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文艺 » 正文
甘孜州藏族宗教仪式舞蹈“玛羌”调查分析
 
更新日期:2023-10-08   来源: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浏览次数:268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甘孜州藏族宗教仪式舞蹈玛羌调查分析【摘要】玛羌,属于康巴藏族宗教舞蹈类别中最为重要的寺院祭祀性舞蹈,它是宗教意识和民间舞

 

甘孜州藏族宗教仪式舞蹈“玛羌”调查分析


【摘  要】“玛羌”,属于康巴藏族宗教舞蹈类别中最为重要的寺院祭祀性舞蹈, 它是宗教意识和民间舞蹈相结合的产物。笔者通过资料研究和实地考察,对“玛羌”这一宗教舞蹈艺术的产生渊源、流布地域、表演程式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玛羌 宗教 仪式 调查 分析

在我国的56个民族之中,藏族属于人口众多,分布地域广阔的古老民族。藏族历史悠久,丰富的人文宝藏和历时两千余年的宗教文化,不但造就了藏族的历史、文化、信仰和习俗,同时也造就了整个藏民族。
在川西甘孜州康巴藏族人民的生活中,舞蹈是不可或缺的内容。藏族的舞蹈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各类舞蹈分别有着不同的形式、跳法和功能。康巴藏族舞蹈,从总体上可划分为民族民间自娱性舞蹈和宗教舞蹈两大类。这两大类舞蹈都有各自丰富的文化内涵、优美而潇洒的翩翩舞姿和独具特色的舞蹈风格及形式。其中的“玛羌”,则属于宗教舞蹈类别中最为重要的寺院祭祀性舞蹈, 它是宗教意识和民间舞蹈相结合的产物。它既能使人们在尽情歌舞的欢乐中抒发情感,又能通过它与神灵沟通而得到佑护。“玛羌”的产生和流传,与康巴藏传佛教的产生、发展密不可分。同时,又由于康巴藏传佛教中不同派别的存在,使被人们俗称为“跳神”舞蹈的“玛羌”,在舞蹈形式、道具使用以及表演者的装束等许多方面,又都有着不同的特点与差异。##end##

“玛羌”为康巴藏语音译,一译为“巴羌”,意为面具舞,俗称“跳神”,西藏统称为“羌姆”。它是一种被蒙上神秘色彩的宗教舞蹈,是宗教意识与舞蹈艺术相结合的产物,也是康巴藏族传统文化不可割裂的重要组成部分。康区“玛羌”源于西藏,其内容与程式也与之一脉相承,但在具体风格上有着浓厚的地方色彩。作为宗教文化的寺庙舞蹈,“玛羌”流布于康区信奉藏传佛教的各大小喇嘛寺庙,对于“玛羌”,康巴地区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它在康巴地区民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中有着深刻的影响。

康区“玛羌”源于西藏,藏传佛教寺庙舞蹈的起源,有人认为它是在释迦牟尼所弘扬的密宗四续部中的瑜伽部与上瑜伽部里产生的《金刚舞》的基础上,由印度佛教僧人莲花生和寂护大师向西藏转播教义时创造的。据《西藏王臣记》所载:“莲花生大师降伏了八部鬼神[①],令他们立下誓言,制定诸神所喜的祭祀物品,又说出了镇伏凶神的歌词,在虚空中作金刚舞”……..,并于公元七六六年在桑耶寺修建完善的开光庆典上尽情歌舞,“西藏王臣们纵情放荡于嬉戏欢乐之中”。可见上述之说是有一定依据的。

然而,从《西藏王统记》所载:苯教可见上观天相,下降地魔,“如诸宗派皆摇鼓作声”,和藏王松赞干布颁布十善法典时,举国欢腾,王室和民众举行了盛大庆祝会,会上歌舞壮观,“或饰犀牛或饰狮虎,或执鼗鼓跳舞人”,以及《莲花生传》中有关佛教僧人攻击苯教是“狐狸皮帽头上戴,半截破鼓手中拿……,木制鹿头带双角,纸质牦牛面捏羊……”的诸记载来看:早在莲花生大师来藏传教之前,藏族原有的苯教就早有自己的祭祀舞蹈了。尔后,随着佛教在藏区影响的扩大,它逐渐取代了传统的苯教,在佛教西藏化的过程中,藏系佛教“把苯教的主神接受过来封为喇嘛教的护法神,又把苯教的牲祭、火祭等仪式接受过来作为喇嘛教的轨仪……,采取藏族土风舞与佛教内容结合,为“调伏恶鬼”创造了一种驱鬼逐邪的舞蹈……,经过相继改进、规范,逐步演变传播” [②],形成了后世藏传佛教寺庙的跳神舞蹈。  

甘孜州所分布的寺庙均属藏传佛教的“格鲁”(黄教)、“宁玛”(红教)、“萨迦”(花教)、“噶举”(白教)各派,也有少数“苯教”(黑教)分布,各教派寺庙跳神皆源于西藏,其内容与表现程式也与之一脉相承,但在具体的舞蹈风格上,仍有着浓郁的地方色彩。

“玛羌”流布于康区信奉藏传佛教的各大小喇嘛寺庙,这类舞蹈都是依据各寺庙不同时间的佛教活动而举行。“玛羌”的内容多与祭祀、驱邪、护法等宗教内容密切相关,有的寺庙在表演时也插入一些带有传记故事情节(宗教人物)的舞蹈。通常,各寺庙都在藏历年底(十二月二十八至二十九日)举办此项活动,有的寺庙在四月、六月和八月期间也要开展,一般说来十二月的寺院舞蹈活动则多带祭祀神灵或纪念某一宗教大师的性质。如八邦寺在六月,嘎妥寺在五月举行的“泽觉”活动,就是莲花大师诞辰、讲经、成佛的“十日”[③]纪念日;甲绒、竹庆寺大年初三至初五的“跳格萨尔”活动,又是赞美民族英雄史诗中主人翁格萨尔的英武和功德;有的地区则集中于八月期间的“宗教节”上开展活动。总之,康巴各地区寺庙皆依照各自的地理、气候、以及所尊之护法神习惯而开展“玛羌”活动。

“玛羌”是一种严密的舞蹈艺术,无论动作的组合,还是队形的变化,各教派寺庙都有一定的规范程式,同时还有专门负责舞蹈训练的“羌本”(舞师),而“羌本”依照 “羌依”(跳神舞谱)的指点和自身言传身教而代代相传。“玛羌”舞蹈在严格按照各教派舞蹈规范程式的基础上,也根据表演者水平不等而因人而异。

“玛羌”的伴奏乐器为寺庙颂经法器,有大鼓、铜鼓、长号、海螺、法铃、骨号及唢呐等,主要伴奏器乐为大鼓、铜鼓、长角号及唢呐。鼓点是舞蹈最为重要的节奏指示,有时长角号也担任节奏乐器,唢呐则只是烘托气氛和增添色彩。在表现一些颇为恐怖的场面时,胫骨号那阴森的音色尤为重要,它给舞蹈增添了表现力。当然,在整个玛羌的伴奏中,乐手们的法铃、喇嘛们深沉、厚重的诵经声,以及舞蹈者手中的有声道具,都是烘托“玛羌”气氛,加强伴奏效果不可缺少的部分。

“玛羌”活动一般都在寺院大殿前的广场上进行,舞蹈活动开始前十天(有的为七天,有的则为十五天)为诵经请神阶段,寺庙的喇嘛都要集中于大殿内念经,其目的在于恭请护法神和诸仙来此聚会,待诸神全部请齐,方能开始跳神。跳神的第一天为只有喇嘛盛服而不穿戴“演出”服、帽(面具)的预演,第二天才算正式的寺庙舞蹈(跳神)日期。

 跳神仪式开始之前,寺内鼓号齐鸣,喇嘛们点起神圣的松烟,一支由长柄鼓、铜鼓、唢呐、长角号组成的寺庙乐队从大殿步下台阶,顺时针绕场围定(苯教为反时针进行),齐奏鼓乐、淋浴松烟、敬仰诸神,待乐队绕场一周坐定,群神(不戴面具的正神)缓步出场绕圈而舞,以示净化场地和恭请诸神入位,拉开正式跳神的序幕。尔后,分别出现护法神舞、凶神舞、骷髅舞、牛神舞、鹿神舞和金刚力士舞等,最后是众神驱邪,舞者们携兵器押送“多玛”(用酥油和糌粑制作的鬼首)至野外点火焚烧,以示逐一年之邪,祈来年之福。

“玛羌”是一种有着深邃内涵的舞蹈,尽管它有着不同的形式和内容,但要达到弘扬佛法的目的则是一致的。根据对甘孜州部分寺庙的调查来看,“玛羌”的内容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祭祀娱神舞

    这类舞蹈属于祭祀仪式上而举行的,它多是集体舞蹈形式,其内容为请神、敬神、娱神及纪念宗教 佛主或大师们在佛教上的某种贡献。这类舞蹈一般都在寺庙舞蹈活动的首尾进行。

    (二)驱邪护法舞

    这类舞蹈威武刚健,表现的多为金刚力神、护法神等,通常这些威严的武佛表现一种消除世上灾难而驱邪逐魔,保佑神和人平安的内容。这类舞蹈多是戴面具的集体舞蹈。一般都在年终的除旧迎新活动中表演。也有借助民族英雄之威名而表现的,如跳“格萨尔”的寺庙就是如此。

    (三)神鸟仙兽舞

这类舞蹈的内容是借禽兽而表现的,诸如大鹏、鹿子、牦牛、孔雀等。他们都有代表其形象的面具或道具,并且都以神、仙而展示其属性。它们代表吉祥、安宁,一般都在寺庙舞蹈活动的中间部分进行。这类舞蹈的技巧性较高,表演着一般都要经过严格的训练,方能胜任这些带技巧性的表演。

此外,在玛羌节目的内容中,还有一部分是带有传记性质的。如德格县八邦寺的“泽觉”活动,就是表现莲花生大师生平的传记。再如甘孜州宁玛派寺庙白玉县嘎妥寺舞谱中记载的歌颂藏王赤松德赞弘扬佛法的故事,以及表现格萨尔之大将“甲察”英勇善战的故事等,都是有着一定故事情节的舞蹈。

玛羌的舞蹈有着庄重的一面,更有跳跃、奔放的特点。其舞蹈动作多以跳、转、蹲为主,组合多变而动作起伏较大,那以大臂而带动身体转向的韵律,始终贯穿于组合之中。手部常有的翻腕使长袍大袖飘逸舒展,肩部的细抖和前后的摇摆,又给这一舞蹈艺术增添了舞韵。特别是那时而出现的“卧鱼”、“点步翻身”及各种大跳的技巧,真像一颗颗名贵的翡翠镶嵌在珍珠项链之中。

表演“玛羌”舞蹈时,舞蹈者手中那运用自如的道具,是“玛羌”舞蹈独有的风格。诸如鼗鼓、玲、法牌、神刀、鬼头穗及长柄鼓等,不仅丰富了舞蹈的组合,而且给舞蹈增添了热烈的音响气氛,同时也给予了表演者强烈的节奏指示。舞蹈者在表演时特别注重手指的运用,那种带有各教派“密咒”的“指语”,丰富了舞蹈者的表演语汇,也给整个舞蹈加重了神秘色彩。

在玛羌中一些表现动物的节目中,十分注重对动物形态与习性的模拟。“如大鹏展翅”、“抖翅”,“飞翔”和“俯身汲水”以及鹿子那种活泼、跳跃的姿态,舞蹈都以恰到好处的动作予以体现。在表现“鹿神”或“牛神”奴宰“鬼首”(一种用牛血与糌粑做成的女鬼形体)情景时,表演者多数是以真刀而劈之,他们破腹弃其“肝脏”,断其“臂”而“劈”其“腿”,乱刀碎尸解其恨,充分表现了“神”对“鬼首”(实为邪恶的象征)残酷无情。

此外,贯穿于整个表演过程中的滑稽角色——“阿扎热”,也是“玛羌”舞蹈的一大特色。“阿扎热”既是表演场地的秩序维持者,也是节目与节目间的表演者。他们那种滑稽的表演,不仅调节了观众的情绪,也为退场的表演者换来了更衣的时间,同时又给了观众表演时空观念的连续性。

“玛羌”的面具极其丰富,各种不同的动物造型都与民族的历史紧密相连,它们从图腾的崇拜进入到神的行列,由低级向高级,从粗糙到精细,经历了上千年的历程,形成了规范化的造型格式,可以说是藏民族审美观念的缩影。其对比强烈的色彩,夸张而又合理的面像布局,以及大胆变型的造像,都是寺庙中那些无名的面具制作者,通过长期的艺术实践而总结出的一整套面具艺术的处理手法,创造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

玛羌艺术是康区民族文化的一笔宝贵财富,在它身上体现着藏民族舞蹈艺术的精髓。它那极其丰富的舞蹈语汇,是研究康区藏民族歌舞艺术必不可少的部分。



【注释】

[①] 八部鬼神即:贡波魔鬼(能波储瘟);特鸟章饿鬼;山神;土地神;守土境神;作崇鬼;游神;龙神(查阅“西藏王臣记”)

[②] 见《舞蹈论丛》1981年第一辑,何永才《西藏宗教舞蹈——“羌姆”(跳神)》

[③] 相传,藏传佛教中莲花生大师一生中许多大事记为十日,故有“祝十”之说。(调查时口述资料)

【参考文献】

①《甘孜藏族自治州民族志》康定民族师专编写组  编纂  当代中国出版社 1994年 北京

②《藏戏与藏俗》 刘志群著  西藏人民出版社  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1999年9月版

③《藏族独特的艺术》 尕藏才旦 著  甘肃民族出版社 2001年9月版  

④《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四川卷)——甘孜藏族自治州资料卷》 甘孜州文化局艺术集成办公室 

编  1989年

(康定民族师专2007年校级课题“川西康巴地区藏族歌舞研究”成果)


The Ganzizhou Tibetan national minority religious rite dances “the Ma Qiang” the diagnosis


[abstract]“the Ma Qiang”, belongs to the Kamba Tibetan national minority religion dance category the most important temple sacrificial offering dance, it is the product which religious consciousness and the folk dance unify. The author through the material research and on-the-spot investigation, right “the Ma Qiang” this religious dance art's production origin, disseminated the region, the performance program and so on several aspects to carry on the analysis.

[key word]Ma Qiang  religious  rite  diagnosis

 

上一篇: 甘孜州藏族宗教仪式舞蹈“玛羌”调查分析

下一篇: 甘孜州藏族宗教仪式舞蹈“玛羌”调查分析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3

(c)2008-2013 学术规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