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提高医学研究生科研能力
 
更新日期:2019-05-17   来源: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浏览次数:199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1997年4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15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调整医学学位类型和设置医学专业学位的几点意见》[1],将医学硕士、

 
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1997年4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15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调整医学学位类型和设置医学专业学位的几点意见》[1],将医学硕士、博士分为科学学位和专业学位两种类型。目前医学专业型硕士实行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培养,以临床实践为主,在3年培养期内完成至少33个月的临床科室轮转任务,培养目标是临床一线人才[2];科学学位研究生则以学术研究为导向,侧重点在于掌握学术理论和实验技能,将来能够从事较高水平的科研工作。然而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不应千篇一律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的需求不断完善。临床实践的发展离不开科研的指导和推动,医学科研的进步源自于临床,检验于临床并最终服务于临床。目前培养模式的弊端在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为了获得“四证”(毕业证、学位证、规培合格证和医师资格证),承担着繁重的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任务,科研时间匮乏,学术思维薄弱;而科学学位研究生与临床脱节,难以从临床工作中发掘学术问题,缺乏医学创新能力,并因缺乏临床技能的训练难以胜任毕业后的临床工作。笔者认为,虽然在培养的过程中两种类型的研究生在临床和科研能力方面各有偏重,但培养拥有临床技能和科研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应该是医学研究生教育的目标。笔者就所在学院近年来研究生教育的经验和体会,总结如下。
1.以撰写综述的方式提前介入培养
新入学的硕士研究生,基本没有接触过医学基础研究。我们从要求新入学的研究生撰写一篇本专业综述入手,不仅培养其文献搜索、阅读、归纳、总结的能力,也同时引导学生进入自己的学科领域,逐步深入的了解相关领域的研究背景、学术前沿。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提高医学研究生科研能力

下一篇: 提高医学研究生科研能力

 
相关论文导航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3

(c)2008-2013 学术规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