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理查二世》中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的关系
[摘要] 鉴于我国学术界对莎士比亚历史剧研究力度不够且较为片面的现状,本文拟从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两点出发,对《理查二世》一剧的情节安排及人物塑造进行分析,以期获得对该剧新的认识。
[关键词] 莎士比亚 《理查二世》历史真实 艺术虚构
莎士比亚“早期在戏剧上取得的声名主要源自他的历史剧”。1其历史剧创作贯穿戏剧生涯的始终,所占比重很大,理应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关于这一点,早在一九八四年我国就有人提出来过。2然时至今日,莎士比亚历史剧不为人们重视的现象依旧存在。即便在为数不多的研究论文中,片面性却依然存在,且惊人地相似。学者们往往抛开历史,单从戏剧的角度进行研究评论,其结果往往不尽人意, 难以使人信服。严格地说,西方没有认真的史剧理论,3我国史剧理论则较为成熟。关于历史剧的讨论,是建国以来戏剧界最重要的论争之一,在五十、六十年代和八十年代曾达到相当的规模,发表的文章数以百计,其中还包括茅盾先生的《关于历史和历史剧》那样近十万言的长文。论争的结果虽存在着一定的分歧,但是在历史剧的基本因素:即历史真实和艺术虚构这两点上达成了共识。
一
历史剧,顾名思义是“戏剧”,而非历史。它鼓励艺术虚构,这是历史剧与一般戏剧所共有的属性。然而历史剧又与历史有着不解之缘,它有必要接受最基本的事实的规范和制约,这一点,则是历史剧不同于一般戏剧的独特个性了。可以说,艺术虚构和历史真实构成了历史剧,两者缺一不可。如同黑格尔所认为的,历史剧的创作是“徘徊与虚构和真实之间。”因此研究历史剧既要考虑其艺术虚构性,又不可忽略其历史真实性。何为历史真实?历史真实指的是剧作家所选历史题材的真实性,是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事和出现过的人。它是历史剧存在的基础。可是光有历史真实还是远远不够,因为历史剧毕竟不是历史书,它是文学作品,离不开艺术虚构。可以说在史剧创作时,剧作家两者兼,只有当这两者和谐地统一起来,才能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历史剧。史剧创作怎样才能达到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和谐统一?笔者以为,剧作家首先要对史料进行甄别、分析和概括,力求对历史人物和事件做出较为正确的审美评价,从中找出适合编成剧本并适宜舞台演出的材料;其次,对所选的材料进行适当的艺术处理。剧作家对史实进行艺术处理的过程就是艺术虚构的过程,但是虚构要有一定的限度,不能超出特定的历史条件。也就是说,不论真人假事、假人真事还是人事两假,假的限度应该是特定历史条件下允许的“假”,是可以让观众和读者接受的“假”。如果违反了这个前提,观众看到的将是被歪曲的历史。一旦确信自己看到的不是真正的历史,他们就不可能从历史和现实的联系中产生惊奇感,历史剧独有的陌生化效果和魅力也就丧失殆尽。##end##
史剧的创作过程是将历史人物性格化,历史事件戏剧化的戏剧创作过程。莎士比亚的历史剧也不例外。那么,剧作家在情节编排与人物塑造中对历史真实和艺术虚构的把握如何呢?笔者将分别进行讨论。
二
十六世纪九十年代,英国社会局势动荡不安,整个英格兰笼罩在内战的阴云之下。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莎士比亚的《理查二世》问世了。该剧一上映,马上产生了轰动性的效果,可以说是莎氏剧中最受欢迎的之一。4为什么这部戏如此之受欢迎?仅仅将原因归纳为极高的艺术造诣未免过于抽象和片面。莎士比亚时代的观众都受过中世纪口头文学的传统教育,或多或少读过一些叙事诗、野史和民间传说,5多少都懂得一些历史。因此笔者认为,该剧的成功之处不仅仅归功于莎士比亚的艺术造诣,同时与他对史实的精确把握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换句话说,就是莎士比亚驾驭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的高超水准。
首先我们来看莎翁对剧情的安排。在戏剧中,情节是最重要的因素。它为戏剧人物的行动提供了空间,通过人物一系列的行动,人物的性格得以充分展现。可以说没有情节就没有戏剧。然而历史剧与别的戏剧不一样,它受到史实的制约。剧作家不能够随心所欲地谋篇布局,稍有不慎便会违背史实而贻笑大方;与此同时,拘泥于史实又会使戏剧单调乏味。所以说一部好的历史剧对剧作家来说是一种极大的挑战。下以《理》剧第一幕为例:
该幕分为四景:①布灵布洛克与毛伯雷相互指责对方有欺君之嫌,在和平解决矛盾无望的前提下,理查王宣布二人决斗。②决斗前夕,葛罗斯特的遗孀向刚特鸣冤,希望后者替自己报仇,但刚特不为所动。③决斗即将开始,国王出人意料地终止了决斗,将两人改判为流放,前者六年,后者终生。④宣布结束不久,布灵布洛克的父亲刚特病重,理查前去探望。作为本剧的序幕,这一幕无疑是历史真实的写照,“理查粉碎了宫廷批评者的阴谋,处死了大权在握的叔父葛罗斯特公爵。布灵布洛克与毛伯雷为了双方各自的利益,相互指责对方有欺君之嫌,于是理查安排两人决斗,但是在决斗前一刹那,理查宣布终止决斗,改判两人为流放……”6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第二景和第四景,这两景不见历史文献之中,是莎士比亚虚构的产物。可以说,没有这两景的存在,决斗事件还是完整的。那么这两景的出现有何作用?
先来谈谈第二景,该景中的人物只有两个:葛罗斯特夫人和刚特。他们的对白似乎与决斗毫无关系,但是葛罗斯特夫人的道白使观众明白了一点:造成葛罗斯特公爵之死的人不是别人,就是理查王。既然真凶是理查王,他为什么还要装模做样地安排决斗呢?这样一来,观众想了解决斗的最终结果的心情更加迫切了。可以说,莎士比亚在此是欲擒故纵,通过两个似乎与决斗毫无关系的人的对白,进一步烘托出决斗前的紧张气氛,更加吊起了观众与读者的胃口。第四景显然是一个过渡场景。理查对其手下的道白,使观众清晰地了解了事实的真相。所有的一切都是他的安排,因为刚特病重的消息传来之后,理查直白地道出了自己的打算:先流放布灵布洛克,削弱刚特家族的实力,然后转过来对付忠诚的老刚特。这一景的存在,使剧情能顺利地过渡到第二幕,如果没有第四景的出现,观众将对第二幕第一景中理查对刚特的态度的急转直下而大惑不解。从剧情发展来说,这两景的存在十分必要,它们不但使第一幕更加完整,而且使其更加流畅。就艺术虚构而言,这两景是成功的。但它们是否符合历史真实呢?据载,理查的确是杀死葛罗斯特的真凶。那么在这一景中,葛罗斯特夫人对理查恨之入骨也在情理之中。刚特尽管知道这一切,但作为封建王朝的一员大臣,他遵循的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教条。因此刚特拒绝葛罗斯特夫人的请求也符合人物的性格特点,不悖历史真实。第四景中,理查对手下的道白,反映了他对布灵布洛克的猜忌和对刚特的无情。史学家告诉我们,布灵布洛克曾经反对过理查,他的父亲刚特则一直是朝廷的重臣,在朝中掌握大权。理查对他们的猜忌和担忧是毫无疑问的,同时由于对爱尔兰之战迫在眉睫,理查的确需要大量的经费。因此,他那番尾白符合人物的真实心理,也符合历史真实。
综上所述,莎士比亚该剧的情节编排上,既尊重了史实,又进行了虚构,从而做到了真实中有虚构,虚构中有真实。
三
前面所谈的是莎士比亚对情节的安排。接下来笔者将就该剧的人物进行探讨。历史上的理查不是一个成功的国王。据载,“黑亲王的儿子理查德仅仅继承了他父亲的外表,而没有继承他的战争艺术。他并不象传说中说的那样怯懦或低能---在他统治期间,多次表现出突出的勇气—只是骄傲的勇气,而非军事上的杰出才能。”7 阿•莱•莫尔顿在《人民的英国史》中也写道:“值得注意的是,一切遭到特别强烈反抗的君主——亨利三世、爱德华二世、理查二世和亨利六世——都是在位时滥卖王室田地的君主。”8 同样《理》剧中的理查也不是一个成功的国王,从这一点来说,莎士比亚并没有歪曲历史。 然而莎士比亚并没有将理查简单化, 而是使其“也不失为一个有丰富想象与柔情的人物。”正因为如此,此剧成为了“一出有高尚情调的悲剧。” 9
从理查终止决斗到他将布灵布洛克和毛伯雷流放,我们看到了一个轻率任性的国王。为了表现他的伪善,莎士比亚虚构了大量的对白。决斗前理查对布灵布洛克说:“再会,我的血亲;如果今天你的血流,我可以悲伤,但不能为你的死而报仇。”这些话语的出现,使理查前后的行为形成了强烈的反差,突出了他性格中狡诈虚伪的一面。从艺术角度说,这些对白十分精彩。但是从历史真实的角度来说,理查的对白是否符合历史真实性呢?理查即位时,年纪尚幼,大权旁落。随着年龄的增长,理查逐步想夺回应属于自己的权利。 “早在1387年宫廷批评者廷与理查爆发了最严重的冲突,国王被迫屈服。”但理查并未因此放弃。此后,他继续为自己的权利争斗,并于1397年,“对宫廷批评者实施了反击,获得了成功。”10 通过一系列阴暗的宫廷权利斗争,理查成长起来,他已学会用各种手段来应付突发事件。决斗来得十分突然,但又是理查所期望的。布灵布洛克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他本人曾是宫廷批评者中的一员),指责毛伯雷是谋杀葛罗斯特的凶手。事实上,理查才是真凶。但此时的理查,已不在是年幼无知的国王,而是一个懂得如何玩弄政治权谋的君主。因此莎士比亚在此的虚构是符合历史真实的虚构,是可信的虚构。
流放布灵布洛克之后,刚特一病不起,理查闻讯后,立即赶往刚特的城堡。在此莎士比亚又虚构了大量的对白,很多评论家曾指出,为了反衬理查的残暴,莎士比亚不惜歪曲史实,将刚特塑造成一个忠诚爱国的老臣。然而史实也并没有将刚特说成一个十恶不赦的奸臣,“他(刚特)不得民心,但无所不能,且是一个忠诚的王位支持者” 11 由此,我们可以说,莎士比亚尽管有将刚特理想化的痕迹,但也绝非毫无道理。此外,理查对自己亲叔父所表现出来的态度也是真实可信的。正是由于他叔父们的存在,理查才迟迟得不到自己作为国王应该得到的权利。希望叔叔们早日归天,难道不是理查日夜期盼的吗?刚特死后,理查马上宣布将其财产没收,并剥夺了布灵布洛克的继承权。此举并不明智,也许理查认为葛罗斯特和刚特已死,布灵布洛克已被流放,他可以高枕无忧了。但这恰恰成为布灵布洛克反抗他的借口。当得知自己已是众叛亲离时,理查叫嚣道:“狂暴的大海里所有的水,也不能冲洗掉国王身上所涂的圣油,凡人的议论不能废黜上帝所选定的代表。”他这一番歇斯底里的独白是剧作家虚构的产物,但完全符合人物的性格。历史上的君王,有哪一个不相信君权神授呢?接着,理查又说:“国王的名义不就可以抵得过二万人么?”的确,理查有理由相信这一点,早在他十四岁时,理查几乎单枪匹马就平定了农民暴乱,而他成功的秘诀就是“叛乱分子几乎是神秘地信赖国王” 12 最后,当他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失败,并宣布退位时,莎士比亚也没有刻意描写国王的狼狈之状。相反,他通过布灵布洛克说:“看,看,国王理查亲自出现了,好像是涨红了的脸的太阳从东方的火烧着的门口出现,因为他看到了嫉妒的阴云决心要掩蔽他的光辉。”在此,布灵布洛克并未以胜利者的骄傲姿态出现在观众面前,而自喻阴云,莎士比亚这样的虚构是否站得住脚?不管如何,布灵布洛克是以背叛者的身份出现在众人面前的,他继承王位是事实,但他不是正统的继承者也是事实。那么,在此他对理查所表现出来的敬畏是不悖史实的。这一点在后来的《亨利四世》也得到了体现。理查退位之后,被囚于伦敦塔。为了除掉心头大患,布灵布洛克(此时的亨利四世)暗室手下将其杀害。面对凶手的利剑,落魄的国王表现了非凡的勇气,在杀死一人之后,他到下了。莎士比亚在此为什么要虚构理查与杀手们搏斗的场景呢?无疑他想为理查悲剧性的性格添上重重的一笔,且真实可信的一笔。因为理查在世时,“多次表现出突出的勇气”,尽管“只是骄傲的勇气。”13
理查失败了,但他的失败绝非简单的是暴政,而是性格的弱点所致。历史表明了他虽非一个明君,但也绝非是个一无是处的暴君。莎士比亚在处理这一戏剧人物的过程中,并没有从个人喜好出发,而是在基本尊重史实的前提下,通过戏剧人物的对白,独白,对其进行了深入细致地描写,从而使这一历史人物立体地再现于舞台之上,给观众和读者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不能否认的是,该剧中的确还存在着一些违背历史真实的现象,如将王后的年龄夸大等。但瑕不掩瑜,从整体来说,该剧的人物塑造确实非常成功。
通过对《理查二世》中情节编排和人物塑造的分析,笔者认为,《理》剧的成功之处在于历史真实和艺术虚构的和谐统一。莎士比亚在创作该剧时,对历史文献和艺术处理的把握驾轻就熟,从而使该剧成为了“一部具有极其鲜明的结构冲突的剧本”;并且使理查二世这一人物成为了一个“真正多边形的现实主义形象。”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当我们在研究莎士比亚历史剧时,“特别需要从《理查二世》开始。”14
注释
1.Richard Dutton, William Shakespeare, Macmillian, 1989, P.71
2.见 任明耀,谈谈莎士比亚的历史剧---纪念莎士比亚诞生420周年,《杭州大学学报》,1984年第4期,第89页
3.见 郑波光,试论史剧理论与悲剧理论的区别,《文学评论》,1983年第5期,第61页
4.见 梁实秋,《莎士比亚全集》,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5年10月,第723页
5.见 陈世雄,《戏剧思维》,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年8月,第145页
6.David Hume, The History of England, V2, Forword Copyright, 1983 Originally Published , London, T.Cadell, 1778, Based on the edition of 1778, with the author’s last correction and improvement,P.326
7.Antonia Fraser, The Lives of the Kings and Queens of England, first published in Great Britain in April, 1975. P.76
8.见 阿•莱•莫尔顿,《人民的英国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1年,第256页
9.见 梁实秋,《莎士比亚全集》,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5年10月,第727页
10.David Hume, The History of England, V2, Forword Copyright, 1983 Originally Published , London, T.Cadell, 1778, Based on the edition of 1778, with the author’s last correction and improvement,P.315
11.同上
12.Antonia Fraser, The Lives of the Kings and Queens of England, first published in Great Britain in April, 1975. P.74
13.同上
14.见 尤·什维多夫 《莎士比亚历史剧》,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年10月,第110页
参考书目
1. Alvis, John & West, Thomas G. Shakespeare as Political Thinker, Durham, North Carolina,1981.
2. Bergeron, David M. & Sousa, Geraldo V. Shakespeare. A Study and Research Guide, University Press of Kansas, 1987.
3. Dr. Pitt, David G. Richard The Second, Airmont Publishing Company, Inc, New York, 1966.
4. Dutton, Richard. William Shakespeare, Macmillan, 1989.
5. Eastman, A. M. & Harrison, G. B, Shakespeare’s Critics,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64.
6. Fraser, Antonia. The Lives of the Kings and Queens of England, first published in Great Britain in April, 1975.
7. Hume, David. The History of England, V2, Forword Copyright, 1983 Originally Published , London, T.Cadell, 1778, Based on the edition of 1778, with the author’s last correction and improvement.
8. Wilson, Edwin. The Theater Experience, Hunter College and Graduate Center, The 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 1991.
9. 陈世雄著,《戏剧思维》,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年
10. 陈祖美,从《王昭君》看历史剧的倾向性和真实性的关系,《文学评论》1980年第6期
11. 李晓著,《戏剧与戏剧美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
12. 梁实秋译,《莎士比亚全集》,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5年
13. 茅盾,关于历史与历史剧,《文学评论》1961年第5,6期
14. 秦晖,《雍正王朝》是历史正剧吗?《新华文摘》1999年第6期
15. 任明耀,谈谈莎士比亚的历史剧---纪念莎士比亚诞生420周年,《杭州大学学报》1984年第4期
16. 徐克勤,莎士比亚历史剧初探,《山东师大学报》1983年第5期
17. [苏] 尤·什维多夫著,朱富扬译,《莎士比亚历史剧》,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年
18. 郑波光,试论史剧理论与悲剧理论的区别,《文学评论》1983年第5期
19. 朱雯、张君川主编,《莎士比亚辞典》,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