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文艺 » 正文
艺术档案与柳子戏 ——以山东省柳子剧团为例
 
更新日期:2023-10-08   来源:戏曲艺术   浏览次数:298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艺术档案与柳子戏以山东省柳子剧团为例[摘要]柳子戏是中国优秀传统地方戏之一,它源远流长,几度枯荣;艺术档案是这一过程的忠实

 

                       艺术档案与柳子戏

                        ——以山东省柳子剧团为例

[摘要]柳子戏是中国优秀传统地方戏之一,它源远流长,几度枯荣;艺术档案是这一过程的忠实见证者。时至今日,艺术档案的坚实佐证、“社会记忆”理念的广泛认可、文化需求的多元发展为柳子戏的再青春提供了契机。重视艺术档案的重要作用,对柳子戏的繁荣与山东地方戏研究有重要学术意义。

[关键词]艺术档案;柳子戏;非物质文化遗产;山东省柳子剧团

柳子戏又称“弦子戏”、“北调子”、“糠窝窝”,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家族的奇葩。几百年以来柳子戏的发展波澜起伏,20世纪90年代以后艺术档案的理论依托与良好的社会环境使柳子戏再次焕发出青春活力,成为当下舞台上一抹耀眼的新绿。笔者实地走访结合查阅资料,从艺术档案与柳子戏的历史、申遗、艺术生产与剧团建设三方面来探讨艺术档案的重要价值,希望能从档案的角度对山东地方戏于传统艺术的繁荣发展有所帮助。

一、    艺术档案见证了柳子戏的源流与发展

“艺术档案是指在社会艺术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一定保存价值的、记录确定性艺术活动原始信息的各种形式的艺术文件体系。”[①]柳子戏又称“弦子戏”、“北调子”、“糠窝窝”[②],由俗曲与梆子构成,曲子占现存200多剧目的1/3还多[③]。艺术档案忠实记载了柳子戏的风雨沧桑,让人们能确切了解其悠久历史与突出价值。

元代是柳子戏的萌芽阶段。元人的艺术档案为柳子戏的萌芽创造了基础,并影响了人们对艺术史的认识。[④]元代出现了俚曲和南戏的创作高潮,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作品,这些曲词、南戏剧本可归为艺术生产档案类,即“各类艺术生产单位在艺术生产活动中形成的艺术档案”[⑤]。元曲中俗曲小令锁南枝、山坡羊、打枣杆[⑥]是柳子戏产生的、直接档案基础,因此今人普遍认为柳子戏的“五大曲”为山坡羊、锁南枝、驻云飞、黄莺儿、耍孩儿。##end##

明清是柳子戏的繁荣发展阶段,口碑艺术档案见证了柳子戏的峥嵘岁月。口碑档案又称口述档案,是“凭借记忆保存、口头流传下来的档案” [⑦]。传说柳子戏“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哎哎”和“弦似筋、笛似骨、笙似肉”[⑧],足见其艺术成就之高。柳子戏积淀了许多精彩剧目,并产生了不少优秀演员,象“十里轰”、“盖山东”、“琉璃水银”张道洪,鲁西南名旦戴金枝,一天之内连唱15次《锯大缸》、《张飞闯辕门》的“活张飞”张春雷[⑨]。柳子戏发展史的两大盛事,一是清中叶北京流传的“东柳、西梆、南昆、北弋”[⑩],清代琐闻性史料笔记《日下看花记》记载:“有明肇始,昆腔洋洋入耳,而弋阳、梆子、琴、柳各腔,南北繁会……往者六大班旗鼓相当,名优云集,一时称盛。”说明柳子戏作为山东地方戏当时已香飘四海,与梆子、昆曲、弋阳腔并驾齐驱。二为孔府档案关于柳子戏的记载。孔府是明清世袭贵族大地主的典型,是封建社会礼乐的象征。孔府每年有八次的祭孔仪式,有礼生与乐舞生是为祭孔时乐舞、赞礼;孔林在春丁、秋丁期间常唱《桑棵记》等柳子戏,俗称“林门会”。乐舞生都会唱柳子戏,称为“孔家班”;使女既有小戏班又有锣鼓[11],说明柳子戏已成为孔府乐舞的重要构成。历代衍圣公“终日无事”、“闷极”就“听清音”、“听锣鼓”、“听戏”[12],可见柳子戏不仅在民间传唱,也进入了上层社会的日常生活。

清以后至现代,柳子戏在曲折中前进。1959年山东省委将郓城县工农剧社调省,成立省柳子剧团;毛主席在济南看《玩会跳船》、《张飞闯辕门》后说:“人们都把吕剧说成是代表山东的地方戏,依我看应是柳子戏,它比吕剧早,名气也大。”[13]后来剧团三次晋京演出,政界、文艺界知名人士都给予高度评价;1962年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将《孙安动本》拍成电影而轰动全国。“文革”到20世纪末是柳子戏的严冬。据段雨强团长说,1998年前后这个剧种“冷”得让全团糊口都难,主演跳槽,有的演职员甚至靠摆摊谋生。这是口碑档案对柳子戏黎明前的黑暗时期的真实记载。当代,剧团力行改革、推陈出新,保留了大量艺术档案,为柳子剧申报世界“人类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做好了准备,被专家认为是柳子戏发展史上改革创新的又一里程碑。“我们的柳子戏专场也就越来越多,菏泽的市场已经基本上被我们打下了,我们正在努力去占领更多的地区、更大的市场,赢得更广泛的观众。”段团长的话可作为柳子戏恢复发展的口碑档案,为研究艺术史提供依据。

总之,艺术档案记载了柳子戏的渊源及各时期的发展状况,展示了其历史特色与时代风貌,是研究艺术史所不可或缺的工具。

              二、柳子戏申遗,艺术档案功不可没

柳子戏于2004年底入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新的时期,山东省柳子剧团正努力申请省级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档案专家周解先生说过,“今天民族艺术的成就,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几千年来各个历史阶段我国民族艺术传统的承前启后……没有过去的历史文化遗产,就不会有今天的艺术发展。”[14]大力积累剧目、曲目等艺术档案并有效利用,柳子戏申遗成功才能得到最大保障。

艺术档案是评价柳子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地位的客观标准。“民族财富也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好,不能只是一句空话,不能只是反映在各种统计数字上,而是必须实实在在地反映在艺术档案的积累上。……有多少艺术档案留给后人,就意味着有多少历史文化遗产传给后人。”这是这是周解先生对这一标准的经典诠释。艺术档案可证明年长于京剧、存在已500年之久的柳子戏入选文化遗产的资格;大量的口碑档案及艺术创作档案、生产档案都可证明柳子戏是凝聚着中国民族戏曲艺术精华的优秀地方剧种。

艺术档案可三弦的申遗提供档案支撑。目前山东省柳子剧团已经立项,申报小三弦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三弦的历史可追溯到元代以前,剧团的刘玉端先生是目前小三弦演奏的主要艺人,他说小三弦是秦朝修长城的民工们苦中作乐,用一种有柄的小摇鼓加上长柄、拴上丝弦制造出来的,可弹可敲,在流传中不断完善,曾是唐、宋、元、明时代散曲、戏曲、曲艺等形式的主要伴奏乐器;由于年代久远、演奏难度大,这种目前仅保留在柳子戏的音乐演奏中。“今之三弦,始于元时。”[15]元代至清代的戏曲理论专著记载了三弦曾普遍使用于古代各主要地方戏中,可见三弦作为中国传统的弦鸣乐器历史地位的重要性,由于濒临失传,更增加了申遗的迫切性。

综上所述,柳子戏的申遗,艺术档案功不可没。

               三、艺术档案与柳子戏的生产和剧团建设

柳子戏的剧目开发、曲目生产、节目创作离不开对艺术档案的借鉴、查考;新时期的剧团建设同样离不开档案工作的开展。艺术档案体现了剧团的历史意识与时代风貌。

首先,柳子戏奠基的“五大曲”均在元曲基础上二次创作而成,没有元人的剧目、曲目档案,就不会有五大曲的问世。柳子戏的题材多为文学、音乐、舞蹈等艺术门类的创作档案以及传说,《桑棵记》取材于齐王访无盐,《张飞闯辕门》取材于三国鼎立、桃源结义的历史题材;至于《白兔记》、《白蛇传》、《孙安动本》等剧目,则直接来源于历史传说,有的现在还能找到蓝本:蒲松龄创作的十四种俚曲、三出戏中,《闹馆》就是现存剧目《和先生教学》的蓝本;《老翁行》是《墙头记》的蓝本,“老翁行年八十余,耳聋目暗牙齿无;朝夕冷暖须奉养,一孙一子皆匹夫。”[16]符合柳子戏七字句的格式要求。

其次,柳子戏剧团建设离不开对艺术档案的利用。首先是对历史的尊重。剧团存有大量建团以来的节目档案,有光盘、剧照等新型载体档案,也有剧本、文件等传统纸质档案。剧团组织专人成立班子搜集整理档案资料,出版了柳子戏系列丛书,包括《柳子戏音乐曲牌大成》、《柳子戏唱段精选》、《柳子戏史料汇编》、《柳子戏图像大观》、《张春雷与柳子戏》等,是文艺研究需要的、全面翔实的图文资料。其次是对创新的追求。剧团近年来生产了《琵琶遗恨》、《王昭君》、《风雨帝王家》等几十出历史剧,好评如潮。创新是融会贯通的创新。柳子戏借鉴了兄弟剧种的精华,“小旦唱得颤巍巍,小生唱得云上飞,青衣哎哎水中漂(刘玉端)”,形成了武戏粗犷豪放、文戏细腻典雅的独特艺术风格。创新是体现时代风貌的创新。《青山做证》是为纪念抗战胜利六十周年隆重推出的,是对革命历史题材剧目的创新;《江姐》对全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配合了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传统剧目的完善是剧团建设的重要内容,艺术档案是重排、复演保留曲目、剧目的重要依据。《打登州》取材于《水浒传》等话本传说。《孙安动本》根据《徐龙打朝》改编。该团近来还生产了《琵琶遗恨》、《李香君》、《柳荫闲话》、《法魂》、《风雨帝王家》等几十出历史剧和现代戏,主要成分和历史依据就是现存的艺术档案。剧团作为传统艺术生产与建设单位,需要对自身的艺术史与理论有深入了解,而艺术档案是研究柳子戏历史的史料依据;收集、整理、研究艺术档案能提高剧团成员的艺术修养、业务水平,为剧团及艺术发展做出贡献。艺术档案还是艺术工作总结的根据,是组织和指导柳子戏工作的基本依据。提高剧团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是剧团建设的另一目标,完善现有艺术档案体系,作好现行档案的收集、归档、移交等工作,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功在千秋、利在当代。

柳子戏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家族中的璀璨明珠,历经琢磨,光华依旧。艺术档案是人类传播与弘扬民族艺术的重要信息资源,是研究柳子戏历史的档案史料基础,是进行柳子戏及其工作总结的主要依据。希望在艺术档案的有效利用下,柳子戏能“东柳青青,香飘四海”!

                         参考文献

[1]王英玮.专门档案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2]山东美术出版社.山东风物志[M].山东:山东美术出版社 1984

[3]章柏青.艺术词典[M].学苑出版社.北京:学苑出版社 1999

[4]刘耿生.档案开发与利用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

[5]山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山东风物大全[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0

[6]中国社会科学院.孔府档案选编[M].北京:中华书局 1982

[7]杨慎.升庵诗话笺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

[8]马瑞芳.蒲松龄评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6



[①]《专门档案管理》P143

[②]《山东风物志》P370

[③]《艺术词典》P413

[④]《山东风物志》P373

[⑤]《专门档案管理》P145

[⑥]《山东风物志》P370

[⑦]《档案开发与利用教程》,P332

[⑧]《艺术词典》, P413

[⑨]《山东风物大全》

[⑩]《山东风物志》,P370

[11]《封建贵族大地主的典型——孔府研究》P441

[12] 《起居日记》75代与76代衍圣公档案号:0001-309

[13] 山东省柳子剧团官方网站

[14] 《专门档案管理》,P147

[15]《杨升庵文集》,杨慎

[16] 《蒲松龄评传》, P149

 

上一篇: 艺术档案与柳子戏 ——以山东省柳子剧团为例

下一篇: 艺术档案与柳子戏 ——以山东省柳子剧团为例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3

(c)2008-2013 学术规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