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我国学科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度的实证研究
 
更新日期:2019-05-20   来源:黑龙江高教研究   浏览次数:220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学科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学科建设能够全方位的为其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提供先进技术,输送高端人才,提升区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学科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学科建设能够全方位的为其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提供先进技术,输送高端人才,提升区域高等教育实力,更重要的是,还起到了效率生产的作用,能够提高其他发展因素的效率。而经济的不断增长又为学科建设的经费投入提供了财力支撑和必要条件,促进了学科建设的质量和水平的提升。如果学科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一致性即耦合度较高,能良性互动,就能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目前,国内学者对学科建设与区域经济关系的研究大都在理论层面,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吴文清(2013)认为,高等院校学科建设的根本内涵是服务于社会的全面发展,但由于学科建设具有多面性和滞后性的特点导致二者之间不存在绝对的正相关,因此需要从合适性和有效性两方面调整高校学科建设,以此为区域经济结构战略调整提供助力[1];关丽梅(2014)也指出,在学科建设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发展过程中依旧存在目标不匹配、结合度低、引导机制不健全等诸多不利因素,以至于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未能实现[2]。贾彦东、张红星(2006)应用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1996年-2003年31个省市的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认为东、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差异较大[3];王永杰(2016)则是采用灰色关联系统模型分析2000年-2009年间二者的协调性,结果表明东部地区的协调性最高[4]。高耀、顾剑秀(2013)通过衡量指标体系,并采用聚类分析、相关分析和象限分析等对我国107个城市在“十五”和“十一五”期间的高等教育和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进行实证研究,发现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重大但会随时间推移而有所减少,且地区间经济发展速度的差异要远远超过高等教育发展速度的差异[5]。由此看来,目前,学界对学科建设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的协调性已有所研究,但观点并不完全一致,有的甚至是矛盾的,且缺乏系统关注和定量研究,更多时候,是把学科建设与经济发展当作两个相对孤立的议题。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我国学科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度的实证研究

下一篇: 我国学科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度的实证研究

 
相关论文导航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3

(c)2008-2013 学术规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