力。就物品而言,正是拥有超越它的‘功能’的可能,以迈向一个二次度功能,并且也代表有可能,在一个普遍的记号体系中,成为游戏、排列组合、计算中的一个元素。”[2]72在现代家居中,墙壁和光线、镜子、画像和时钟等的摆放都和传统家具显得不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