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医药卫生 » 正文
局部引流治疗腰椎后路内固定术后早期深部感染
 
更新日期:2019-05-10   来源:医学争鸣   浏览次数:516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1)局部引流治疗腰椎内固定术后感染的优点近年来,尽管脊柱外科技术在快速发展,但脊柱内固定术后感染仍然无法避免。对于早期深部感染,尽量在保留

 
(1)局部引流治疗腰椎内固定术后感染的优点
近年来,尽管脊柱外科技术在快速发展,但脊柱内固定术后感染仍然无法避免。对于早期深部感染,尽量在保留内固定条件下治疗感染,成为多数学者的共识[1],大多主张在保留内固定物前提下行清创术,同时置冲洗管。二次手术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而且,二次手术后常发生冲洗管堵塞,很难长时间维持畅通,影响治疗效果。基于此,我们简化了对于此类疾患的处理过程,没有进行清创和置管冲洗,而是,拆除通过数针缝合线,放置引流条于深部,同样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明显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2)局部引流治疗腰椎内固定术后感染的原理
单纯局部放置引流条治疗腰椎内固定术后感染,在避免再次手术的情况下,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可能与以下机制有关:1、引流条足以保证感染灶的畅通引流。传统的二次清创手术,理论上要切除坏死组织,但临床实际操作中发现,在早期感染的切口区域内,并没有太多的坏死组织,而主要是有大量炎症组织。炎性渗出液可通过引流条提供的引流通道排出,炎症组织在炎性介质排出后逐步消肿、修复,最终实现切口愈合。 2. 在早期感染患者,细菌与内植物之间的黏附并不稳定,并没有在内固定物表面形成保护膜[2],这使感染的治疗相对容易。引流畅通使炎性渗出物易于排出,阻止和延缓保护膜形成,降低控制感染的难度。3.在切口引流畅通,炎症渗出顺利排出体外的情况下,感染灶周围组织不断地生长、修复,覆盖内植物,缩小感染死腔,最终由深及浅以肉芽组织填充感染灶,切口愈合。4.组织修复的前提是保持引流畅通。在治疗过程中,患者体温正常,说明引流是畅通的,也说明引流条位置是合适的。在更换敷料过程中,无需更换引流条。直至两周后,切口渗出明显减少,拔出引流条,切口愈合。
(3)细菌培养与抗菌素应用
早期感染是指发生在术后2周内的感染, 一般是由致病力较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革兰氏阴性杆菌引起[3,4,5],。由于围手术期抗菌素的使用,取伤口分泌物行细菌培养,其阳性率并非100%[6]。因此,对于术后感染的诊断不能依赖细菌培养结果,而应该以临床表现为主,参考其他辅助检查。细菌培养的主要目的是明确感染细菌类型和为选择抗菌药提供依据。对于脊柱内固定术后感染,单纯使用抗菌药物效果并不好,其只能用作外科处理后的补充辅助治疗[7],病情得到控制后不宜长期使用。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局部引流治疗腰椎后路内固定术后早期深部感染

下一篇: 局部引流治疗腰椎后路内固定术后早期深部感染

 
相关论文导航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3

(c)2008-2013 学术规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