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高校共青团组织格局满足耗散结构的条件
 
更新日期:2019-05-30   来源:中国成人教育   浏览次数:191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耗散结构理论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由诺贝尔奖获得者、比利时科学家普里高津所创立,与协同学、突变论统称为新三论。普利高津认为:在远离平衡态的条件下

 
耗散结构理论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由诺贝尔奖获得者、比利时科学家普里高津所创立,与协同学、突变论统称为“新三论”。普利高津认为:“在远离平衡态的条件下,我们可能得到从无序、混沌到有序的转变。可能产生一些物质的新力学态,反应了给定系统与其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态。我们把这些新的结构叫作耗散结构。”[1]高校团学组织是一个由数个分系统、子系统组件成的大系统,各个分系统、子系统之间或是横向层级关系,或是纵向领导与被领导关系,或是交叉重合引导与制约关系,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通过合理的引导才可以形成管理有序、内部和谐的组织。高校共青团组织格局是符合耗散结构的,具体表现如下:
(一)高校共青团组织是开放的系统
耗散结构中的首要条件是系统的开放性,既受内部因素控制,又受外部因素影响。高校共青团组织的各要素是流动的,各层级的学生会、社团都会随着年级的流动产生人员流动,共青团机构也会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人事调动,人员的流动是一个组织开放性的最直接体现。同时,高校学团组织想要保持生命力和活力,就需要不断地与外界保持联系,例如其他的高校以及上级组织等等,通过各种工作和活动进行相互学习交流,为内部成员提供更大的发展平台和展示空间,提高组织影响力。
(二)高校共青团组织是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结构
万物需要发展就必须打破常态,即平衡状态,以寻求突破实现长足的进步,而“竞争”就是一种非平衡态,它推进各组织被动开展学习和变革。宏观来说,高校共青团组织面对着同类高校共青团组织的发展竞争,也面临这学校内部其他组织体系发展的竞争;微观上老说,学生会、社团也都面临着内外部竞争,外部竞争相似组织的崛起及其他活跃组织的对比都会对一个社团或学生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促进其不断丰富活动形式,改变管理理念,提高活跃度;二是内部竞争,成员间的职位竞选、相互比较,产生的人员变动和内部矛盾都使得组织的发展处在动态环境中。就线性作用而言,它具有加和性,每个小的作用的性质、行为是相同的,没有制约性,不可能产生新的性质和结构,只有靠体系内部众多的具有相干性和制约性的非线性作用,才能形成有序的耗散结构。[2]各组织中的成员、物质、信息等等都是非线性结构,各因素间存在多种变化形式,能够产生复杂的相互作用,因此共青团组织格局的构建存在难度。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高校共青团组织格局满足耗散结构的条件

下一篇: 高校共青团组织格局满足耗散结构的条件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3

(c)2008-2013 学术规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