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文艺 » 正文
浅谈语言与歌唱的关系
 
更新日期:2023-10-08   来源:语言研究   浏览次数:289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浅谈语言与歌唱的关系内容摘要:歌唱是是语言与音乐相结合的一门艺术,在歌唱中咬字、吐字贯穿于始终,它是艺术的总体现。声情并

 

浅谈语言与歌唱的关系

内容摘要:  歌唱是是语言与音乐相结合的一门艺术,在歌唱中咬字、吐字贯穿于始终,它是艺术的总体现。声情并茂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歌唱的语言表达能力,科学的歌唱发声法,是建立在正确的运用语言的基础上的。

关 键 词: 语言;歌唱;吐字归音


语言表达是声乐学习者应充分重视的一个问题。歌唱是语言与音乐相结合的一门艺术,它能十分直观地刻画出深刻丰富的音乐形象。在歌唱中咬字、吐字贯穿于始终,它是艺术的总体现。帕瓦洛蒂说过:“我愿意重复我说过的意见,我所唱的词,如果吐字不清,不仅破坏了意境,而且会给观众带来反感。吐字的问题,需要下很大的功夫,一直到我成为歌唱家。”歌唱是建立在语言艺术上的艺术。歌唱的吐字无论在呼吸的方法,共鸣腔体的运用等方面均与日常说话有很大的差别,日常说话时咬字发音的过程较快,字的头、腹、尾转换自然、短促,大都采用胸式呼吸来讲话,大声说话的时间不多,且只需把话讲清楚就行了。而歌唱的吐字发音一般过程较慢较长,字的头、腹、尾转换较夸张有力,且通常是采用胸腹式联合的呼吸方法来完成咬字、吐字的全过程。可以说,日常生活中的说话与歌唱中的语言既有相同的一面又有不同的一面,我们既不能把它们等同起来,又不能把它们对立起来,要充分运用歌唱的状态来做好咬字、吐字的全过程,避免歌唱语言含混不清,使歌唱的内容清楚地传达给听众。

我们一般把字分成字头、字腹和字尾三部分,其特点是:字头短,字腹长,字尾清。字头指发音时开头的声母部分,它在音符中所占时值是很短的。在演唱字头时要注意咬得准确清楚,具有一定的力度和弹性。它是歌唱中字腹的延长和音乐节奏的重要保证。我国传统唱法中十分强调声母的“喷口”,意指字头的发音要像“喷”一样的敏捷、结实、清晰而迅速。需指出的是歌唱中我们要求发好字头音并不等于把字头咬紧咬僵,应加强其字头发音的弹性,做到紧而不僵,松而不懈,因为如果字头的发音不正确,不仅影响声音的力度,同样也影响吐字中韵母的响亮程度。##end##

字腹是由韵母组成,它在歌唱中声音最具亮度和穿透力,也是歌唱的运腔、拖腔最长的一部分。掌握韵母的发音是歌唱的关键,因为它是一种服从共鸣需要的吐字。字腹在演唱中要求音值延伸不变形,避免由于口形变化而影响声音的清晰度,同时发挥主要母音的共鸣作用,使声音富有穿透力。

字尾是指字的结尾部分,在歌唱发声中,凡是有字尾的字,都应把尾音收住,字尾收音不分明,会影响整个词义的表达,我们通常把收住字的尾音称为“归韵”,在演唱歌曲时,如果不注意归韵,可以说一个字只唱了一半,所以收住字尾仍是吐好每个字的关键。

语言直接影响到歌曲的作品风格。如中国歌曲和外国歌曲,中国艺术歌曲和中国民歌,东北民歌和四川民歌等,它们都有各自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只有充分掌握这些语言的特点,才能完美地演绎出作品的艺术风格。

歌唱是人用以抒发感情的一种自然而普遍的形式,歌唱是所有音乐表现形式中,最亲切、最美妙、最富感染力的一种。人有生生不息的歌唱愿望,有对歌唱艺术的真诚喜爱,这正是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一种基本文化表现和文化的需求。

声乐艺术这门学科之所以能为广大群众所理解,就在于它不仅能像器乐那样凭借音响、音准和节奏去体现乐思,而且还要通过音乐化的语言去直接表达一定的思想内容的传情达意。

在声乐作品演唱中不仅要有“声”和“情”,而且还要有“字”,通过音乐化的语言去体现“声”和“情”。

初学声乐的人,往往对如何控制气息、增加共鸣、扩大音域、美化音色等方面兴趣浓厚,而对于歌唱时如何更好的吐清字音,表达语意都不十分重视。我们在学习声乐的过程中往往会感到发声与吐字(尤其是汉字)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照顾了声音的圆润和共鸣,就会吐不清字音,而吐清了歌词却又感到声音失去了气息的支持,变的紧、扁、白。于是便不顾字音语意,单纯追求声音的完美,结果语言不自然亲切,出现音包字,音吞字的现象,声音也并不完美。随着声乐学习的深入就会发现当注意了咬字,吐字后,字正了,字出来了,声音也随之圆润了、畅通了。这充分说明了歌唱中语言的重要性。

我们在十几年的教学过程中常遇到这样的学生,对歌唱语言不够重视,误认为只要会纯正的普通话,歌唱语言也就不存在什么问题了。如果仅仅这样去理解歌唱语言的涵义,对声乐工作者来说是远远不够的。事实上既使普通话讲的非常标准、流利,却并不意味着在歌唱时语音纯正,吐字清晰、声音远达、富有感染力。这是由于歌唱时咬字、吐字、发声、用气的状态与生活中讲话时的状态有着较大差异。也就是说歌唱语言是有其特殊性的,它一方面要接受语言规律的制约,同时还要受歌唱发声法和旋律节奏的制约。由此可见,仅仅只把歌唱语言理解为纯语言性的课题是不够全面的。那么如何将生活中的语言转化为歌唱性、音乐化的语言呢?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是这样做的:第一,字必须清楚。明朝魏良辅在他的《曲律》中说过这样一句话:“曲有三绝:字清为一绝;腔纯为一绝;板正为一绝”。“字清”摆在了第一位可见其重要性。在唱一部作品前先用夸张的手法读一、二、三、四等。要求学生用气吹字,发音器官要夸张的做动作,四声的调值要拿够,准确到位,调值不能拐弯。第二步骤是用上述方法来朗读你所唱的歌词,在歌词中找语感,并体会歌词的意境。前两项要经过一段时间练习后方能进行最后一步:把歌词带到旋律中去完成作品。不能急于发声,这样看似进度慢了点,其实却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进行的还有,用不同的声韵的四声字词练习。如:中国伟大、天然宝藏、资源满地、工农子弟、山河美丽、光明磊落、坚强果断、深谋远虑等。我们要求学生反复朗读歌词,然后像说话一样唱出来,这样的效果自然、亲切、有情。

在教学中重视吐字归音,学习吐字归音技巧的目的是为了能准确地表情达意,更好地为艺术创作服务。在吐字归音技巧训练中,不但要注意声音的明亮集中,口齿的清晰伶俐,而且又必须注意到用气方法。在字头出字阶段要求阻气有力,字腹归韵时气流要集中有控制,在字尾收声时,气息随着尾声的音势而行,而且要在字尾结束、声音停止后再放松,还要依据声调的高扬转降、词意不同,感情的起伏而调节气流的强弱变化。吐字时要求出字有力,有“嘴经”,这并不是说要使用大力气用拙劲,而是要用适度的力量。也就是说根据每个音节在歌词中的地位和作用,给以大小强弱恰到好处的气息。要用“巧劲”,才能获得“大珠小珠落玉盘”的艺术美感。

所谓声情并茂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歌唱的语言表达能力,如果发音不准,吐字含混不清,既使曲调再动听,嗓音再优美,演唱也会显得空洞乏味,缺乏艺术感染力,还可能闹出笑话。比如前些日子我们去夜总会见到一位歌手在大庭广众面前很投入的唱着:你问我害你有多深?而歌词明明写的是:你问我爱你有多深。

科学的歌唱发声法,是建立在正确的运用语言的基础上的。我国民族传统唱法讲究字正腔圆,如果字不正,腔也不可能圆。只有字声结合,才能在歌唱时做到字正腔圆,进而达到声情并茂的境地。所以说语言是歌唱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①胡郁青.《中外声乐选集》[M].重庆:西南大学出版社.2004.

②杨绍林主编.《普通话训练与测试教程》[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

③方伟等.《演员艺术语言基本技巧》[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2000.

④邹长海.《声乐艺术心理学》[M].北京:人民艺术出版社.2000.

 

上一篇: 浅谈语言与歌唱的关系

下一篇: 浅谈语言与歌唱的关系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3

(c)2008-2013 学术规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