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后勤资源配置社会化,就是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高校后勤服务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改革计划经济时代高校只能依赖政府配置资源的单一来源而造成高校后勤建设资源极为不足的“窘境”,实现高校后勤服务基础设施投入的多样化、市场化。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推进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并已经在高等院校后勤现代化建设上取得明显作用,高校开放服务性市场、社会(市场)资源配置程度大幅提升,造就了性价比高的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源为高校后勤提供保障,这种在市场经济基础上的创新管理模式,给予高校后勤管理带来极大正能量的作用。实践证明,高等院校只有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合理有效地对社会资源进行配置,不仅可以广泛利用社会资源为自身提供后勤服务,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引进和调控社会第三产业为学校提供优质服务保障。在高校后勤运用市场经济规律对社会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的同时,我们须要把握和处理关系:一是我国的高等院校是国家事业编制下的组织,事业经费的预算编制与投入一直由国家包办,当下高校着力解决的主要问题是迫切需要寻求高等教育在教学、科研上能有“质”的提升、广大师生们期盼高校的学习、生活能有更好后勤服务给予保障,这种美好愿望与学校自身发展不充分、不平衡之间的矛盾,因此后勤管理体制上的改革,应当重视原有管理体系中有效、合理的内核,不能以全盘推翻“另起炉灶”激进作法,否定一切,特别是政府对高校的经费投入、资源配置有严格的增质保质和不得随意流失的要求,这应当是高校后勤绩效管理的初级理论研究成果和推广的作法,为此后勤管理体制改革要把握好“扬弃”的关系;二是由后勤市场化改革而形成的高校后勤服务资源配置,不但帮助高校解决后勤资源不足,而且同样可帮助高校解决后勤服务优质资源不足的问题,与高校集权的行政资源配置方式比,市场化的资源配置方式具有较多的灵活性和优越性。随着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源和社会力量充实在高校服务市场中,为其提供后勤保障,这并不意味着政府就不再需要提供后勤服务方面的投入。市场机制不是万能钥匙,高校仍属于政府管辖体制中的事业编制机构,政府对高校后勤的投入仍是现阶段高校后勤的主要经济来源[2]222,所以我国高校后勤资源配置不能走“迅速剥离”方式实现完全市场化道路,而应当是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采取逐步渐进的方式推进市场化资源配置的重构,既接受政府直接支配的资源,又要对社会优质资源进行多元化的微观和宏观支配调控,关键是高校后勤须要以创新的、科学的管理方式实现合理有效配置社会资源,并使其真正服务和作用于高校后勤服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