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论张者《远水》中的张力叙事
 
更新日期:2019-05-16   来源:长江文艺评论   浏览次数:194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张者初入文坛时即凭借《老调》、《月亮花》、《白影》等多部中短篇小说引起评论界关注,而2002年出版的第一部校园题材长篇小说《桃李》更是让他声名鹊

 
张者初入文坛时即凭借《老调》、《月亮花》、《白影》等多部中短篇小说引起评论界关注,而2002年出版的第一部校园题材长篇小说《桃李》更是让他声名鹊起。“读完《桃李》之后,我只有用‘扛鼎之作’来形容,因为它厚实、沉重。”[1]评论界对其评价甚高,将《桃李》比作“知识分子世俗化后的中年‘围城’。”[2]而后,张者于2007年发表了校园三部曲的第二部《桃花》,并延续了《桃李》中戏谑反讽的语言风格;时隔八年,又于2015年发表校园三部曲的终结《桃夭》一书。至此,“校园作家”这一个张者作为作家的最突出标签已然诞生。陈晓明认为其“作品对中国大学文化有一种特殊的关注。张者的表现和把握是独特的,是不可取代的,是一种软幽默。” [3]诸多的积极评价与赞赏无不显示出张者在把握校园题材与知识分子形象上的能力和精准度。但在发表《桃李》与《桃花》后,张者将目光转向抗战题材,于2005年发表了其个人的第三部长篇小说《零炮楼》。而在这之后,又一次调整了创作方向,于2009年发表了个人的第四部长篇小说《老风口》,聚焦我国第一代新疆兵团屯垦戍边的传奇故事。连续几部作品涉足跨度如此之大的题材范围,张者显得充满自信。他称“一个能写的作家不应该有题材限制,校园题材只是我写作的一部分只不过我先写了。” [4]当然,这样的变化也得到了评论界诸多的好评,称其此举是“不愿意重复自己。”[5] “充分体现了其较强的把握现实社会的艺术能力。”[6]从2002年关注校园的《桃李》,到2009年目光转向边关的《老风口》,张者所创作的长篇小说都向外界传递着一个信息,那就是他作为一个“能写”的作家,其志向并非只局限在一种单一题材中。他不仅能够创作出“校园三部曲”的讽刺讥诮,同样也能把握住边关兵团的宏大厚重。而且,张者对新疆戍边题材似乎有一种特别的机缘,因为我们知道张者本人就来自新疆,他的新疆题材应该不止于《老风口》。终于,2018年5月,张者描写新疆戍边军人的第二部长篇小说《远水》诞生了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论张者《远水》中的张力叙事

下一篇: 论张者《远水》中的张力叙事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3

(c)2008-2013 学术规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